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问天

摘自新语丝的帖子--有感于吴图南先生在此论坛中所受的诽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9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三三拳谱》说起

  万文德

  1932年,唐豪从陈家沟陈鑫侄子陈椿元家看到陈鑫手录的《三三拳谱》。唐豪知道:三三者,内外各三合即六合也,是形意拳的理论。但是陈椿元视作家传珍宝,密不公开,仅许借抄其目录、题记。但陈伯先说(载1984年第三期《中州武术》),1963年他在陈克忠处看到《三三拳谱》。陈克忠神秘地让他每次去关着房门读此谱二小时。他还默记下来。在文中陈伯先还提到顾留馨在《太极拳术》一书中说:“《三三拳谱》则以太极拳理法修订形意拳谱者,唐豪于椿元处曾翻阅其书,仅许抄存目录,其修订约为形意拳原谱十之三云。”这是顾留馨转述唐豪的猜测。唐、顾均误以为《三三拳谱》是陈鑫所著,殊不知太极拳与形意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拳种,形意拳与其他所有拳术一样,是主动打人的拳,而太极拳是独一无二的,运用阴阳哲理,让对方先打,化解而胜之的拳术。怎么能用太极拳的理法去修订形意拳呢?陈氏后人也都认为《三三拳谱》是陈鑫的创作,视为太极拳的真谛,其实是陈鑫很重视形意拳,把《形意拳谱》当作珍宝,亲手抄录了一份而已。
我很欣赏金仁霖先生对《三三拳谱》的考证(见《上海武术》1997年第一期19页)。他考证唐豪所抄录的《三三拳谱》的目录,都是抄自形意拳谱的。又考证陈绩甫在1935年出版的《陈氏太极拳汇宗》内托陈长兴的《太极拳十大要论》与《用武要言》,也都是抄的形意拳理论。同时金先生又考证陈氏太极拳新架系统的赵堡架,也采用形意拳的理论。
令人奇怪的是,陈氏后人有了祖先精深奥妙的太极拳,为什么要把形意拳谱当作奇珍异宝呢?大概因为晚清以来,形意拳在社会上流传最广,成为一种拳种,学八卦、通背等的均皆通形意拳。拳师大都保守,教人均以口授,不肯将拳谱视人。拳谱就成了珍贵之物。陈氏后人,如果他已经继承了太极拳宗师陈长兴的拳艺,偶然得到一本《形意拳谱》,当作奇珍异宝,亲自抄录秘藏,岂非鱼龙不辩,反不如外姓的杨露禅了。
太极拳是内家拳,但是内家拳不是都具备太极拳的理论。太极拳与众不同,它的理论充满阴阳辨证的哲理,不是以大力打小力,以快制慢而取胜的。它的理论可以以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为代表。现代太极拳的动作名称来自陈家沟108式长拳,源自戚继光《拳经》。顾留馨的考证是合理的。可以说创自陈王廷。但陈王廷造拳,没有说是太极拳,可能是108势长拳。但是后来什么时候,什么人把长拳演变成了近代的太极拳,那是一个谜。到了陈氏14世陈长兴,他因为传授了外姓弟子杨露禅,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太极拳宗师了。从9世的陈王廷到14世的陈长兴,这期间,是那一世形成了太极拳呢?我看与写《太极拳论》的王宗岳不无关系。唐豪根据佚名氏所作《阴符枪谱序》所说创编阴符枪的山右王先生既是王宗岳,从而断定王宗岳是乾隆时人。这是不可信的。王先生诚然姓王,但怎么就是王宗岳呢?《阴符枪谱序》中没有提到王先生写过《太极拳论》,《太极拳论》也没有兼及击刺之语,那么认定王宗岳是乾隆时人,也就站不住脚了。

      
案:此文发表于2001/4《上海武术》。万文德先生系陈照奎前辈的学生,上海陈氏太极拳协会会长。本文是二水见过陈氏人谈陈氏拳较为客观的文字,对万文德先生景仰之意油然而生!

发表于 2005-1-20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称吴图南八面玲珑却不为过”,这话很客气呀,惊风怎么还不接受呢?

我早就论述过吴××把汉*肖像放到自己恩师之前的问题,有某派弟子还认为是有该派先例,是理所当然的呢。且不论是否汉×,单说把当官的朋友看得比亲如父子的恩师还重,这不是“八面玲珑”又是什么?所以,不尊师重道当为该系的传统!

发表于 2005-1-21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认为抄袭或者剽窃别人的著作是英明行为的话,当你认为尊重擅长抄袭别人的著作与

理论是高明行为的话,你就可以把“不尊师重道当为该系的传统!”,不仅尊重而且发扬之

啊。请问砍柴的,“这不是“八面玲珑”又是什么?”啊?

---------请看一下《太极拳经总歌》的真实来历与《十大要》的真实来历吧!

           人品何在?

发表于 2005-1-21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惊风高兴得太早了。你杜撰的“抄袭”是显而易见的污蔑。

“长拳一百零八势于乾隆年间由河南镖师郭永福传入山西洪洞县贺家庄,1936年樊一魁著《忠义拳图稿本》(洪洞县荣仪堂石印八册)将此拳逐势绘图,势名和歌词与《陈氏拳械谱》所载相同,惟别字太多,虽已改名为通背拳,实为陈王庭所创在陈家沟失传之长拳一百零八势。据说洪洞县高公材迄今仍有人会练。”这段文字说明山西通臂拳可考的先辈是乾隆年间人。而陈王廷是明末清初的人,陈老人家怎么可能跑到乾隆年间去“抄袭”后辈小子的拳谱呢?何况陈家在明朝前期就由山西迁到河南了,陈式太极长拳的历史比前述文字所述的通臂拳要早得多。所以,惊风又犯了屁股决定脑袋的毛病。

发表于 2005-2-23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前面,这个帖子就已经被人家驳斥得体无完肤了,你觉得在多个地方重复地多次引用有什么好处吗(除了骗取积分以外)?
发表于 2005-2-25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學問家南懷瑾先生教誨曰:

實在彌增惶恐,生怕誤人。因為徒手殺人,罪不過抵死而已,如果以學問誤人,便是戕人慧命,萬死不足以辭其咎。

发表于 2005-2-26 0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场面在2005-1-18 14:30:53的发言:



     今风的原形终于现出来了。什么叫理屈词穷狗急了跳墙今天总算见识了。


     在下有哪里说的不对你大可以指出,即使在下见识短浅,这个论坛上各派的明师好手大有人在,相信大家都有这个明辩是非的能力。你大可不必如此狗急跳墙吧。以前对你还能尊称一声兄正因为你不象其他部分吴图南的传人一样只会象个泼妇一样。没想到也是一丘之貂,失望的很啊。



    “问天”当时名“呸”不是一样吗?原来骂人还“或破或立”呢,结果遇到在下更讲证据就来什么“原来(我)也是这样的……”什么什么的“后来发现这个网上根本不是……”什么什么的(恕不能尽书)


   在下为理而辨,为不平而争。错了就错了,误解“松透”关于“凌空劲”之意,也会大大方方道歉。大丈夫何患无错,只惧知错不改,执理不成反晦理!


   为辨而辨,无理则晦,殊不智也。在下与“小场面”共勉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