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佛学角度而言,有一句话叫“心生色法”,也就是要重视心灵对身体的作用。养生的高水平是“忘其身而身存”。也就是说,心量广大,最广泛地开放,全然丢掉那个“我”,这个时候才能真正滋养身心。这个最重要的“心”,没被大多数人重视起来,因此,养生效果将大打折扣。
只重视身体,不重视心灵,不合佛法之道,也不合养生之道。
说养生重在整体,指的就是,人们养生要选择一两种好的法门去做。这个法门,要性命双修、精气神三宝全顾及到了,而且要身口意全摄收在一处才行。
拿佛家打坐诵佛做例子:
跏趺打坐,正身安意,双手合什闭目,默诵佛号并计数1……108,甚至达到1200.坐毕,收功在小腹中心三分钟。按摩周身,下座。
此法门,就是把身、口、意全顾及到了,精气神也全团聚在一起了,性与命全有了,戒定慧全照顾了。内脏、经络及周身全得到熏养了。彼时,腹内空松、温热,四肢轻利,头脑非常清醒。时间长了,内力从足、腿、会阴、后背涌上来,你的健康、精力会有个意想不到的变化的。“禅定”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这样古朴的一坐,远胜过许多复杂的“科学养生”。更重要的是,这种传统的佛道养生学里面,提供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健康,而是心灵的愉悦和振奋。
讲个笑话:
我有一位朋友,练“打坐默诵佛号”时间不长,有一天跟我讲:好东西,我的内力已打到会阴穴了,这几天感觉心情变得非常好,别人骂我也没关系。
其实,他说的是比较粗的一种感受,是打坐激发了本能。如果这个时候控制好了欲望,就可以长功夫。如果控制不了欲望,就“顺则为人”了。
打坐的乐趣,是凭想象想不到的。我看佛书知道,什么三禅最乐,世上无可及。但还是没想到,打坐能给我带来人生全然的愉悦。
此中乐趣,岂能言传!
梨子的滋味,是说不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