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972|回复: 3

渊源争议者请看,我的一点见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8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陈式创拳说的争议,我觉得要是严谨的考古证据,以及武当门人自己的表白还不能消除这些人的疑虑,那么我只能相信是没有任何证据是可以使他们相信的了。

我明白“太极正宗”四个字带来的绝不会仅仅只是一点名声,而是能带来如今陈式太极拳一样的繁荣和金钱,但是手段如此恶劣,心胸如此狭窄让我实在无法理解。甚至连赵堡的和有禄先生说了句中肯的话都被损害到如斯地步,这些实在不是太极拳习练者该干的事。

陈式太极拳是近代才被流传到社会的,以前很长时间内都是在陈家沟内传承。这之前太极拳以威力巨大,拳理深奥著称,吴杨为代表的太极拳使人觉得太极拳技击难以接近。而陈发科把陈式太极拳带到社会上以后,使太极拳研究者耳目一新,以前晦涩不明的拳理都清晰了起来,使大家对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又有了新的信心,陈式明确提出了“快慢相间”“螺旋缠丝”,并且把发劲敞开来讲,使太极技击明白了许多,甚至很多初了解太极拳的人说到太极技击就自然想到了陈式太极拳,这些都是我学习太极拳的写照,可说是感受颇深。现在这些破坏分子居然说陈式不是太极拳,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我当年不了解太极拳时,也是和很多人一样,是从电影电视、小说中得知相关太极拳的内容的,所以我当时也认为太极拳是张三丰所创。后来我开始自己学习杨式太极时,开始从书本上深入了解太极拳,发现了陈家沟创拳说。人的偏见是很难改正的,我对张三丰创拳说很是执着,由于我很喜欢看书,假期基本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于是开始寻找为张三丰辩护的证据,结果发现全部都是口头传诵,甚至到了最后,小说里的武当七侠也变成了虚无,张三丰更是在史料中如同济公、八仙之流一样的神话传说。但是这时,我还是没有死心,直到我看到真正的武当弟子……

可以说,我现在跟各位辩这个问题,完全没有抱任何偏见,曾几何时我的观点也和各位一样过,可是事实不是以一个人的愿望为转移的。这期间包括我对“隔空劲”幻想的破灭、对于轻功的幻想的破灭等等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是希望大家在对太极拳深入研究时,在他们需要太极拳形成过程的考究而要对较原始的拳法进行学习时能够不走弯路,起码研究陈家沟的史料比研究张三丰要实在的多。

另外我要对各位说的是:以前有位作家说过,一个论点提出之时,仅仅只是个谎言,提出者要冒着“准骗子”的风险的,一直到他找出可靠的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之时,他才能脱掉骗子的头衔。这是科学界公认的。我认为,太极拳的考古研究也要以这样的态度进行!在各位没有任何可靠证据证明自己时,说各位是“骗子”是算不了过分的!

如今却是没有证据的人对有证据的人进行责难,甚至诋毁、毁谤。这真是不可思议!

对于各位要求不要欺师灭祖,动辄拿出老祖宗、老宗师出来吓人。我想说的是,且不论是谁在欺师灭祖,且不论您所谓的老祖宗是否真的存在,也且不论您的老宗师为什么不是考古学家却在您口中比考古学家还会考古。我只说一句话:我们是现代人,不研究太极拳的精髓而抱着门户之见说出“欺师灭祖”这种封建话来,我感到是在21世纪的马路上被长辫子清朝人骂我不敬孔孟一样的好笑。

各位要是还抱前人的大腿神秘化太极拳,我很担心李洪志之流会出现在各位当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8 23:23:02编辑过]
发表于 2005-6-9 0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对文化传播的一个挑战。人们在观看影视剧时,看到一些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人(张三丰居多)就认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在武当,这不足为奇。小的时候,我也认为是这样的。尤其是金大侠的武侠书让人读的如痴如醉,对他所写的文章深信不疑。这或许是名人效应,或许是对金大侠的钟爱,希望是真的。

我们所接触的就是这个现实,再看看当年的《少林寺》的效果吧!80年代的《少林寺》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许多人就是凭这部影片走上习武的道路,甚至出家。.同时也给少林寺带来了许多经济效应。

再看看陈家沟,太极拳的发源地,和少林寺比起来是多么的凄凉,而拍的关于太极拳的作品又何其少。就是现在把有关少林寺题材的影片拍了又拍。而太极拳呢?还是门前冷清,要说太极拳和少林拳相比,确实很短,但里面的故事并不比少林寺的少,为什么得不到一些影视导演的重视呢?

 楼主| 发表于 2005-6-9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闪客夏日清风在2005-6-9 9:40:48的发言:

这是对文化传播的一个挑战。人们在观看影视剧时,看到一些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人(张三丰居多)就认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在武当,这不足为奇。小的时候,我也认为是这样的。尤其是金大侠的武侠书让人读的如痴如醉,对他所写的文章深信不疑。这或许是名人效应,或许是对金大侠的钟爱,希望是真的。


我们所接触的就是这个现实,再看看当年的《少林寺》的效果吧!80年代的《少林寺》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许多人就是凭这部影片走上习武的道路,甚至出家。.同时也给少林寺带来了许多经济效应。


再看看陈家沟,太极拳的发源地,和少林寺比起来是多么的凄凉,而拍的关于太极拳的作品又何其少。就是现在把有关少林寺题材的影片拍了又拍。而太极拳呢?还是门前冷清,要说太极拳和少林拳相比,确实很短,但里面的故事并不比少林寺的少,为什么得不到一些影视导演的重视呢?


这主要是太极拳在作品中难以表达,太极技击并不花俏,甚至没看什么已经有人倒下了,所以说不了解武术的导演不敢接触。

不是拍了《太极宗师》吗?那段时间造成很不错的效应啊。

发表于 2005-6-11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氏太极拳就是陈氏太极拳,它当之无愧的是杨、吴、武、孙的宗师,没有陈氏太极拳,也就没有今天广为流传的各种太极拳。仅管陈氏太极拳演练起来,对一般人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就是他的这种难度,吸引了更多的中青年人参加到太极拳锻炼的队伍中来。陈氏太极拳功不可灭。

豁达的心胸,开阔的眼界,是每一个练拳者应有的态度,也同时是身性双修的另一景界。陈氏太极拳引领当今太极拳演练活动,这是人所共识的。中国城乡,广漠的人群中,有着各式各样的人,有些人也在练着太极拳,对陈氏太极拳的这种引领作用,并不一定有如似观。你能强求他们和我们有同样的观点吗?对于行政上的一些指示,尚有不同的态度。更何况像太极拳创拳说这样的群众性活动,虽然它关联国之瑰宝在国际中的声望,民族精神的发扬,更不应草率行事,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只要论证有据,天只会更兰,更亮。陈氏创拳说,且不说远的,建国以来,太极拳名家,行政上也作了近乎认证,结果如何,今天再一次以原福全局长的一篇《……尘埃落定》一文(且不说斯文尚有一些值得商榷和待证的地方)就要敲定创拳说,也太心急了些。太极网关于《关于免费参加考察太极拳源流的公告》之举是很明智的。虽然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也不能过急。须知,忙中出错,已有不少先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