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查看: 2687|回复: 0

习武逸事(二十)读书明理(中)罗永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9 10: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习武逸事(二十)读书明理(中)

五、《太极拳术》,顾留馨著198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831月购。
该书是以介绍杨氏太极拳拳架和练法为主,全面、系统叙述太极拳及有关问题的著作。全书共十章计32.3万字:第一、第二章,从生理上阐明太极拳对身体健康和防病治病的积极意义;第三、第四、第五章是叙述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使能正确有效练习;第六、第七、第八章是练习杨氏太极拳的详细图解,阐述练习经验、用劲要点和技击方法;第九、第十章概述太极拳各个流派的演变、发展以及有关资料。特别是书中影印的郝和(郝为真)藏本、李亦畲手抄王宗岳《太极拳论》的珍本,以及明万历版《三才图会》中的《拳法图》32势(即是《拳经捷要》的32势),都是非常宝贵的太极拳史料。(见下图)

11.jpg
六、《陈式太极拳二路炮捶》顾留馨著,1983年香港海峰出版社出版,1984
年购。
该书共五章,第一章,太极拳的起源和演变;第二章,陈氏太极拳的特点和锻炼内容;第三章,炮捶的特点和有关问题;第四章,陈氏太极拳二路炮捶图解;第五章,附录,收录了一些拳经、拳谱、人物传记等,书中的亮点是,介绍了一些二路炮捶古谱的练法和技击方法,实为不可多得二路炮捶的参考书目。(见下图)
12.jpg

   七、《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钧生著。1988年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2001年再版,2002年购。
洪钧生,(1907~1996),河南均县人。陈式太极拳宗师陈发科先生的入门弟子,陈氏太极拳大师。他的太极拳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尤其在推手技艺上独有心得,人称“太极魔手”,现他的拳架被称为“洪传陈式太极拳”。
该书十二章计20.77万字。重点是第二、第三章,陈式太极拳法一路、二路(炮捶)详释,就每一式的拳架练法,尤其是用法进行详细讲解,同时,在“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概论”章节中提出了一些新思维、新观点,对我们深入理解陈式太极拳帮助很大。(见下图)

13.jpg
八、《太极拳谱》,沈寿点校考释,199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8年购。沈寿,1930年生,杨氏太极拳大师傅锺文弟子,知名太极拳研究专家。
这是一部自太极拳传世以来收录文献最多,内容最丰富多彩的太极拳拳谱。该书共十四卷,前十三卷,是各家太极拳理论文献140篇;末篇卷,别选有关太极拳的序、跋、题记以及有关太极拳家的行略、传记等重要文献7篇。
就文章体裁,既有论说文,又有歌诀、字诀等秘要之诀和古老的拳架名目;就学派而论,有“王谱”、“陈谱”、“杨谱”、“武谱”、“李谱”、“仪谱”等等。可以这样说,当今民间传播较广的陈、杨、吴、武、孙、五大流派,其各自崇拜的经典论述、秘牒、秘诀等“秘籍”一网扫尽,收罗其中。因此,这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各式太极拳“秘籍”资料性、文献性、历史性、点校考释性的书目,参考价值极大。可谓:一书擎在手,尽览众秘籍。(见下图)

14.jpg
九、《太极拳正宗》,杜元化著。1999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购。
杜元化(1869—1937),河南怀庆府人,1905年后先后与陈仲甡、陈清平的
门人任长春习拳,1935年写就《太极拳正宗》一书,该书主要内容有二,一是“太极拳溯始”,表述赵堡镇太极拳沿革;二是“太极拳启蒙”,主要是对太极拳总论和“背丝扣”理论的阐释,以及所传64拳势的图解。
该书由于没有正式出版,因此传播不广,知道杜元化的人也不多,只是近十几年才散见于有些文章中,但我对书中提出一些观点觉得还是有研究价值的。比如,他认为太极拳的十三式为“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技法练习上有“ 出入综坎离,其练是催法,其用是回合法;领落错震巽,其练是抑扬法,其用是激发;迎抵推艮兑,其练是称法,其用是虚灵法”;还有“背丝扣”的提法等。
1999年严翰秀、王海洲编著的《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考析》才对杜元化及《太极拳正宗》一书做了系统介绍。(见下图)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