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384|回复: 1

太极拳四法 (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8 11: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四法 (四)
太极拳整体动作之身法
  太极拳的身法,主要为“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处处不使身体各部位散漫失中,要表现出中正、大方、严正、舒展、和顺的形象。前进、后退、左旋、右转时,四肢动作不论如何转换,自头顶、躯干至会阴,始终须形成一条直线(“上下一条线”)。拳论说:“百会(头顶)、中极(脐下小腹处),一气贯通。”凡是身向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失去重心垂直线平衡的,都是不符合要求的,都是身法上的缺点。两肩与两胯,两乳与两肚角的上下对齐,齐进齐退,不先不后,是做到身法上“上下相随”,“上下一条线”的关键。
  太极拳身法的“中正”,和静坐时的身法端正是一致的。保持躯干正直,对老年人特别重要,上身前俯,头向前倾,弯腰屈背,失去虚灵顶劲,这是衰老的象征。许多著名书画家,不论在工作或平时,都是“正襟危坐”,躯干笔挺的。
  但是练拳不能不有伸缩,身法有时也有歪斜,有时弯腰幅度极大,只要仍然保持“百会、中极,一气贯通”的原则,这就是所谓“中正之偏”。
  
  身法的中正安舒、轻灵圆活与沉着稳重三者相结合,是太极拳身法的特点。
  陈、武两氏拳家在讲究身法时,主张全身整体劲的蓄发相变是需要“一身备五弓”的,今试为阐发其具体操作方法于后,供爱好太极拳技术者揣摩。
  “一身备五弓”指的是身躯犹如一张弓,两手为两张弓,两足为两张弓。五弓合一,即为全身的整体劲,触之则旋转灵活,能蓄能发,滔滔不绝。
  
  手弓以肘为弓把,以注意于肘节,使沉着松静而有定向。手腕和项下锁骨为弓梢,弓梢必须固定,前后对称;手在松柔灵活中用坐腕来固定(掌根微微着力而下沉,腕节柔而不软,称作“坐腕”);锁骨用意来固定,不使摇摆;锁骨管着两手的动向,锁骨的固定是两手固定的前提。手弓备则听拿化发,处处能整而不乱。
  足弓以膝为弓把,胯骨与足跟为弓梢。足弓备,则膝关节有力而微前挺(膝关节不可超过足尖),胯骨松沉而后撑,臀部与足跟齐,臀部之劲要贯到足跟,两足根(足趾、足掌、足跟)下沉而又劲往上翻,腰腿之劲自然相顺相随。“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相反相成,对拉匀称。使能做到劲起脚跟,主宰于腰,通于脊背,形于手指。
  五弓合为一弓,以身弓为主,手弓、足弓为辅,是以腰为轴,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上下相随,中间自然相随。
  每站一势,须检查是否五弓俱备,是否形成既能“八面支撑”,又能“八面转换”的蓄势。“八面支撑”是稳固厚重,“八面转换”是旋动灵活。
  太极拳全身的总虚实总在于腰肾的转换,腰肾转换的枢纽在于腰脊命门穴。腰脊一转而周身全动,缠绕运转,无不顺遂。内外合一而主从不乱,从而贯串协调。腰脊命门穴是“身弓”中关键的关键。
  五弓合一在推手时表现为一搭手即五弓俱备,源动腰脊,周身劲整,就能“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弧形走化,直线发劲,蓄发相变,滔滔不绝。所谓:“全身都是拳”,“全身处处是太极”。
五弓合一是全身内外整体劲练法的一种具体规定,练拳和推手是一致的,练拳即是推手,推手仍是练拳。一站势为静,静中触动;一变势为动,虽动犹静。处处时时能“五弓俱备”,是做到“劲以曲蓄而有余”的必要条件。
郑州陈氏太极拳馆 政六街馆  www.tjczl.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