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807|回复: 3

试解武学千古谜----气的物质性猜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7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气的物质性猜想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探讨体认,我发现,气----中医气功武术几千年来所说的气,就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的氢气(H2)。并且,在更长的时间里,反复体认说服自己。经过更长的思考后,再次确认,气,就是氢气!其主要思路叙述如下。

 一.气是物质,是实体性物质,是现代科学认识范围内的物质
     1. 气,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独特“气文化”,涉及哲学、文学艺术、宗教、医学、武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确实,气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概念,但是,作为其本质内涵----即其物质性或物质意义上的气----应是准确而固定的。  本文探讨,就是中医气功武术几千年来所说的物质意义上的气。

2.独特的中国文化,孕育了独特的中华武术,尤其是独特的内家武功。众多武家在演练实用中都体会到了气。 “外炼筋骨皮,内炼一口气”“炼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十年炼功,十年养气”。气,成为他们终生的追求和目标。气,尽管在理论上还没统一,实践上也不知为何物,但是在修炼有成的武术家那里,是一个常识性概念,一个基本的入门概念。气,实实在在为他们感受体认,气增长了他们的功力,气也成为他们不竭的能量来源。有人说,气是内家拳的物质基础,气是传统武术的灵魂。可以说,气,是传统武术的特色,也是传统武学对人体生命科学的独创和重大发现。气,是任何一个传统武术研究者无法回避,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也是任何人无法否认的客观存在。

然而,气的物质归属,又是一个迷。长期以来,是多学科多领域争论探讨的焦点。
     3. 考察许多古典气论和今人的气学实践,都是经过了实实在在的自身体认,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应当肯定,气是实在的物质探索而非纯粹的哲理思辩。---气是物质,这已是国内外气学界的共识。
    近年来,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气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认为气是电磁波、红外线、激光、静电等,这是气学探索上的重大进步和飞跃。但是,这仅是气的局部属性和效应,而不是气本身。无法想象这样的场、波在体内的经络中运行,对机体发挥重要作用并提供能量。和人们观念中体验中的气大相径庭。就象一枚鞭炮,点燃爆炸,伴随能量的释放,有声光电热等反应,但这些声光电热并不是鞭炮本身。鞭炮的实质是火药为主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反应。
     4.气在自然及生命是非常重要、基本、普遍的物质。《辞海》说,气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本源。在人体而言,“人以天地之气生”“气者,人之根本也”。从中医和气学武学的实践看,气是分子结构的实体性物质,而不是电磁波激光静电物理属性的场态物质。

     5.现代科学对物质层次的认识可为完美,宏观至百亿光年之外,微观至基本粒子,纤毫不乱,泾渭分明。诚然,也还不尽善尽美,也还有未发现的元素,未认识的物质,但是……如此基本、普遍、常规的物质竟未被认识,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今人古人之间、东方西方之间、古典现代之间,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如此亘古奇绝的认识断带。可以明断,气,不在仙佛精怪之地,不在虚无缥缈之中,她就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元素之内、物质之中。 今人古人之间,不是物质上的再发现,而是这物质意义作用上的再认识。
.…….这应是气的物质探索的基本原则和思想。

.气是气体物质,气是氢气
   6.承上,气是物质----分子水平上的实体性物质----现代科学认识范围内的物质。  应是定论、铁论。从众多的论述和体认看,气又是一种气体物质。

其主要证据如下:
     古人命名,象形取意。大陆型农业文化,决定了祖先文化基因上的务实性。创造了象形文字的祖先,在命名气的时候,一定是有所考虑。决不会把子虚无有的东西命名为气,也不会把液体的固体的物质,命名为气。气,应为气体物质或有气态性。“古人不余欺也”。

今人的气学修炼实践,也说明了气的气体性。有造诣的武术气功师,都体会到了气感。“今人亦不余欺也”。气,实实在在为他们感受,可感知、可触摸、可体认。他们言之有物言之凿凿。言气论著,不是只言片语,而是卷帖浩繁,内容宏富,博大精深。言气炼气用气,是一整套的系统工程。称之为气学,毫不过分。这确实是任何一个传统武术研究者无法回避,绕不开,躲不过的问题。也是任何人无法否认的客观存在。

气,可以通过“养”而获得,称之为养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从外界采集而得,称之为采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导在经络穴位中运行,称之为行气;气在体内可以蓄积,量变引起质变,不断的分解化合,通过复杂的气化反应,向气的高级形式递进发展。有的出现众多的内景变化。膨胀感、充气感、流动感、云雾感、光亮感、沸腾感……这一切都统称为气化。气又可按照一定的方法发放于外,称之为发气。当然,运用不当,又可从人体丢失,就是跑气。

气,来自气感。最初的气感,以麻热胀为基本反应。人们普遍地感受到了气的充盈鼓荡,感受到了气对病灶的阵阵冲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可以养,可以蓄,可以采,可以发放,有的形成气丘,有的还结成“丹”……因为没有合适的术语描述,他们比方说,就象皮球充了气,就象轮胎充了气。因为感觉到了体内有“物”,无法说的清,只好又比方说,象气团、象水银、象凉粉……这一切都说明,气,在实体物质的基础上,又是一种气体物质!古人命名为气,今人认可体验为气,可能就是基于这种体认。气,从内功修炼的层次看,随着修炼的加深,有逐步的层次变化。但从最初级的形式看,就是一种气体物质! ----就象皮球、轮胎充了气一样。并且,充足了气就有了很强的抗击打能力。几乎每个体验者都这么说。这是实实在在的体感,不是纯粹的心理作用。

概括以上言之,气应确定为一种实体性的气体物质。
  7.内功上常见发放外气治病的事实。(当然,其中有假有骗,也有的无效果)。但发放过度,则又伤身。这样的事例也不少。这正说明,确有一种“气”发了出来。而皮未破,眼未见,嗅未闻,听未觉。这又说明,气,极其细微,无色、无嗅。人的意识又可以影响调动气的运行,说明气又极轻。

8.观念中的气是从宇宙进入人体,在宇宙空间称之为混元气。进入人体的途径是通过体表的穴位、毛孔,这也说明气极其细微,分子小。修炼实践中也体会到这点。

  9.气是物质,又具能量。且是高能。有人把气称为超级能量物质,有人直接把气成为“能量流”。气具高能,是学界共识。

  10.有体验的人都说,这气,“不是呼吸之气”。这否定了气是氧气,但又从另一面作了肯定,肯定了它是气体。并且,有和氧气相提并论的可能。

11.气在人体及自然界是常规的基本的物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也应是如此。
12.综合以上几点,是实体性物质、是气体、最轻、最细微、无色、无嗅、“气行滑利”“气行慓悍”,关键是具能量且是高能的,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找的话----只有氢气(H
2)!

当然,只要想到了这里,证据是相当多的......但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气,就是氢气!

13.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传统哲学体系中,气被认为是宇宙本原,万事万物皆由气生。现代宇宙学认为,早期宇宙几乎全由氢组成。氢是宇宙中最早最基本的元素,经过大爆炸,氢元素经热核反应聚变成各种元素,宇宙产生。尽管氢气和早期宇宙的氢有差别不一回事,但毕竟都是氢。所以,本学说又粗放地暗合了古典哲学和现代宇宙学的结论。

(更多内容请见生命之光http://www.zbsz.net/du)13306437688

发表于 2007-3-20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意楼住的说法。古典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楼住形而下了,之为之器了。

国画里也讲究气韵生动,是构图,是意念,这个气难道也是氢气吗?

一个人的气色不错,他的氢气多吗?

喜气洋洋,不会是氢气多吧!

发表于 2007-3-28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氢气能自己往下走吗?氢气球脱手就飞上天,不受你意识控制,所以楼主还是不要宣传这些伪科学的东西吧,以免大家受连累。
发表于 2007-4-28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还练什么哦,回家买个氢气瓶每天吸点么就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