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如何练内劲
前面谈的是劲的定义和解释,练内劲则是探讨用什么操作方法得到前面所定义的劲。
内劲是能量,则练内劲有两个目的:
一是设法加大这种能量,即劲的总量。
二是增强驾驭这种能量的能力,即对劲的驾驭能力,即求懂劲。
这两方面若有增强,则内劲就在增强,有起点无极限。
第一个目的,求劲的总量。
假设一个人体能一定,则劲是从体能中拿出的一部分能量,体能一定时,拿出来的越多,则劲越大。所以,求劲的总量,实际上就是设法尽量多的拿出来,怎么拿呢?太极拳的办法就是:
大松大柔!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四个字,但有没有想过为何要这样做呢?劲同松柔有何关系?练拳无非想求得尽可能大的打击力,其实就是求刚劲,而“大松大柔”岂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大家注意,劲是能量,要发劲先蓄劲,先要拿出来,然后才有劲可发。蓄多少才能发多少,能量守恒嘛,所以发劲的大小取决于蓄劲的多少,发劲的问题就变成了蓄劲的问题了。只要我们能够尽量多的蓄劲就能达到发尽量大的刚劲的目的。那这个蓄劲的关键就是“大松大柔”。
拳论云:“发劲须沉着松静,专主一方”,他是说欲发劲先要沉着松静,体要松,心要静,这样才可蓄出劲。杨澄甫“太极拳十要”也说:“此全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拙力以流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 。。。。。。。。。
。。。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云:极柔软,然后极刚坚也。
也就是说,松柔可以练出极刚之劲。蓄劲即蓄势能,发劲即将势能变成动能。好比我们将水积蓄在坝内,水至柔却能积蓄大量的势能,一旦打开闸们,其动能何其强大,以至“何坚不摧”。蓄与发,柔与刚是对立统一不可分割的一体,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极端,好比一个电场,必有阴,阳两极才可蓄积电势能,两极性相对而量相等,两极越强,则电势能越强,那么,他发出的闪电就越强大。至松柔必对应有至刚强,他们同时存于体内,越松柔就能得到越多的势能,发放出去就能转化成越强的动能,刚劲的大小恰恰取决于松柔的程度。有了大松大柔,就可以将体能发挥到极至,尽可能多的拿出能量,这就是太极拳强调松柔的根本原因!
所以,求劲总量的关键,就是松柔二字!
第二个目的,求懂劲。
这里强调对劲的控制能力。前面叙及,劲分两种形式:柔劲与刚劲,那我们练劲,具体说就是练柔劲和刚劲,刚柔相济就是太极内劲。
柔劲主要通过运劲练习而得,刚劲则通过练发劲而得,柔劲练得越柔越好,刚劲自然越刚越好。我们平时练的慢架套路完全练柔劲,这也是最难练的。而刚劲虽在拳论中经常谈到,但我们练慢架时却从不发刚劲,也就是说,广大太极爱好者从不练刚劲,也不知怎样练。更有甚者,有许多人根本不知太极拳可发刚劲,也因此为“太极无用论和太极键身操论”找到了有力证据。拳论云:“拿住丹田练內功,哼哈二气妙无穷”,这哼哈二气正是发劲时的吐气声。
内劲究尽是如何得来的呢?从拳论中可以悟出,内劲是通过一种心理引导方法(类似气功)加上
身体运动的适当配合得来的(杨澄甫的“太极拳说十要”也有说明)。用拳论中的话来描述就是:
意气君来骨肉臣;------即用意念来指挥身体动作。做到内外三合,意到劲到脚到手到;思想与行动保持高度协调一致,身体各部位也要按拳势要求的动作保持高度协调一致。
这是练内劲的总则,不论柔劲与刚劲均适用。
先说柔劲,前面说运劲就是在练柔劲,运劲如何操作呢?我们知道,太极拳每一势即为攻防之一招,招中就有对劲在动作每一阶段的位置及时间要求,这个位置及时间称作“劲点”。从招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劲点随着动作的不断变化而在不断转移,定势时到达打击点上。劲点的流动正是靠意念来驱动或引导的,所谓意到劲到,好像我们把它在体内运来运去,故而称运劲。久而久之,就会感到有东西在身体中流动,大家称之为“气”,虽说不知所以然,但却是事实,有待专家研究。同时体内(如指尖,手掌等)也会有充实感,或许,这就是劲的感觉。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引导和身体配合所产生的作用,从生理角度看,究尽身体起了什么变化,我们不清楚,但他所引起的效果是确实存在的。
心理引导,即所谓“意气君”,任何时侯都以意来运劲,同时也以意来驱动身体协调动作,老祖宗为什么会想出这种办法呢?有待研究,从效果看,有以下好处:
其一:培养意对劲的控制能力;其二:培养意,通过劲,来支配肢体协调动作的能力。也就是意领劲,劲领形(形体动作),最终达到驾驭劲与动作的运行,即,心里怎么想,劲与形就能怎么走,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大就大,想小就小,想发就发,想收就收,想棚就棚,想挤就挤,想手手到,想脚脚到,处处合意处处顺遂。这就是内外三合的含意,也是练运劲的目的。换句话说,运劲日久,就能增强对劲与形的驾驭能力,内劲就能增强。
运劲的要领,拳论及名家多有论述,按要求做就是,柔劲就是这么练的。
再说刚劲,其实,练柔劲的同时也在练刚劲,刚柔乃同一物的两个面,既然柔劲已上身,则刚劲应同时上身,有了柔劲也就可以说有了内劲,因为能量已经备好了,所谓有功夫了!至于刚劲,发出去就是!但是怎么发呢?此乃临门一脚的问题,简单!难怪大师们不提怎么练,在他们看来这不是问题!在我们看来却不知所措,怎么发劲呢?!下会再说。
至此,练内劲的两个目的均有了练习方法,两个目的同一方法,即运劲时要松柔就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6 15:08:0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