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查看: 4701|回复: 0

习武逸事(十二)玉女穿梭/罗永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5 09: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乐友太极-非常道 于 2014-8-15 15:23 编辑

事(十二)
玉女穿梭
在南京小试锋芒后,便想有机会行走武林江湖,到外地闯荡,与高手名家讨教、交流,博采众长,验证拳艺技理。
正巧,1975年,邓小平复出,对濒临崩溃的国内经济大兴“整顿”举措,受到热烈响应。“文革”期间被砸烂的公安局、检察院、法院而组成的各地“公检法军管会”开始松动,法院首先剥离出来,重新予以恢复,於此,我正式调入恢复不久的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从事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这项工作经常要外出调查,习惯称之为“外调”。源此有机会乘外调之际,拜访太极拳名家高手。
我到徐州慕名去云龙山公园拜访蒋家俊老师,当年见他中等偏瘦,可手上功夫不凡,带几个徒弟练拳。我自报家门,表示请教,他很客气与我划了几个圈后,叫其弟子与我推手,并在一旁不时指教,有所收获。
在济南大明湖公园更是慕名拜访洪均生老师,他是瘦小的老头,不上眼的,但就是这么个瘦小老头,太极拳功夫了得,当年与他弟子推手,他在旁边指教我如何练好缠丝劲并在推手中应用,大大受益。回宁后我向徐师汇报,徐师也大加赞许敬佩。

1.jpg
在西安兴庆公园见一留有一缕胡须老者飘然行拳,拳架与其他太极拳迥异,经询问才知是郑悟清前辈,所练为赵堡太极拳,亦即和氏太极拳,这是我第一次见识赵堡太极拳。再与他的弟子交谈与讲拳时,了解了赵堡镇与陈家沟一些传闻,以及赵堡拳和陈沟拳的有关渊源,深感赵堡拳的独到,并对“耍拳”有了深刻认识,而且首次触动了我今后要致力研究太极拳的神经。
                  
2.jpg
                        
上海外滩练习太极拳人较多,其推手很有意思,双方搭手后只要一方发劲,另一方赶紧往后一跳,所谓化掉了,交流了但很不习惯。有一次,我到上海出差,住上海市公安局招待所(在延安东路上),早晨不去外滩,到上海人民公园看看。见一伙人在推手,我手发痒,主动前去搭讪、然后推手交技了。嘿嘿,推了几个都不如我,颇为得意。突然一人拍拍我的肩说,“小家伙推的不错嘛,来来,到这边推推”。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也有一伙人练太极拳和推手。我随着那人过去,带到一老者面前,“师傅,我领来了”,随即站立一旁。只见老者60开外,中等身材,面若紫铜,上身套件白衬衫,下着藏青灯笼裤。老者说,“刚才听说你推的不错,来来,搭搭手”,说着他两手掤过来时,长袖滑后,手臂上显示各刺着紫乌青龙,我心头咯噔一下,乖乖,来头不小!搭手划圈,我小心应对,不敢造次。他试了几个劲,我都化开,他停下手道:“不错,常来推推”,下面就要他弟子与我推手,并要我大胆放开推。我与4个人轮番推手交技,推着推着,开始的谦恭抛到脑后,互相都很认真起来。推了30多分钟,总体上我占优势,有些赢得很漂亮,比如,采劲、靠劲,总结一下,他们的缠丝劲不如我。大家推完后聊天,才知这老者姓许,以前是上海青帮的。

3.jpg
1981年《少林寺》电影轰动全国,习武之风吹遍大江南北,全国范围各种武术比赛和邀请赛纷纷举办,习练太极拳的人对各氏太极拳嫡传人物顶礼膜拜。1982年,在南京举办了“全国太极拳精英邀请赛”,大赛邀请了陈氏太极拳的陈小旺、陈正雷;杨氏太极拳的杨振铎、吴氏太极拳的马岳梁、孙氏太极拳孙剑云等到会表演。五台山体育馆爆满,观众对各位名家的表演充满热情和期望。老实说,大多数观众只闻其名,不太看懂太极拳,热情和期望有一定差距。但是,不管怎样,这次邀请赛让广大群众见识了真正太极拳。而对于我们这些追求太极拳的人更是一次难得学习机会,我更是不会放过。
陈氏太极拳嫡传的陈小旺、陈正雷联袂来宁,住在五台山宾馆,我早晨5点多钟就去宾馆拜访求教了。他们两人30多岁,小旺稍长几岁,我也近30岁。小旺身材拔高魁梧,正雷身板弱瘦些,经我说明来意,他俩毫无架子,直说“中、中……”,很是感激。我们来到宾馆前面的空地,我练了趟拳请他俩指正,小旺说:“中,有特点,缠丝劲足,你的师傅很懂太极拳”。接着给我示范单鞭、击地捶、翻身二起脚等拳势,还教了“上三步”的练法(陈发科传没有这一势);接着我请教推手,与小旺搭手,顿感他的双臂沉厚,搭手即一个肘法,发放与我的脸部,呵呵。这一肘发得好,搭手即发!就是单鞭两手缠丝的用法,接着再推时,我逐步适应,并向我讲解演示“迎门靠”等靠法;后小旺叫正雷与我推手,推时架子很低,由于我也是从低架练起,推手比较顺利。小旺边看边讲,还不时要正雷与我示范,学到了东西和理念。第二天我仍旧前往讨教并陪同他们来到午朝门公园,与广大太极拳习练者见面互动,引起了午朝门公园的轰动,大家围拢过来,听2位传人的说教,同时不断接受习练者的求教和推手,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此事,当年的小幅版的《南京日报》专门做了报道。 4.jpg
1986年,陈家沟的陈庆州老师儿子陈有芹来宁,徐师邀请至玄武湖与我们交流,并介绍到南京商厦广场教授陈氏太极拳,而且为其招揽学生,而我们这些弟子先期到南京商厦广场学拳练拳,为陈有芹造势。不久,陈庆州老师也亲自来到南京,徐忠琦师傅在玄武湖梁州草坪,邀请仲炎等多名南京太极拳名师来聆听陈庆州老师的太极拳讲座,我们与陈庆州老师切磋交流,都受益匪浅。

5.jpg
拜访、求教陈小旺、陈正雷2位陈氏太极拳嫡宗传人,陈家沟陈庆州、陈有芹来宁传授、交流,我们沐浴了陈氏太极拳的古朴,加深了对陈氏太极拳的认识,裨益良多,现在,陈庆州也为尊古太极拳大师,陈有芹在佛山大发展,而已经成为太极拳大师的陈小旺、陈正雷把陈氏太极拳舞动的风生水起,名扬寰宇,我们这些习练陈氏太极拳的人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更希望他们像当年陈发科那样,擎起陈氏太极拳主帅大旗!
拳师简介:
郑悟清(1895-1984),字凤臣,男,汉族,市体委委员。
  郑悟清先生自而立之年因患不治之疾(童子痨、胃出血)医药无效,从学于赵堡太极拳名师和庆喜。先生立志钻研、刻苦修炼、持之以恒,得太极之真谛
郑悟清先生深究易理,博览群书,将儒、释、道、医、兵、书法、文史等诸子白家学说融于太极拳。运用经络学说,人体力学,根据自己的实践心得,进一步升华太极拳养生延年之功效,使自己三十岁的不愈之体,至九十岁无疾而终,生命又延续了六十年,并将养生健身之法传给众人,使更多人受益。
  郑悟清先生对太极理论有独到见解,拳艺上有革新精神,主要理法为:修炼太极拳以修心炼性为宗旨,顺应自然,轻松灵活:以形顺气,以气正形;忌用滞力,尤忌用意;小而舒展,大而紧凑;正腰正身,自身平衡;中正平圆,轻灵圆活;周身相随,整体协调;无处不生,无处不用,小巧近快灵;击人不露形;修炼以炼气为主。既保持传统木色,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其拳法超出象外,得其环中,变化云谲波诡,意趣环生,有人所不知而已独到之妙,遂以高超拳艺噪武坛”,在武术界享盛誉为“西北太极二郑”之一。先生的崇高品德更受世人尊崇。先生授太极拳四十余年、从学者遍及各行各业,脱颖而出者不计其数。
洪均生(1907~1996),陈式太极拳大家陈发科先生的入门弟子,现代太极拳大家,被誉为“太极巨星”。祖籍宁波,生于河南均县,跟随陈发科先生练拳15年。他的太极拳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尤其在推手技艺上独有心得。洪老师1996年去世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按中国传统计算法,他终年90岁。
    洪均生一生爱好太极拳,从1930年到1944年,他跟随陈发科练拳14年。1956年,他从济南到北京,跟老师又学习了一年,前后学习15年,深得太极拳精髓。著有《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并有太极拳品、太极三字经等著作留世,其拳法理精法密,严谨科学,多有创新,实用性强,风格特点与传统陈式有别,被称为“济南架”、“洪式太极拳”、“洪传陈式太极拳”等。洪均生不仅是陈发科大师的嫡传,而且发展光大了陈式太极拳,尤其是缠丝劲方面具有独创,形成洪传风格,对丰富发展陈式太极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