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5-6-16 18: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华云学拳始末及和我的关系略述
张义敬
何华云是我表弟谭声平的同学和朋友,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年或一年数次要到万县去看望舅父、舅母(声平的父母),华云应该是在我舅父家认识我的,他跟着声平叫我四哥。七三年夏,声平与华云来到我家(重庆),声平说他想学一样本事,问我能否将小提琴技艺教给他。我说,小提琴入门较难,每周要上一次课,你已成年,又在万县,不方便,我就教你太极拳吧,你才二十几岁,还可以享受一辈子。就这样,我教了声平太极拳,华云同来也就一起学了,他学拳是沾了我表弟的光。他后来对人说,他本来想学小提琴(真实情况是声平想学小提琴),我还演奏了几个当时流行的曲子给他听,其间我又露了几手太极拳功夫,将他打了出去,他才决心学太极拳。他编造得活灵活现,像写小说似的,是移花接木,无中生有。
后来华云到沈阳当工农兵大学生,去来路过重庆,顺便在我家住宿学拳,应该说在学拳期间,他的表现一切都比较正常。
大约在八零年左右,宜昌举办了一次太极拳比赛,华云在不让声平知道的情况下,自己去参加了(此事声平很有意见),后来好大喜功的说什么“从万县到宜昌,一路无敌手”,我听到后对他的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感到隐隐不快,顿生忧虑。
到了八几年,华云去成都,想去见林墨根、林文涛父子,我就向文涛介绍了他,他自成都回来后,再和我谈话,就不似从前了,不但神情变得怪异,还言不由衷、东支西吾,脸红筋胀也会了,而且一直未作出合情的解释。
有一次在我家里,他大说声平的不是,说他如何懒惰、不思上进,“我认识他不过因他而认识了你”!大有不堪与之为伍的意思。作为声平的朋友,且声平是他学拳的真正引路人,不正面规劝,反而在背后以说人不是的方式,反证自己好学、上进,并以此讨好我。综合种种迹象,我方知他轻师慢友,是个浮上水、向上爬的人物。于是我决定对他闭门不纳,不再理会。
到了八八年春天,我去万县,期间与华云有过一次推手,这一次他是势在必胜,来势汹汹,推得相当激烈,看来是想赢了我以证明点什么,但还是被我打出去了,最后他说了句“四哥,你的功夫其实还是不错哟”!当时声平在场,说:“你与四哥斗得很激烈哟”!自此,我知其人已无心求教,不愿再执弟子礼了,便是师徒,也已然缘尽,从人品看决不可再教,我决意主动跟他绝交。之后,我私下给他作了一个鉴定“此人诚厚不足,油滑有余,好大喜功,不是学问中人”,今天看来,还是庶几近之。
直到廿六年之后的二零一四年,声平来电说,彼此都老了,没有为什么大事,说华云还是想来看我,念及旧情我同意了,声平带华云来,来了之后,连句问候的话都没有一句,枯坐了很久,最后要和我照一张相,我勉为其难与之合影,回头不通知我一声,就在他的微信上用作头像,加以利用了,我才知道,想来看我云云,不过是我还欠他一张像。
从七三年到八六年,他都一直在跟我学拳,八八年断交,他在文章中说七八年我写介绍信,介绍他去跟家兄义尚学拳,这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我一生与义尚通信不断,有事常在信上联系,我教他拳及后来诸事、以及给他的鉴定语等情况,义尚也是知道的,我不会把一个不够尊师重道,诚厚不足的人介绍给家兄学拳,兄弟之间也用不着写介绍信,况且义尚往来声平家,华云又经常在声平家进出,应该认识,也无须介绍。他之所以虚构此事,且定在七八年,提前了十年;将跟我学拳的时间由七三年改为七一年,提前了两年,无非是想提高自己的学拳资历。
在他去找义尚之前,义尚也并非如华云所言“已多年不收徒”,其时至少已收有胡功孝、付正立、关明先三个学生。义尚也决不会说什么“你是记者,雅人做雅事,最适合学太极拳”之类的话。义尚心中的“文人雅士”,当世可能不多。
义尚在八十岁后,即不再与人推手,去世时九十一岁(二000年去世),华云与他往来时间有限,除去这十一年,最多去走动了两三年,以义尚兄的性格和年纪,能够接待他,已经算是他的殊遇了。有游勉励、游宏义堂弟兄二人(其祖父游梓樵是义尚兄金家功师弟)长住义尚家多年,勉励学拳,宏义兼学医,另有陈松(其父陈学碧是我姑妈儿子)也是多年长住家中学医习拳,都称从未见过华云。华云在《汝溪寄情—忆师张义尚》一文中说义尚“2001年春……以九十三岁高龄辞世。"既然专门著文追忆义尚,自己又是所谓记者,却记不住自己笔下的“恩师”逝世的时间和实际享年。2000年误作2001年;91岁误作93岁,连误两处重要数字,说是“笔误”怕说不过去,笔由心生,只能证明心中与师距离太远,《寄情》文中开篇引用“不思量,自难忘”一语,我只能说他“欠思量,早已忘”了!华云大肆宣传跟义尚学了廿余年,不过是拔高师承,给自己脸上贴金。凡此种种,当知我说他拉大旗作虎皮之语不是污他。
华云跟我学了15年拳(从73年到88年),如华云所言,我是他的“引路人”,一引就是15年,感慨这漫漫长路,赢得薄名一个,称我什么,实无所谓。但家兄义尚的盛名不容玷污和裹挟,他长我16岁,其学术成就至今罕有比肩者,他是我的兄长,古人说长兄代父,义尚于我,足以当之。他指教过华云,说滴水之恩,不是谦词。华云肯定也跟林墨根父子学过,还跟过其他什么人,就不得而知了。近日他私下说“张义尚也无点铁成金的能力”,那谁有此能力,即该尊谁为师,冠名谁的弟子才是,何至于非要说成是既无点铁成金能力、实际上又接触不多、事实上传授极少的张义尚高徒呢?况且以非张义尚的技艺授人,获利的是自己,受损的是义尚,家兄作古不能起而正名,我又岂能坐视?“维护太极拳的纯洁性”,是先师李雅轩先生遗教,我辈必固守之,所以特此发文指出。非出重言不能释之,亦非出重言不能教之,才有了我的“意见”公开。不意,很多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人,反诬我的“意见”是横加指责、是霸道、是挖苦学生、是打压后进、是门派之争,还有人为华云辩解,说张义尚精太极、八卦、形意及金家功夫,言下之意就是华云尽得其长了,杂糅也在情理之中,算是师出有名!张义尚“精”的学问太多,不等于粗略接触过他的人就会。其各类学术传承,事实上的确与华云没有关系。可见被误导、受蒙蔽而是非不分的情况太久、混淆一气的人太多,个中原由,又实非这些后学晚辈所能想见!不知者不为罪,迫使我今天作此“始末”的陈述。为平复非议,不得不为;为家兄辩白,不可不为;为李传杨氏太极拳的发展计,非为不可!
2015.6.13
原文地址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e2fa942a0102vn1o.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