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中最后说是太极拳的高大架子,而中架和小架因每式均需发劲难练暂不介绍。但以前神鹰先生提到该书时好象说是中架,那么应该是健侯先生传下来的。而下文中又说是班侯传老架,那么应该是指班侯大架。到底这是哪种拳架?太极的各种架子又是怎么演变的呢?感觉很乱,希望明白人解我疑惑。多谢各位!
多年不见的杨氏老架太极拳
杨氏老架太极拳,当年杨班候传与张策大师,此老架共九十多式,其练法要求自始至终不准缓劲,吃功夫也出功夫。
张策大师传与弟子鲁书轩、李慕翰、赵印轩、鲍雍士等。
据鲁书轩师叔讲:“张策大师教这个架子,开始只教第一个式子‘揽雀尾’,练一年后再往下教,因为这个‘揽雀尾’练‘提拨推摸’四个字,这四个字练一年找着劲,则全部架子便都找着了劲,所以,学此架子者,皆以‘揽雀尾’为基础,每练一次从两三分钟到到三四十分钟不等,功夫愈大练的时间愈长。学此老架之人,只教练前边几个式子,所以这趟架子会打全趟者,廖无几人。”
解放以后,数十年间北京各个公园,从未见到有练此老架者。
一九九四年六月,看到青山、石恒所编的《杨氏太极拳》一书,全部架子姿势顺序与张策大师所传的老架极其相似,其书后所写杨氏太极拳二十五种劲解说、太极扎杆也与我所记录的一字不差。 李进唐 2004年11月于北京南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