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404|回复: 4

[转帖]古传武学都是吹牛的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30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传武学都是吹牛的吗



作者 张源侠, 发表时间,6/29/05


         


张源侠先生:


你好!再谈些自家观点:


1。历史上的武术大师功夫究竟有多高,我们大家都没见过。我看过网上吴公仪的对抗录像。说直白一点,任何一个正规受训3个月的拳击手或散手运动员都能轻松KO他们。或许,在他们那个年代,他们那个交流圈子,他们是名副其实的高手。但在今日就很难说。就象拳击,空手道。。。拿现代拳击,空手道的水准去看几十年前的拳击,空手道这根本就是两回事。


2。太极的高手我个人没见过。或许在特定的规则下,太极高手会有过人表现,但真正投身于自由对抗,太极名门正宗(现在在国内都是到顶的人物),在浙江舟山,被武校里的散手班学员打得抱头鼠串,出访荷兰,被当地的摔跤队队员跟玩似的摔。10几跤后还抱怨是专业跤衣限制了他的发挥。


3。顾坚先生我原通过个电话。我在电话中问顾坚先生是否和拳击散手常搞对抗。他回答是。我再问是否有学生能和专业拳击散打对抗,他回答不能,协调性跟不上。说实话,这样的回答很中肯,也很难得。但最末一句却令我大跌眼镜。顾坚先生说,你如纯为追求格斗,可去拜访一下***,巧的是***,我10年前读书时就接触认识的,太了解了。***在民间圈里的确能算能打的,但如放到专业圈。。。。。。


4。中国的民间人士总喜欢声称自己的东西是最好最强。恰恰相反的是专业圈里,从没人会说这样的话。可问题是中国的民间人士有谁能证明自己是最好最强的。且不说全国全世界各类知名的格斗大赛民间没那个人参加。就是象武塞,华山网友聚会对抗,也很难见到民间人士参赛。中国传统功夫中的内劲一直是个神秘话题。先生是否能用现代运动科学剖析一下?


5。螳螂拳那么多套路作用在何?拳击就这几下拳法,可在世界格斗界公认,就拳法而言,拳击是最强的。


另,先生可有武术方面的专著,很想拜读。



大侠答:



很高兴你的直言。谈一谈第一个问题,现代武艺是否高于古代武技。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过这个问题。古代武技是作为杀人技来修炼的,因此古代的武者研修武学不是为了好玩。因为是杀人技,所以精神意念的投入和现代人大有不同。古希腊武者在竞技场面对的不是公牛,而是狮子。请问现代有哪一位格斗家有胆量玩斗狮?中国古代也有武松打虎的故事,现代中国的散打王敢面对老虎吗? 心意拳传说是周侗所创,又说武松也得到过周侗的指点。这段野史无法考证,但却能表达那个意思。



你说拳击和空手道的水平和几十年前比提高了很多,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拳王阿里是在六七十年代成为拳王的,现在有谁在拳击境界上超过阿里的?合气道的创始人植芝盛平当年在古稀之年表现出惊人的武功,至今在合气道门没有人敢称超越老先生的。就拿你欣赏的大成拳来说,有谁敢自称超越王芗斋先生的?王选杰先生好像也没有说过吧。陈守孚老师坦言自己的武功和铁官成先生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铁官成先生却对守孚老师说,杨殿卿先生的武功深不可测。我看过守孚老师的身手,再想象铁老和杨老的那种境界,才感到中华武学真的是有无穷的深意啊。



太极拳的毛病我已写过几篇文章评论了。就凭当年有人描写杨露禅先生“身似猿猴,手若运球”的描写,我们很难看到现在的太极高手能做到身似猿猴这一点的。如果没有灵活的身法,太极在比武上就输了一半了,而太极的慢练是导致身法不活的关键。我在练心意拳十字步多形转换的时候,发现自己反应跟不上,于是放慢节奏。守孚老师指出,不能慢练,硬着头皮也要快练,要让身体的反应比大脑的反应快才对。我现在渐渐地有了那种感觉,就是自己的身体动起来的时候,身形的变化是以其自有的轨迹运行的,有时对手会赞叹道:“你的身法又快又妙,是怎么变化的?”而我自己却无法解释刚才的那种身形变化,因为那不是我脑袋编排好的招法。



关于心意门目前的状况,怎么说呢?虚虚实实,有真有假。国内数位名家出了心意拳的书。有些功架一看就有问题的,我看出问题后,便请守孚老师印证,他说我的眼力不错。那些名家如何点评呢?如果我这里一开口,大家会以为我不知天高地厚了。事实上,有网友问我要心意拳资料,我都是推荐他们去买那几位名家的东西。我对他们说,先练起来再说,等练到一定程度了,我们再交流便容易理解了。



网上常有不懂拳的人说,功夫只在个人,与拳法没有关系的。那是谬论。如果相信那个谬论,你就不可能进步了。我说拳,如果讲到具体的东西了,那是非常逻辑和实证的。我说某名家的架子有问题,人家必定要问,那么这个架子要如何改才没有问题呢?我这里立即演示出来,来者可以自己当场体验两种架子的差别。大成拳的毛病就在于架子太少,太松。很多初学者学了老半天不得其门而入,就是因为没有那个严格规整的六合拳架可作规矩。守孚老师说野打高手不管他战绩如何辉煌,因为没有经过严格的六合拳架训练,所以不可能登堂入室的。在他多年的实战中,他直言野打的出手大多比练传统武术的厉害,但野打只是用了人的初级本能,其境界和心意六合拳练出来的高级本能有天壤之别。



说到民间武术的战绩不佳,这里面有训练的因素。民间武术家很少是专职武术家,因为武术本身在过去很难养家糊口,因此训练的量上便有不及。我自己练武从来没有连续超过两个小时的。我在芝加哥和我的一个空手道黑带学生站着交手的时候,每战必胜。他便说,如果拉开场子交手,我就很难赢他。我同意他的观点,因为一拉开场子,身体的运动量就大增,如果对手一味躲避,你就是追打也是要费力气的。但我的学生还是死心塌地要跟我学,在近战中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那是五秒之内决胜负。而我也对他说,我如果加大训练运动量,就是拉开场子赢他照样易如反掌。他同意我的观点。心意拳的好处在于它本身就是一种运动性极强的拳法。我学了守孚老师的心意拳后,身体的运动性大有改善。过于我善于控制半米的距离,现在可以控制一米半左右的距离了。而守孚老师则说,心意拳练成以后没有距离的问题。



关于内劲是什么,我在另外一篇文章里清楚地阐明了,那就是筋腱的力量。如果你把身体的所有筋腱力量都练到家了,你的整个身体就会象橡胶轮胎那样坚韧和富有弹性。如果明白了这个概念,各门武学奥秘就不难理解了。



螳螂拳用于格斗不是用套路的,而是用不多的几种前手组合。螳螂拳家通过练罗汉功和铁砂掌使得双前臂坚若臂刀。我用纯螳螂拳和拳击比试,占很大的便宜,因为螳螂拳比拳击多了掌与勾手。真正的螳螂拳家决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我在没有遇到守孚老师之前,和人交手用的大多是螳螂手法。现在知道心意拳远比螳螂拳精妙,但心意拳和螳螂拳的前手攻击法却有很大的相似,所以我有时依旧用螳螂手法,但把心意拳的内劲加进去,结果螳螂拳的杀伤力大增。



发表于 2005-6-30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有理
发表于 2005-6-30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帖子怎么顶的人这么少!

太极拳现在散手的强化训练快失传了!  大家抓紧练呀!

发表于 2005-7-5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我赞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