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查看: 5210|回复: 0

习 武 逸 事(六)通背劈挂/罗永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7 15: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六)
通背劈挂
徐公伟师傅有一小儿子,徐志强,我曾经听说,但一直未谋过面。一天,母亲告诉我说,“你阿姆家的志强回来了”,我立马跑到师傅家中探望。呵!也就20来岁,身材高挑,眉清目秀,一头浓密略带卷曲的头发盘桓脑顶,走起路来发型一颠一颠生气勃勃,哈,按现在话“真酷呀”。那是因为师傅和师母都漂亮,所以其4个子女也都英俊靓丽,尤其女儿漂亮,当时人们公认的。
师傅与我们相互介绍后,按家里习惯,我称呼为志强哥,(在拳场上我称谓“师哥”)。我们一见如故地攀谈起来。
志强师哥从小被送往西安一友人处寄养,此次借“大串联”之际回来探望生母生父。师哥在西安也学得一身好功夫,主要是“通背劈挂拳”(简称“劈挂”)。
第二天,我和志强师哥提早来到工字亭,他活动一下筋骨,练了一趟“通背劈挂拳”。呵!只见他手臂上下左右轮开噼啪作响,脚随手臂穿纵,身形翻滚,上下起伏,大开大合,如蛟龙入海翻腾,好生了得!
我一看就喜欢上了,要学这趟拳,师哥当然传我,但要征得师傅同意。当天我就向师傅提出。师傅也没犹豫,同意学习“通背劈挂拳”,还说,学好了劈挂可以学练太极拳。当时我并没在意,一心想学通背劈挂拳。
所谓“通背劈挂拳”,是由“通背拳”而来,主要是模仿猿猴运臂的动作特点结合武术招式创编而成,一说是四川峨嵋道人白衣三,道号动灵子所创,人称“白猿道人”,所以江湖上也称“白猿通背”;一说是清代早中期,少林寺反清复明失败,寺庙和尚四散逃生,其中一少林武僧,化成韩姓道人,云游至沧州盐山大左村,传于左宝梅拳师。明清时流传的武术歌诀就有“柔太极,走八卦,打通臂”的说法,近现代传留的通臂拳,主要有“祁家通背”、“白猿通背”、“通臂劈挂”三种。我学的是第三种“通背劈挂”。
   劈挂是一个拳术系列,它由通背大架子——十二大趟子——劈挂拳这样三个层次构成。大架子是“母”,十二大趟子和劈挂拳都是“子”,而十二大趟子属于内场的招势,劈挂拳则属于外场套路。通背大架子简称大架子,又称通背母子,它是通背武学的根柢性套路,凡十二趟,分前八趟后四趟,可分可合,总108个单势,故又称通背108势。
     一个礼拜下来,学完了劈挂通背套路,然后,师哥与我拆招讲解劈挂拳招式,再后开始与志强师哥练习“散手”。
可以这样说,学练武术以来,真正将武术用于实战的训练开始予志强师哥。当年,师傅因被管制劳动改造,一般不能公开教授拳术中技击。我还有便利条件,可以不时到师傅家中偷偷向师傅学习比划。
但我和师哥在工字亭“散手”,那是放开手脚真打。他也毫不留情,他的通背劈挂经常把我打得鼻青脸肿、跌下摔出,但我也从中学到了一些散手技法并培养了双方交手的心里素质,对我以后在太极拳推手和散放中起到很大作用。
这以后,我的小师兄弟们的散手就不如我了,比如那个“小日本”就被我打得受不了。在与和平公园“还都亭”拳场李成金老师(80年代为南京市公安局五处刑警队武术教练)教授的徒弟比武交手时,我运用“迅猛贯通的滚动劲力”,配合“进退得宜、走不停留”的步法,崭露头角,几场皆胜。志强师哥也多有赞许,我非常得意。
遗憾的是以后痴迷太极拳,而将这套拳忘却,只记得一些拳势。


1.jpg

2.jpg

3.jpg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