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139|回复: 0

民间稀有拳种天师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9 08: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间稀有拳种天师拳

近几年我参加各类武术比赛,都以天师太极拳为主,这套拳舒展大方、飘逸潇洒,每次都摘金挂银,好评声声。天师太极拳亦称天师拳,属于民间稀有拳种。由于知之者和习练者甚少不为武林界所知。笔者是少数习练天师拳者之一,现将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天师太极拳情况向武林界朋友做以介绍。
一、我与天师太极拳结缘
我是1968年下乡的知识青年,1969年3月,中国与苏联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形势骤然紧张,全国都在“深挖洞、广积粮”,地处“反修”前线的黑龙江省更是紧张。农场在组织民兵训练的同时,也掀起了练武术之风。那时农场文化生活比较枯燥,练武打拳既是锻炼身体,又是娱乐活动,所以深受小青年们欢迎。
我所在的分场有一位兰州籍的回民老员工,他原是国民党骑兵部队少校兽医官,因历史问题被判刑,刑满释放在农场就业,大家都叫他霍兽医,那时已年过半百,由于特殊的身份只能是极小范围的单独向我们几个青年传授此拳。据老员工讲, 1940年他在兰州“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读书时,师从为躲避日寇从江西逃难到兰州的一位正一道道士学得此拳。老员工文化水平很高,当时他也讲了一些有关天师拳的知识,作为我们十七、八岁的懵懵憧憧的小青年,即听不懂也听不进去,不知道多了解一些有关天师拳源流历史。老员工教我们一些武术基本功和龙虎掌、抱朴拳、虚灵掌三套拳。还有法地拳、法天拳、法道拳准备以后教我们,但因青年们后斗殴打群架,被农场明令禁止练功习武,我们只好偷偷地练武,但老员工再也不敢教我们武术了。
1972年返城离开农场与老员工中断联系,我糊里糊涂练了几十年天师拳,武友问我练的是什么武术,我回答是“武当拳”,因为我认为道家武功就是武当拳。
二、天师拳的探源
2004年退休以后,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武术锻炼和教学,我开始着手整理天师太极拳资料,发现它与武当拳风格特点上有所不同,在武当武术体系中没有发现龙虎掌、抱朴拳、虚灵掌、法地拳、法天拳、法道拳的套路,我意识到天师拳虽然是道家武术,但不属于武当武术体系。关于天师拳的源流历史就彻底成为谜团,仅知道天师拳是道家武功,由江西传至甘肃,又经老员工传到黑龙江。至于其它地区有否传承和习练者,到目前没有收集到确切信息。
为了追本溯源廓清天师拳的“庐山真面目”,我又托人回农场找回民老员工,然而,老员工已于1984年落实政策回兰州老家了,且已故去了,关于天师拳的源流历史就彻底成为谜团。
如果老员工所说的关于天师拳的情况是真实的,可以推断出以下结论。
到甘肃逃难躲避日寇的正一道道士有可能来自龙虎山或曾在龙虎山出家修道。因为江西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祖庭,是历代张天师的洞府。正一派亦称正一道、天师道,而且这套拳术的名字又叫“天师拳”。天师拳中第一路是“龙虎掌”,又与“龙虎山”同名。那么,如果不是偶然巧合的话,他所练的天师拳就有可能是道家正一派独门武功的一部分。
为印证这个结论,我曾通过武友询问过江西鹰潭市武林界的朋友,他们说没听说过当地有练天师拳的。后来,我又通过朋友在兰州武林界打听,有没有习练天师拳的,回答还是否定。这又使我陷入困惑,现在很难收集到关于天师拳的信息,哪怕是只言片语。那么天师拳为什么“锁在深闺人未识”,武林界很少有人知道此拳,是否教派内秘传轻易不示他人,也未可知。也有可能,抗战时龙虎山道士流散各地,其天师拳也淹没融入民间武术当中。
三、天师太极拳拳械体系
霍师傅教我们拳时,名称叫天师拳,当时他说:此拳可快打,也可慢练,快打练身可实战、慢练修心可养生。还告诉我们:全身放松慢练就是太极拳,就是炼内丹(气功)。 通过近十年的时间对天师拳潜心研究整理,现有基础拳(气功)一路:五行摆掌;拳术套路四路:龙虎掌、抱朴拳、虚灵掌、法地拳;器械:天师剑三路:紫微剑、乾坤剑、虚灵剑;天师双刀一路:龙虎双刀。五行摆掌、龙虎掌、抱朴拳、虚灵掌这几套拳,是当年师傅教的,尽管时间久远,传习中有遗忘有丢失,自己编创一些动作招式使套路连贯完整,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和特点。“法地拳”、“法天拳”、“ 法道拳”是我根据天师拳的风格特点吸收借鉴其他武术元素编创的,按师傅的说法,天师拳套路就完整了。器械是拳术的延伸,天师剑、天师刀套路全是根据天师拳风格特点创编的。
我创编的“法地拳”、“法天拳”、“ 法道拳” 只不过是借用了原有套路的名称,肯定与原来的套路不一样,属于“山寨” 版的。自己这么做,也是一种情感,觉得找不到原始天师拳总是一种缺憾,而自己创编出了可谓是移花接木弥补缺失。 按照师傅的说法“慢练就是太极拳”,我把天师拳定名为“天师太极拳”。这样也是对师傅的纪念和缅怀。
四、天师太极拳风格特点
天师太极拳舒展大方、大开大合、拧旋翻转、纵横连环、走转旋臂、身法圆活灵巧;呼吸吐纳、内在神意,柔化在身;它吸收了八卦掌的腿法、掌法,避实就虚、弹抖自如、灵活多变;天师太极拳不求细微小节,注重整体协调,形意气结合、飘逸潇洒犹如中国画的大写意。要求:竖项提顶、松肩垂肘、畅胸实腹、松腰坐胯、十趾抓地、掌随步换、随走随变。它以基本招术为核心,可以快打疾如风,亦可慢练似轻风摆柳,不拘泥于式,相互易变。天师拳不刻意追求细小动作,注重整体协调,犹如国画中的写意,书法中的行草。
五、天师太极拳的主要功能
天师拳不仅是一种拳术,也是道家一门健身术。此拳术由外形到内气,从初步到高深,由必然到自然,能使人体与自然万物相呼应而和谐,达到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效果。
此拳动作优美、套路编排合理,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欣赏价值,能够用于武术竞技比赛和艺术表演。
如果加以劲力、速度、协调性和攻防技巧的训练又是技击格斗、防身自卫的上乘功法。
由于我个人学识有限,身居边远地区,接触面窄,信息不畅,孤陋寡闻,有关天师拳的详情,就待今后新的资料和信息出现再下结论。也想藉此,向武林界传递关于天师拳的信息,使习练天师拳或了解此门武功的朋友,共同揭开天师拳神秘的面纱,使这份文化遗产重现江湖,回归武林。

附:天师太极拳一路《龙虎掌》拳谱(传统名称)
一    段
1、玉龙现身(起势),2、龙绕太极,3、乌龙搅水, 4、银 龙抬头,
5、潜龙探海,   6、天边揽月,   7、乌龙出海,   8、虎 行山林,
9、猛虎跳涧,  10、虎视东方,   11、於菟戏羊,  12、猛虎砺爪,
二    段
13、玉龙戏珠,  14、乌龙探爪,  15、斑斓虎扑,  16、回头击掌,
17、乌龙击水,  18、潜龙入海,  19、翻江倒海,  20、玉龙洗鳞,
21、玉龙观海,
三    段
22、猛虎巡山,  23、龙浴甘霖,  24、龙行曲沼,  25、凤凰展翅,
四    段
26、青蛇盘柱,  27、虎试利爪,  28、虎仔拦路,  29、银龙抬头,
30、潜龙探海,  31、天边揽月,  32、霸王开弓,  33、丽人合幔,
34、嫦娥舞袖, 35、天边揽月,  36、吴刚敬酒,  37、虎踞龙盘,
38、龙虎亮爪, 39、於菟掸尘,40、收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