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最美太极人
白惠霞,女,生于1955年10月,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国武术陈式、杨式双七段、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健身气功指导员、国家武术一级裁判、中国武术段位制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剑术指导员、考评员。陕西省武术协会新闻委员会委员,陕西搏武研习会副会长、宝鸡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宝鸡市杨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宝鸡市渭滨区太极拳协会副会长,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协会理事,全球功夫网驻宝鸡记者站站长,大武术网驻宝鸡记者站站长,当代太极拳名家,武林名家、获中韩传统文化传播大使称号。入编中国太极拳优秀人才库、中国当代武林人物志中卷和当代武林英杰大典第三辑。宝鸡市武术协会先进个人、武术段位制优秀指导员,陕西省武术工作连续5年先进个人、武术段位优秀指导员,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先进个人、优秀骨干段位指导员,录入国家人才库。陈式第十三代、杨式第六代、陈式洪派第四代优秀传承人。
自幼热爱武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爱上国粹太极拳,认真学习,刻苦训练,求师访友,多方取经,杨式入门,陈式发展,既练功夫,又修身心。幸运的是她1987年因为工作调动和陈式太极拳名师李新先生同在宝鸡火车站机关工作,工作之余跟随李新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拜陈式太极拳名师李新先生为师父,认真学习,悟太极精髓,求身形兼备。
爱人如己,大家有事愿意找她,不管谁找她帮忙,她都一丝不苟,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得长期做好事,她就是一个长期为大家做好事的人。她不思劳苦,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奉献精神,很受大家认可和敬佩,其先进事绩已在武术圈内传为佳话,多年来坚持到学校、企业、机关、社区义务教拳,她高尚的品德与春蚕吐丝般的精神,精湛的拳技加上人格的魅力,她凝聚了大批的太极拳爱好者,带领着大家,以演练和传播太极拳为主要手段,创造着社会的和谐,滋润着人们的生活。
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多次组队担任领队和教练代表宝鸡市武术协会参加全国各种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自己获得金牌20余枚,银牌8枚。她带领的团队顽强拼搏,团结向上,相互鼓励,注重赛风和武德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传统武术比赛暨全国农民武术比赛武德风尚代表队。她多次获得获得武德风尚教练员和优秀组织奖,2016年组队20人参加三亚首届世界太极文化节,获得金牌36枚、银牌16枚、铜牌8枚的好成绩。她个人获中华太极文化传承突出贡献奖。她激情豪迈地登上了名家红地毯。
她树立大武术观,致力于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六进为己任,弘扬传统文化,带领大家科学健身,2015年组建成立宝鸡市武协杨式太极拳研究会,她当选会长,她带领研究会成员群策群力,举办杨式段位拳、太极推手、杨式传统拳培训班,举办段位拳比赛,研究会和谐、健康发展,目前已经有20个辅导站和4个分会,成功举办了《全民健身你我同行》千人大型武术展演活动,其中316人的杨式段位拳集体表演和80人杨式段位拳对练集体表演、300人的杨式传统拳表演,在宝鸡引起了轰动,宝鸡市掀起了学习段位拳热,在社区、广场、公园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在学练段位太极拳…她说:推广传播武术段位制是每个习武之人应尽之责,作为优秀指导员更应把所学用于实践,推进武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农村,把武术的福音带进千家万户,推向全世界,这是责任,更是使命……她倾心传播推广段位制太极拳,弹指间,岁月如白驹过隙,几经寒暑,几度春秋,在宝鸡这块深情的土地上传播段位制太极拳四年多,四年来举办段位制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等各种培训班20多期2000多人参加。
她2016年精心策划举办了宝鸡市首届弓长杯太极拳比赛,来自宝鸡地区的36支队伍619人参加了比赛。比赛规程完全按照国家武术大赛标准程序进行,得到了来自社会各届的好评。
她发挥网络传媒工具及现代科学载体宣传武术段位制和本地区的武术动态。她积极主动当起了宣传员,为弘杨传统文化推广普及中国武术段位制新教程,推动武术“六进”的深入发展,利用现代传媒,将武术活动,段位制推广等信息及时真实报道,2013年写通讯报道近30篇、2014年30多篇、2015年40多篇、2016年30篇,她被全球功夫网聘为驻宝鸡记者站站长,大武术网驻宝鸡记者站站长。
她与时俱进,挑战自我,不但决心要练好陈式太极拳,把练好杨式太极拳和太极推手作为新的奋斗目标。2013年拜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太极拳名家张世昌先生为师父,并为其为人和浩然正气而拜服。在李新和张世昌两位师父的教诲鼓励下,2013年参加首届中国武术段位制国考大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武术陈式七段。2014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武术段位制国考大赛,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武术杨式七段。2015年拜全国太极拳推手八连冠、段位教材创编人之一、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功夫栏目太极拳讲师、北体大教授、太极拳名家黄康辉先生为师父。她感慨的说,她有三位最好的师父,像父亲一样关心她,鼓励她,教她做人,教她拳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她说七段是高段位、是荣誉,也是责任,用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更加认真地学,用心地悟,去传承,去推广,树立奋发进取的尚武精神,坚持刻苦学习的求知精神,发扬完美人格的修炼精神,当好太极拳的传承人是她感恩太极,回报社会的毕生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