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341|回复: 2

谁有郑曼青太极拳三十七式的书或者视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6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郑子太极拳系近代世称五绝老人-郑曼青先生晚年所授。(先生出生于中国,系浙江省温州人氏。)


(二)     郑先生聪明绝世,集中国诗、书、画、经史、医于一身,复以诗、书、画、经史、医之精义,落实于太极拳,再以太极拳之精髓圆融于诗、书、画、经史、医,两者错综,彼此提升,为先生一生治学之落实与精神。


(三)     郑子太极拳是崇黄老学说为主干,原为道家所持,故先生晚年所授除拳艺外,并以易经、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为文课。故亲随先生弟子,自所求虽严,而先生所授更严,举凡太极拳一举手、一投足、一根指头的动作,都务须结合中华固有文化为依归,诚如先生所言:太极拳为武林绝学。就是因太极拳有一完整的哲理作有系统的指导。


(四)     郑子太极拳早期称为简易太极拳三十七式,其实原意非简非易,是以易经:干以易知,坤以简能。简易者取乾坤卦义,道家指乾坤为先天,坎离为后天。太极拳在张三丰祖师之前,唐朝道家前圣李道子即已倡先天太极三十七式。惜一些后人误为三世七。郑子太极拳是一套完整的将吾人后天的自然缺陷,练返先天的法门。


(五)     太极拳盛行于晚清,被称为内家拳代表,内家者尚气 ,外家者主筋、骨、皮。气之一字非今日西方人所指之空气,而是指人类与生俱来,原生的元气、真气....为先天所秉。


(六)     翻开中国历史,现人若追寻气功、 气功、内功、丹功....之根源,除传说附会之外能找到哲理源头和文化背景者,唯有在易经乾坤坎离四卦之错综中寻消息。所谓:「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返虚。水火既济、水火颠倒、河车倒运、气通任督、大道颠倒颠...似全在抽后天坎卦之阳实,补填离卦之阴虚,成为后天之坎离,返回先天之乾坤。」即道家养生大道所求:是抽坎填离,炼精化气,还精补脑。是故先生晚年所授太极拳,不论内修、盘架、应用都是以这些大道为主课。诚如先生自云:太极拳能妙契天心,是理、气、象。他所授只有功、拳、剑而已。


(七)     太极拳今日盛行于世界每个角落,并非纯是缓慢的悠美动作,引人入胜,自然亦全不是健身效果为诱发,而真正能使学者一生如醉如痴,锲而不舍,终身修练研究而不悔,是归功于完整的太极拳拳理,精微、博大、深奥。如:『无极动生太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乎手。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所不静。人不知我,独我知人,英雄所向无敌....。』乍看初学这些简单至极,但若认真探讨,穷其一生,亦难得十一。譬如:既是无,何生有?无是什么?何时有?何处有?有到底是什么?多大、多小?是什么性、质?....接下来,太极是什么?为何称太极?极太也可以吗?以心行气是何物?气是什么?既不能说空气,怎么解释?真气、原生气、先天气、元气....外国朋友全不懂,更不用说相信二字。气如何运身?为何要运身?到底怎么运身?曲中有直,直中有曲。何为曲?何为直?中到底那儿?有,有多少?....其根在脚,脚是脚,何来根?脚是范围,有趾、掌、心、跟、腑....等。根到底在那块地方。发于腿,腿亦有大小,前后....之别。主宰于腰,腰到底包括那些部位、脏腑?主宰什么?行乎手,行什么?怎么行?那么肩、肘、腕、大小臂....呢?为何不提?人不知我,旁人、敌人怎能不知我?如何做?如何练?....独我知人,我怎能知人?凭感觉、眼见、心测、神会....?英雄所向无敌,真的吗?谁做到?除了神话传说,搬出来看看....。这些问题仔细研究,一个字,一句话,都是包含着中国古老无穷深奥、玄妙妙的哲理。这些就会我们这一群,结合在一起,毕生如醉如痴的研究原因。


(八)     先生晚年所授的郑子太极拳,有些似乎是违反常理的要求。如:「太极拳不动手,动手非太极拳....等。」乍看、乍听很难给人认同,但以哲理眼光去看,以科学精神落实,却又是颠不破至理名言。注:太极拳不动手是先生在他太极拳著作中 示 ( 目 旁 )本末这篇先介绍。书中云:「健候老先生说:『太极拳不动手,动手不是太极拳。』而先生不提他自己老师澄甫先生说,而反提澄甫先生父亲健候老先生说,自有他心中一份道理。加上在示本末中说明,是本又是末,更是意义重大。因此,给予我们这群痴迷者,作为探索太极拳的开始。不动手是手不自动,而被以气(丹田、内气)运而后动,和其根在脚,由脚心 (涌泉)借地气的反应,假自然之道,由下向上,作反习惯的运而后动。不动手是手、腕、肘、肩尽可能不自己伸缩,只可在涌泉、丹田内气的旋转带动,其意义避免断劲和行气的间断,以求符合太极拳理之「一动无有不动」。如禅门佛理的尽量维持,手和臂的本来面目。不动手盘架时自然是由腰腿带动手,与「主宰于腰,发于腿」的拳理当然吻合。中国传统医学说:人类百病在腰中起。流水不腐,腰常动,养生保健亦是必然。何况,先天气出于肾,丹田.....等都在腰间,仅此一句,单论健身,便可一生受用不尽。在徒手搏斗应用而言不动手与对手接触,才可借手上感觉,测知对方快慢、轻重、方向、变化....,才可借听动劲步入懂劲,然后越练越精,到达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慢制快,以力小胜力大的落实。其它如:松要松净、松透,松到一丝一毫俱不能承受。涌泉(脚心部位)先动,手后动。丹田气先发,浩然气能行乎手。盘架要平正均匀,推手要自己化为对手的影子,应用时对手不叫自己打,决不可自己先出力(即对方不给机会,便要自己造机,然后握机、用机,求克敌致胜)。发劲时双手是缚人,而非打人,是向「浑身是手,手非手」迈进、精练。是有修为后才能真正求「人不知我,独我知人」之境。这些反常理的论调,多数是借「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求证、延伸和落实。


(九)     基于上面这些简介国际神龙太极学会是以研究、宏扬郑子太极拳为主题。较偏重于太极拳源头、哲理的研究和心性的修练。亦是借两者以较科学方式 ,落实太极拳拳理之运用及应用。希望吾人在现实生活中,使我们自己的生活更美满,生命更充实,现实应用更活泼....。所以,国际神龙太极学会因为在这一方面较为突出,而这种源头的追寻,哲理的研究,心性的修练,有时难免鲜为一般太极拳爱好认同。唯多年来,经我们这群痴迷者仍不断努力,不断追寻,不断研究,于是我们发现郑曼青先生晚年所授的郑子太极拳是:            1. 郑子太极拳是以易经之理和易经变化的精义作为根。2. 是以儒家不偏不倚的中道思想为中心。如:中定,定无常定,不失中定,方为中定......等。3. 以孟子的志帅气:志气之帅也,体气之充也,持其志,毋暴其气....养吾浩然之气,吾充塞于天地之间,放则弥六合,退之之则卷藏于密。不义,反而缩。义之所自在,虽千万人吾往也...等,作为内在...心性的进阶。4. 以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专气至柔。无为,无不为。为太极拳之大用。5. 以中国传统医学和道家丹功养生之道,作为健康延年、返老还童的指针。6. 以禅宗佛门的心法,直性见佛,人性即佛性,舍己、真空、妙有,不道之道,不修之修,不知之知....等,为太极拳进程之辅助。7. 以孙子兵法.....等中国兵略,作为太极拳应用之依归。8. 以现代哲学、力学、美学、科学、医学.....之知识,作为太极拳根本的互相印证。


(十)     郑子太极拳虽以拳为名,实则是借太极拳的拳架动作、推手、大 履 (手 旁 )、剑法,来表现中国古文化之哲理,给它落实。先生生前常说:「太极拳是『近于道、游于艺』的一门学问。」所以吾等痴迷者,时之以:「太极生活化,生活太极化,运用艺术化,艺术运用太极化。」作为吾等自勉和与人共勉的口号,目的是期使华人祖先的太极拳在世界人文科技上,早日攀登真善美的最高升华境界,还它于「本来面目」。

发表于 2005-9-21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视频,怎么给你?
 楼主| 发表于 2005-9-21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多大的文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