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435|回复: 0

探访桃源武术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1 10: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风轩 于 2012-3-11 10:15 编辑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

 

傅子嘉师傅对一招一式都要求严格。

傅子嘉师傅对一招一式都要求严格。

傅子嘉师傅对一招一式都要求严格。

每一位徒弟都专修一门兵器,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真刀真枪的对练很是畅快。

每一位徒弟都专修一门兵器,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真刀真枪的对练很是畅快。
每一位徒弟都专修一门兵器,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真刀真枪的对练很是畅快。

“蛇脱鞘”阵法看似简单,却极具实战效果。

“蛇脱鞘”阵法看似简单,却极具实战效果。
“蛇脱鞘”阵法看似简单,却极具实战效果。

      离泉州市区不远有一座桃源村,传统武术名扬海外,武术传人傅子嘉师傅曾被许多媒体竞相采访。一晃多年过去,那里的武林传说是否依旧?

  2月的一天下午,我前往桃源,希望能一睹千年古村的浩荡武风。

  村口的马路上行人很少,除了几名带着小孩的妇女在路边小声交谈,桃源村显得格外安静。

  “不知道啊,你说的是跳操的吗?”当被问及村里是否有人习武,场所在哪时,一位30多岁的妇女回答道。

  在老人活动中心,终于有一位60多岁的村民,将我带到了一张牌桌边,对着一位满头银丝的老人说:“老傅,又有记者来找你啦。”

  老人站了起来,虽然动作略有迟缓,但身板很硬朗。

  在说明来意之后,傅子嘉师傅说:“今年岁数大了,不收徒弟了。你要看看武馆我倒是可以带你去。”

  武馆没有想象中的气派,馆里的兵器倒是齐全,门前不大的习武场上堆放着一些附近村民的物件。傅师傅不断地跟我叙述当年村中武馆的兴盛和村民对于武术的热爱。

  源自于唐代的习武传统,在桃源村延续了千年,保持了传统的套路和技法,成为研究中华武术难得的珍宝。

  傅师傅教过的徒弟有数百之众,但是,“现在没人学了,年轻人吃不了苦,玩的东西也多了。”在我离开的时候,傅师傅有些惆怅地说。

  一周后,我突然接到了傅师傅的电话。老人略带兴奋地说:“你周天能再来吗?孩子们放假,你可以看看我们的阵法。”

  他说的阵法指的是“蛇脱鞘”,相传该阵法与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发明的“独轮车”阵法极为相似,在抵抗倭寇时,该阵法屡建奇功。

  还是在那间武馆,不同的是,10多位中年人带着几个孩子正比划着拳脚。

  原来傅师傅说的“孩子们”,就是他的这些徒弟。原本每隔一段时间,住在泉州附近的师兄弟们,就会来桃源看望傅师傅。这次聚会,是师傅特意让徒弟们集中在周末过来,一是要看看徒弟们是否还常练习;二是想让我再记录一次桃源武术的薪火传承。

  “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武是业余的。”傅师傅一边看着徒弟们演练,一边对我说,“他们自己的孩子很多也在习武,虽然不能像我小时候那么刻苦,但能做到这样我就很满意了”。

  “我不会再带徒弟了,老了,也许……”在我临走前傅子嘉师傅没把话说完,只是咬了咬嘴唇。

  今年,他83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