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武逸事(十九) 武氏传人 1984年,全国掀起了抢救和挖掘武术遗产的活动,我受其影响,想到在和平公园工字亭路边有一老者拳技不凡,但他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于是有心拜访。 经友人正式引见,得以与之交流。原来,此老者名王松林,是江苏省化工厅的工程师,更可喜的他是武氏太极拳的第五代传人。 大家知道,武氏太极拳是武禹襄创立。武禹襄是河北永年人,望族,儒学博雅,但好拳技。150多年前,同乡人杨露禅赴河南温县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十有余年,备极精巧。禹襄见而好之,常与交技,杨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其大概。遂赴陈家沟想与杨露禅师傅陈长兴学太极拳,无奈陈长兴年事已高,便到赵堡镇向陈清萍学陈氏小架太极拳,得其精妙,此后勤加练习。不久,武禹襄获得长兄武澄清转来王宗岳《太极拳论》,虽不足五百字,却是当时仅有的太极拳理论文章,也是自发现以来最高水平的太极拳论文。禹襄比照参悟,结合实践,融会贯通,终创立武氏太极拳。武禹襄是书香门第,好钻研太极理论,不以教拳为生,故传拳不多,只传外甥李亦畲、李传郝为真;郝传孙禄堂;传其子郝月如、月如再传其子郝少如,月如、少如都成一代武氏太极拳大家。而孙禄堂融通自己的形意、八卦创立孙氏太极拳。因此,武禹襄在中国太极拳历史是开宗立派人物,是太极拳技理大师,是太极拳一代宗师。
王松林的太极拳是和郝为真的高足赵轶凡学习的。得此重要信息,我甚为兴奋,为使王松林老师这武氏太极拳不致失传,我除了积极向南京市武术协会报告,还通过好友请南京电视台为其录像,并在南京电视播放。此事,在南京市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可惜,我手头已经没有王松林老师的影像资料了,只有我1986年6月配合影像写的解说词还在,现摘录如下: 每天清晨,在南京市和平公园的林荫道上,人们可以看到一位身材魁伟、体魄健壮,紫堂色脸庞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眼睛的老人在教练太极拳。他就是江苏省化工厅工程师、武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68岁的太极拳名家王松林同志。 王老出生于武术世家,在祖辈尚武精神熏陶下,自幼爱上武术。13岁时,他向父亲学习少林罗汉十八手;不久便拜原在南京中央国术馆任教的沧州武师廉连科学习青萍剑;18岁时,王老被少林弟子,同时为太极拳大师郝为真高足赵轶凡收为入室弟子。开始,赵轶凡向王老传授少林108式,又称少林三宫拳,即地宫、跑宫、趾宫拳。几年后,王老尊师傅言,转练内家功法。由于,王老聪慧,悟性很强,赵轶凡师傅将不轻易传授的武氏太极拳传授给了王松林同志。王老深知得此拳不易,所以,诚心潜学,光盘架子就练习了三年,尽得武氏太极拳真谛。
由于武禹襄、李亦畲是世家,皆以儒生自居,从不轻易以拳技授人。“宁可不传、不可滥传”的师训被历代弟子遵守,故武氏太极拳传人不多,而得其真传者更少。过去,王老谨遵师嘱,不轻易授拳。随着时代发展,王老觉得,过去的“师训”已不适应新时代了。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应该发扬光大。于是从1963年起,王老公开练拳和教拳了。二十几年来,和他学拳的不下数百人…… 王老身怀绝技,爱憎分明。旧社会他有一颗爱国心,新社会他对要求学武的青年满腔热情。 那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兵在南京城横行霸道,到处抓伕。一天,当时只有18岁的王老路过太平桥,有5个日本兵和2个伪军上来要抓他,王老忍无可忍,运用少林罗汉十八中的“虎扑”、“虎翦”先将上来的2个日本兵打倒,其余5人见状,一阵怪叫冲上来,王老沉着应战,继用十二路弹腿里的“撩伸式”和“鸳鸯锁字腿”将5人打趴下。百姓们见了拍手称快。然而,王老终寡不敌众,被闻讯赶来的一小队日本兵抓走,吊在国民政府“总统府”大院内。一顿毒打,昏死过去后,被日本兵扔在马路边,幸被一友人发现背回,才免遭一死。但王老的腰和左腿留下了严重的伤疾,每年初春都要发病。
随着近几年“武术热”的兴起,有些青年人慕名找王老想学一、二手功夫。王老总是好言开导:新社会练武是为了身体素质,对工作学习有利,不是为了打斗。有一小青年,由于受不良风气影响,经常逞强滋事,在当地是一霸,可谓声名狼藉。他为了使自己更有本事,要拜王老为师学武。王老发现此人的本质还是好的便同意了。王老首先要他端正练武的目的,尔后在教拳的过程中,引导他陶冶情操,修炼涵养,使他在练拳过程中感到自己过去行为的不对。一年内这青年人没再惹事生非,几年后大变样,近年还当上了单位基建科长。这青年人说:“王老师不仅拳好,也教人呢”! 王老得武氏太极拳真传,形意拳、八卦掌又有相当功力因此,武技不凡,凡与他推手的人都知道,他用的全是内劲。丝毫看不出费力拙劲;他以意行气,意气相合,猝然一发,对手被抛出圈外而不知怎么回事。虽然他功深艺精,但从不故意显露,也不恃才傲物,妄谈彼短,总是以很谦虚的态度对待其他拳种和来访者。有一次,一位外地出差来宁着慕名拜访。据说此人在当地武林很有名气。他与王老搭手没几下,就自认不行了。原来,此人想进攻进攻不了,想后撤无法撤,连称王老功夫非同一般,随特地留在南京7天向王老请教拳技。 二十几年来,王松林同志不为名、不图利,义务教拳,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尽力,他的高尚武德,他的精湛拳技受到武林同道及武术爱好者的敬慕。王松林同志不愧是位授人敬重的老拳师!。 在整理挖掘王松林老师武氏太极拳过程中,王老师也将武氏太极拳传授予我。我深深感动,衷心感谢! 王老教拳首先要求养生,即以锻炼身体为宗旨。使一些身体虚弱或患有慢性病的人通过与王老学练太极拳后恢复了健康。70多岁的离休干部俞琪华患有较严重的关节炎和心脏病,1975年开始和王老学练太极拳,2年后病情好转,几年后疾病基本控制,很少发病,医生也觉是奇迹。还有一位中学校长,1971年因车祸被撞成脑震荡,心脏功能严重紊乱,曾昏死40分钟,半年后,汽车在眼前驶过头都发昏。一次萍水相逢后,王老针对他的身体状况学练太极拳。几年下来,体质明显增强,使他又走上工作岗位,现担任繁重的教务工作仍精神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