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128|回复: 0

太极拳修练十项要点之:松、静、平、慢、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8 16: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松:

松是练习太极拳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种最基础的功法,是一种全身的行为表现。

先要从思想上放松,不可有紧张情绪,神意紧张,身体在运作时就会有拙力,就不能自然,可导致各部的关节和肌肉僵滞,使经络与气血活动受限。只有把思想意识放松,全身的关节和肌肉才可松开,经络与气血才能通畅无滞。

松也是分阶段的,一个层次与一个层次对放松的要求程度不一样。随着认识的不断加强,放松的程度也就不断地加深。总之习练太极拳要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只有从意识到运作,使各个关节部位都能达到放松,才能舒展地进行运动,这样才可使肌肉松驰不僵滞,使经络与气血通畅无阻,从而达到健身之效果。

静:

松是静的前提,而静是松的要点,没有松,静也是无法做到的,如没有静,松也就没有主题,总之松与静是相互依存的一种关系。

李亦作畲先师在《五字诀》中讲:“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在行功要言中讲:“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

显然“静”在习练太极拳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松静是修练太极拳功法之要术,是依靠平时的习练去培养和修练的。随着松静程度的不断加深,才能使头脑由虚静到冷静而逐渐修练为松静的体势。有松静的体势,才能动静相生,阴阳互换,气向下沉。

在此状态下,经过长期与其它要领和身法的结合,逐渐可修炼为气敛入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一片神行的境界,才能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才能得机得势。

平:

平在修练太极拳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方法。它有二种要求:一种是修练平稳的心态,一种是修练平稳的架势。人的心态是靠平时培养的,武术格言中讲:习武要先修德,这就是说习武就要先修练心,要用心平气和的心态去接受太极拳和修练太极拳,不可有急于求成或耀武扬威之举,只有心平才是松静沉稳的基础。

拳架的平稳,就是在习练走架时要始终保持均衡平稳,要在一个水平线上运作,除拳架中所要求的下势,独立,起跳的动作外,都不可上下起浮或越练越高或越练越低和前俯后仰与左右歪斜。有了平衡的体势,就有利于练正稳定的身法,身法正确是练好太极拳的基基础,它能使身体上下一至,左右相应,内外结合,气血顺畅,转换灵活。

所以说练好平稳的架势对于练好太极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慢:

就是要求走架运身要慢。因为习练太极拳是全身性的相互结合运动,是体验与造就正确身法的运动,也是多种身法相互结合又要与体内的脏腑与呼吸相互配合的整体运作体系,所以就要用慢练的方式去体验配合,从而达到修练之目的。

如果快练就体验不到内在的细节而一带而过,便做不到多处配合的整体运动,也体现不出运劲如抽丝的拳术理念和连绵不断的体态形象。之所以说练习太极拳时要慢练,就是要练出太极拳术运身的韵味,体验出身法要领的运作规范与整体配合的运作效果。

匀:

就是行功动态要均匀,无论是动作姿势,还是神意与呼吸,都要随着运动的变化而均匀的进行运作,不可越练越快或越练越慢,更不能忽快忽慢,要体现出松静平慢匀的运作风格和太极拳术的连绵不断之动态,也要有相互对称和相互相应的匀称与默契,要保持有连续性和节奏性的均匀运作姿势和运作走向,使呼吸与姿势动作相结合,而保持均匀自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