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在改拳阶段注意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将学生的学业引向更高一层. 当老师给我改拳进行到一个相当阶段之后.他和我说,为了验证你学拳的成绩,印证我讲课是否正确,开始教你推手,推手中的理论和练掌的理论是一致的,凡推手中存在的错误必然在练架子中也存在着.通过一个阶段的推手练习,我感到掌上的东西在推手中根本用不上,全身都是僵的,我又陷入苦闷之中。感到大极拳真是太难学了.这时,陈老师及时地向我提出,他要在给我改拳中抓主矛盾,解决主要问题.他说:通过一个阶段的改架子和推手实践,我感到应该抓你拳架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了.改拳到一定阶段不抓主要问题,你永远也得不到提高.永远得不到真正的东西。所谓某某人得到了老师的真传了,其实就是他得到了老师给他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然后加上他不断地苦用功。此外,没有什么不可言传的神秘的东西.那么我们要抓什么主要矛盾,解决什么关键性的问题呢?一句话,就是要解决一个“松”字.前一段改拳时说你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就是因为你还没有解决这个“松’字。推手时你感到浑身僵.也说明你没有解决“松”字.因此下一步改拳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些老师天天讲让学生“松”,改架子时说这里不松那里也不松,那么“松”到底是什么,从哪里下手使之达到“松’,很多老师本身就说不清,“松”是极为重要的.不管是走架还是技击,都必须放松,才能使身体应付自如.在推手中取得胜利.但松不是短时间所能解决的.松必须首先在正确方法指导下,经过多年下苦功练习才能达到的.这里所谓正确方法就是要抓从哪里下手问题.那么究竟应该从哪里下手呢,就是要从“沉肩”和“胸腰运化”下手。只要解决了“松”的问题其他矛盾都可迎刃而解.不解决这个主要矛盾.你每天练多少遍架子也用处不大。推手时你有多少着数也用不上.有些教师教学生.不解决学生的放松问题,而教了不少推手招术.实际毫无用处,我为什么说要从“沉肩”和“胸腰运化”下手呢?拳论中说:“转关在肩,运化在胸腰”,说明必须解决了肩的转关和胸腰的折叠运化问题.才能谈到松的问题、这绝不是妄论.而解决了肩的转关问题,胸腰的运化问题,也就解决了“松”的问题.不解决“松”的问题就永远是僵的,一推手就被人所制.对方制我亦然.但如果我在走架子时解决了肩的转关问题,而且肩能向四面八方转动,那么当对方用单手或双手拿我膀臂企图控制我肩时.我可以立即随对方之拿劲进行转关.使肩沉下来,对方之拿劲可立即解脱,我也可以马上反攻,因为此时我已转背为顺了,而对方反成为由顺转背了.可见肩的转关是何等重要.但是,肩的转关并不能单独进行.它必须和胸腰的折叠运化结合进行才行。只有两方面同时进行才有效果.才有用处.实际上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解决了肩的转关和胸腰运化就解决了“松”的问题,推手时,不管你的手在上、在下、或高、或低,都是无所谓的,放那里都不怕,即使双手被对方推在你自己胸前或腰部也不怕样能化能发.最怕的是,当对方一推你时。你的肩先扛起来了,胸腰成了木板一块,这就一切全完了,只有认输.由此可见,沉肩和胸腰运化是何等的重要,它可以说是太极拳的技术核心,没有这个,一切招术都用不上.懂了这个才算懂拳,懂了这个才知道什么是“松”,掌握了这个,外部形式问题可以随便,手心朝上对、朝下也对.否则,朝上朝下都不对。 陈老师为了让我理解沉肩和胸腰运化的具体练法,他脱掉上身衣服,光着膀子结我做示范,连续做了几次,有时把动作放慢,放大.直到我看清楚了为止.他说:“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练架子时有意识地注意练习,经过长期练习.养成习惯就行了,慢慢就解决了.如果走架子时不注意练这个.只是在那里画圆圈画道道,一辈子也练不出来.的确有练几十年太极拳的并不明白此中道理。结果和他一搭手什么都没有.所谓练拳要练在身上,就是要在肩上。胸腰上下功夫.而那些一搭手什么都没有的.只是把功夫下在手上了.老师上述所言真是抓住了要害,道理透彻极了,给我后来的练拳如何下功夫指明了方向。 郑州陈氏太极拳馆 政六街馆 www.tjczl.com 转 (文章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