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765|回复: 0

正本清源话“忽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7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于10年前,在《少林与太极》1990年第三期上,偶然看到美籍华人徐纪先生所写的《千里不留行》的一段文章。徐先生在文中了记叙了自己满怀希望来到故土,艰难寻访忽雷架太极拳及传人,而又未能如愿,反而听到了令其失望的忽雷架在大陆“已绝其传”的消息。笔者阅后被徐先生不辞劳若千里寻访探求民族文化的精神所感动。出于同门之交流和宣传弘扬忽雷架之目的,撰写了《太极奇葩----忽雷架》一文,发表于《少林与太极》1991年第一期上。首次对忽雷架作了简要介绍。由此也取得了与徐先生的联系,并引来了徐先生于当年再次携众弟子组成“神州武术求真团”回故乡寻根访祖,海内外同门传人欢聚一堂,相互切磋交流的一段佳话。


拙文除了扼要介绍忽雷架特点与流传情况外,还对忽雷架的渊源形成等作了概括说明。如实地写道“忽雷架是清末的李景延先生在陈清平先生所传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的一种独特太极拳。文章发表后曾在同门传人中广泛传阅,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记得《太极拳中之奇葩----忽雷架》的作者陈庆雷先生时在杨兴靖先生家里看到此文后,也未提出任何异议。不料随后陈庆雷先生却忽然在《少林与太极》1992年第五期上发表《太极忽雷架源说》一文,将忽雷架说成是“陈清萍先生根据太极拳的[缠劲]、[抖劲]、[闪劲]、[炸劲]等创作的一种综合性架路”。文章实质上是对笔者李景延创编忽雷架之说的否定。关于李景延创编忽雷架的事实,这是当地太极拳界与主要传人所公认的。与笔者多年来考证研究的结果也是一致的。当时许多忽雷架传人对陈先生这种违背事实的荒谬说法表示不满,要求撰文纠正其误。但笔者考虑到,若不是陈先生另有其它动机企图,而是出于对忽雷架的一种探讨研究的话,既便是出现较大的与史不符的错误,也只是个人一家之言,并不代表忽雷架真正的历史。笔者一般不愿指名道姓进行评说,于是只在1993年初就已完稿而发表于《少林与太极》1995年第一期上介绍“忽雷架套路”的前言中,再次阐明忽雷架为李景延先生所创编的观点,以正视听,


然而,1999年《少林与太极》第三期上,又登载了陈庆雷先生的《太极拳中之奇葩----忽雷架》一文,以几乎与笔者几年前在《少林与太极》上所发表的首篇介绍忽雷架一文同样的题目,而对忽雷架的渊源形成、练功层次、流传及师承等方面进行歪曲失实介绍。为了达到个人某些目的,不但继续毫无根据地坚持陈清平创编忽雷架的错误观点,而且荒谬之处也越来越多。更令人不解的是,对于这样通篇充满荒谬言论的文章,《少林与太极》的编者,不能慎重地查证落实,而是偏听偏信地站在作者立场上,以十分肯定的态度对其文中一些主要错误进行加按语宣传介绍。笔者认为在同一刊物上,以几乎同样的题目,介绍同一拳种,而渊源、功法层次等方面出入又如此之大,后者又有编者加按推荐赞誉。莫不是说几年前笔者在《少林与太极》上所发表的介绍忽雷架之文是不符史实的欺人之作吗?为了尊重历史,正本清源,使读者明辨是非,今撰文与《少林与太极》编者及《太极拳中之奇葩----忽雷架》的作者陈庆雷先生商榷。
    一、忽雷架太极拳究竟为谁所创?
    (一)陈清平创编忽雷架之说缺乏事实依据,经不起考证。
    陈庆雷先生在文章中,开篇就将忽雷架定性为“是陈氏太极拳中的一种架路,属小架范畴,是太极大宗师陈清平先生根据大架、小架、二路炮拳以技击中的实用动作,结合太极拳原理融汇创编”。而编者在按语中也这样写道:“忽雷架是作者陈庆雷先生十五世祖陈清平祖师根据太极拳原理,在陈氏太极拳大架、小回以及二路拳的基础上,并结合技击的实用动作融汇创编”。



    笔者认为以上所说均缺乏事实根据,经不起考证。首先我们可先从陈清平先生的师承谈起。关于陈清平的身世与师承,由于以前个别拳史研究者未能深入调查研究,听取一面之说,武断地认定陈清平是在陈家沟随陈有本学习陈式太极后,又招婿于赵堡并在那里传拳。这种错误宣传,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陈清平先生的生平事迹有种种误解。近些年不少有识之士对此提出异议。笔者也曾多次对陈清平的身世、师承、拳艺流传等进行过考查研究。根据陈清平先生后代提供的有关资料,如陈清平弟史三人当年三分家产的“分单”记载内容,近年挖掘发现的陈清平之父的墓志碑以及陈清平先生后代及传人的一些口头资料,完全证明陈清平最晚是从其父辈就从陈家沟直接迁入赵堡经商定居。再根据陈清平再传弟子杜元化《太极正宗》及陈家沟著名拳师陈子明的《陈氏世传太极拳术》两书记载和陈清平各地传人的历代口传情况的分析考证,又充分证明陈清平先生所承练的是受山西师传的蒋发宗师的赵堡传下的、并在赵堡世代相传的赵堡太极拳。陈清平的太极拳业师为赵堡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张彦先生(关于陈清平的身世与师承的详情可参阅拙作“也谈陈清平与赵堡太极拳”《武魂》1994年11期)。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已接纳赵堡太极拳为六大流派太极拳之一,也证明了对以上事实的认可。


那么既然陈清平之师为赵堡太极宗师张彦,陈清平所承练的又主要是赵堡系统太极拳,陈清平怎么会根据陈氏太极拳创编忽雷架呢?退一步说,即便是忽雷架真的为陈清平所创编,也不能将忽雷架归为“是陈氏太极拳中的一种架路”。现在“陈氏太极拳”的概念,指的是由陈王庭传下的在陈家沟世代相传的太极拳,其代表为陈长兴先生一系的大架与陈有本先生一系的小架。所以也不能因为陈清平姓陈,他依据赵堡太极拳创了什么太极拳,就要归入陈式太极拳的架路。何况忽雷架并非陈清平所创。陈庆雷先生还具体谈到陈清平创忽雷架是根据陈式太极拳的“大架、小架、二路炮拳……融汇创编”。笔者虽不否认在陈鑫及陈子明所出版的《陈氏太极图说》与《陈氏世传太极拳术》两书中有关于陈清平曾师于陈沟小架拳师陈有本的记载。但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在陈清平的亲传徒孙杜元化所著的《太极拳正宗》及陈清平其他弟子中,却无任何关于陈清平曾师于陈有本的记载和传说。所以对陈鑫、陈子明师徒书中的记载也不可全信。即便是对这些记载的真实性不加任何怀疑,陈清平也不过是受过同族长辈陈有本的指点而已。


正如陈鑫《图说》中所定的“有所得”罢了。并不能改变陈清平做为赵堡太极拳承前启后一代宗师的地位。所以,若仅仅说陈清平根据陈氏小架创编了某种太极拳还有那么一点依据与可能。但若说陈清平是根据陈氏大架、二路炮捶创编了忽雷架,真不知陈庆雷先生所说的这些根据的根据是什么?笔者还从未见过任何记载或听任何人谈过陈清平还会陈氏大架和炮捶。写史重在写实,若不然,又与写武侠小说有何区别呢?另一方面,陈清平先生当年在赵堡除了教有不少外姓弟子外,在他的后代中也有传人。其子陈河阳、侄子陈泾阳及长孙陈钧都直接学拳于陈清平先生,并成为太极名家。陈清平长孙陈钧又传其子陈乃文。陈乃文先生无子,也未能将拳艺传于陈清平先生的其他后代。现在陈清平的后代已不练拳,而陈乃文之拳艺仅传给了赵堡的陈学忠先生。陈学忠先生系太极拳名家陈敬柏之后代,现任赵堡太极拳总会副会长,德高望众,拳艺精湛。笔者近些年曾多次向老先生请教学习。其承练的陈清平家传太极拳,柔和自然,古朴典雅,传统风格明显。与忽雷架相比无论在练功层次、劲路特点、推手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


那么,如果忽雷架为陈清平所创,为何不将这种象陈庆雷所讲的那样集大架小架炮拳于一体,结合太极原理融汇创编的太极精粹传于自己的后代呢?难道陈清平在封闭保守的封建社会就已开明到了“传外不传内”的思想境界,而偏偏独传于李景延先生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