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太极拳分析
1. 慢与快
前面说过,我们慢慢练的键身太极是不能实战的,但他也要求按照太极的训练要领来练,因此也不能否定他的作用。其实他有两个好处:
其一:通过练拳,可以慢慢达到周身运动的协调,至少是外三合。
其二:太极拳要求以意来引导周身各部的协调行动,意动则身动,意静则身静,所谓“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这样可使人注意力集中,聚精会神,只要心里一动,则全身上下齐动员,集中力量投向打击点。如每一势成定势时,注意力必然集中在打击手上。太极势基本上尊循一蓄一发的规侓,这一蓄一发是以意念为先导的,其实就是一次攻防过程,这样就可以使意念与动作的配合达到完美的统一。从兵发上说,它具备了高度统一的指挥(意念),高度一致的行动(全身协调配合),以及高度集中的打击力(内外三合集中一点),由此可以看到,太极拳确实具备完美的技击理念,是很科学的。
那么,为什么要慢慢的练呢?这是因为,要想达到上述的诸项统一是不容易的,需要慢慢细心调整练习和体会,尤其对广大没有武术基础的大众来说更是不易。所以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只有太极拳才这样慢吞吞的练,需知欲速则不达,它是为其最终目的服务的。
上面说到几个高度统一,可那是慢吞吞的统一,还派不上用场,别忘了“兵贵神速”!,要不然怎么实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还有“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所以要快!快才可能抓住战机而致胜,快才可能不为人制而败,此乃不容质疑的公理,天下拳术的共性,太极拳也不例外!只不过太极拳不单纯求手快,而求心快,即战术上强调洞察敌人,抢占先机,还是要快!
其实太极拳中本来就有快拳套路,即用架(快架,小架),那才是为实战而设计的。
所以说,太极拳最终是要快打的,慢练是为快打做准备的,目的是有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每一势的一蓄一发,同时还要达到上述诸项的高度统一!
明白了快与慢的关系,我们就可以说,所谓键身太极不是垃圾,他可当作实用太极的基础(必须按要求练),是实用太极的低级阶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 22:29:2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