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的源流
明末清初(300多年前),中国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是一位唯一未打过败仗的将军。他独创了纪孝新书三十二式练兵法,训练士兵作战。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庭,运用缠丝螺旋劲,采用戚继光三十二式中的二十九式拳法,结合易经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的经络学说创编了陈氏太极拳。
古时候武术对练必须戴上护具才安全,很不方便。为了减少这种麻烦,陈王庭用柔化刚的技法创造了太极推手。陈王庭家住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家沟面对黄河,背靠清风岭。那里经常发生战争,陈王庭为了对敌才创编太极拳。他造太极拳五路、炮拳一路、长拳一百零八式等。器械有单刀、大刀、梨花枪、白猿棍、单剑、双剑、双锏、梢节棍、大杆等,最杰作的是推手法。推手法有单推、双推、进一退一、进三退三、进五退五、挽花、花脚步(也叫乱采花)、大履及擒拿、散打法、摔法等。经过历代努力,把五路太极拳编为一路和二路(炮捶)。
陈有本、陈有衡创编了陈式小架,原有的老架为大架,同时成有两派流传。
第十五代陈清平招赘到赵堡镇,把小架的每一个动作的折叠加他个圆圈,所以叫做加圈太极拳。
一九二七年,陈照丕(十八代)到北京授拳,一九二八年,十七代传人陈发科先生到北京设馆授拳。陈发科子陈照奎(十八代)将陈氏太极拳传遍全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 14:26:4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