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极拳名义说》是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其一的论文。
所谓“名义”,乃是事物的名称和含义,或事物立名的含义。“太极拳名义说”也就是陈鑫要说说太极拳的立名以及含义。
太极拳何以称为太极拳,其立名何以说?
我们知道,太极拳的拳名并不是陈鑫立名或发明的,所以,陈鑫文章开宗一句“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深乎太极之理”。哦……太极拳的立名,是古人深深懂得“太极”的道理啊!太极的理念早在5000年前就在中国人脑海里萌生了,其文字记载则源自3000多年前的《周易》。 《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为“太极”的原始出处也。“太极”的思维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方方面面。中国武术当然也一直深受其影响,300多年前的武术贤达“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为成宪”。“立其名”,是命名太极拳之名称:“以定为成宪”,“宪”是什么?宪是规定、法条、宪章。 陈鑫用“宪”这个字来为太极拳设界,可见陈鑫对太极拳的命名是多么崇拜、崇敬、敬畏啊!将这种拳立名为太极拳,就如法令般的规矩、精义、严谨。基于上述,陈鑫紧接着说,这样的命名“义之精也,法之严也”。由此,太极拳从命名上来说,恰如其分、名副其实、义精法严、实至名归,天下再也找不出更好的字句来为此拳立名了。
那么,发明太极之理的人是谁呢?陈鑫认为是包羲氏、夏后氏。包羲氏就是伏羲,夏后氏就是大禹。伏羲发明了阴阳八卦,大禹神传了五行生克。这一点陈鑫说有河图、洛书为明证。阴阳八卦、五行生克、河图洛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哲学辩证之思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辩证学说的精髓。它深奥广博,渗透世间一切事物。所以,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卷首第一幅图是无极图,第二幅是太极图,第三、四幅图是河图、洛书图,第五幅就是伏羲八卦图了。这开卷的五幅图顺序有章,意义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