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势分析
王宗岳的太极拳释名里有言: 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也, 太极拳十三势,是太极拳实拳结构的要素。十三势里的掤、捋、挤、 按、采、列、肘、靠等八门的攻守动作的手法,结合着那进、退、顾、 盼、定等五类动静变化的步骤,才结构而形成太极拳的实拳的动作个体,而有其攻守的拳性。 杨式太极拳的组成结构首要条件,必须完全符合十三势。在运动力量的结构, 手法应用的劲道,以及架式运转的势能,都是以十三势为基础,配合太极的性理而形成, 所以太极拳可以说就是”十三势拳”。 十三势分为八门五步,八门就是八种靠肢体各关节的屈伸开合的变化, 所形成的力量。为掤、捋、挤、按、采、列、肘、靠八种力量;五步就是五 种身体运动的步骤,为进、退、顾、盼、定。八种力量与五步运动步骤的内 涵分述如下: ( 一) 八门力量: 1. 掤:向外撑架力量。 2. 捋:向内引进力量。 3. 挤:按加在掤力量。 4. 按:手脚推击力量。 5. 采:以手牵拿力量。 6. 列:两种相对力量。 7. 肘:肢体撞击力量。 8. 靠:肢体推压力量。 ( 二) 五步运动: 1. 进:直线接进敌人运动。 2. 退:直线离开敌人运动。 3. 顾:弧形离开敌人运动。 4. 盼:弧形接进敌人运动。 5. 定:力量消长及运动进离之间。 以上八种力量五种运动步骤,组合成太极拳基础动力,太极拳的着法运 动流程,都是以这种十三种动力所形成的。也就是任何动作符合十三势的规 定,配上太极拳的理法,而形成太极拳的着法,由这些着法所分化出来组成 架子称为太极拳的架;由这些着法所组合而成的式子称为太极拳式。 太极拳的组成结构都必须符合十三势的规定,换句话说,于整套太极拳 架式中,任何一个着法,都是由十三势中的某一势,或多势所组成。 分析十三势为八门五步,是杨家传统上的学问。八门是手法成份,五步 的步是指步骤,是手法的状态成份。八门五步互相配合起来,可以形成很多 的手法和动作形式。再配合空间上的六虚,和大小的度量,就构成了太极拳 实拳的动作形态。(动作形态的组合数量有:八门五步*六虚*量,是无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