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961|回复: 5

[推荐]第二讲 谈放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9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建老农

2007年3月3日为中国陈家沟太极拳总会陈网第一期培训所讲课程

提到放松,可能大家都有许多话要说。每个人对放松都有一定的体会和理解。
今天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
一、放松是出高级功夫的必由之路;
二、身心放松才是真放松。

关于放松我个人觉得祝大彤先生讲得很好、很实在,可惜他最终也没有点透其中的奥妙。所以就有精研内功武学如张方者,既也不能理解, 曾放言祝先生可否敢以空松之体接其一记掩手弘拳。

要想出高功夫,松空那是必由之路。
但是这个松空,又不是彻彻底底的松空,什么都没有的松空,
什么都没有的松空那是顽空,白痴练法。

在这个松的过程中,那是会有内气在壮大的,
在这个空的过程中,那是会有灵性在增长的,
这才是真松空。

这个话题要是深入的话,铁定会洋洋洒洒写个几十万字出来,今天我只简单点一下,希望大家自己在练拳中,生活中多体会多琢磨。

那么为什么说祝大彤先生他没有点透呢?他没有点透什么呢?
他没有点透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放松其实只是一种通向高功夫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并非最终目的。
祝大彤先生在其 238 页的一本内功专著里,通篇只讲放松,只讲为放松而放松,结果大家都晕菜了,我辛苦练拳,要的是强身健体,保家卫国,这可好练来练去只学会了个放松。

可能有些网友听到这里也要拍桌子了,这老农今个儿是不是老糊涂了,伸了个大拇指出来,信誓旦旦的说要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秘密,结果憋了半天就憋出一句:"放松其实只是一种通向高功夫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并非最终目的。"

嘿!

打住!

从来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高层次和市井功夫的距离,常常也只是薄薄的一层窗户纸罢了。

  
且让老农为你点破这层纸。

老农讲"放松其实只是一种通向高功夫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并非最终目的。"

那它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
我不用放松这种途径,我用其他方法可以吗?

哈哈哈 ~
宝贝这就露出来了。

那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那就在这个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的内气,在这个空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的灵性。
而内气 +灵性,则是可以切切实实改变一个人的筋骨气质,而成就一身不可思议之功的。

那么我不用"放松"这种方法,我用王安平先生教的"麻热涨"可以吗?我用藏密的"光",
可以吗?
答案是可以的。
"麻热涨"也好,"光"也好,其本质都只是一种通向高功夫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而他们最终目的却都是相同,只是在体用上有所侧重而已。

因此,学者在学习时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如果为放松而放松,为麻热涨而麻热涨,那练功恐怕就要如面墙而立,一步不能进了。

象有些人批评王安平,我上厕所蹲久了脚也麻热涨啊,怎么不出功夫呢?这都是因为不了解麻热涨只是方法手段而非目的的缘故。

因为时间关系,这个观点我今天只讲这么多,大家能领会就领会,不能领会,也可以一笑而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老农要讲的是"身心放松才是真放松",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这个心呢?
它是我们的一身之主,既然是一身之主,所以必须要时时在家,身心合一。
要是一时不在,心不守舍,则气路紊乱,拳艺散漫,一无是处了。
 
所以我们练功呢?不但要身放松,而且还要心在家。
那么这个心怎么在家呢?你得让它放松。
练功时一边打拳一边还想着我家里的饭还没做呢?小孩子在学校还接回来?
今天股票又涨了......
你这颗心呀一会儿学校一会股市的到处跑,它能在家吗?
所以练功这个东西啊就象小年轻们谈恋爱,要相互依存,要你情我愿,
要你记挂着他,他惦记着你,要时时在家。
 
这几年功夫界流行站桩,为什么呢?因为"练出功力,站出功能"。

功力是什么呢???和陈小旺老师搭手他要你东你就东,他要你西你就西,他把你发的往上飞,你就高射炮般的往上翻跌,他要把你往外发,你就蛇脱蛸般的往外摔,这就是功力。
那么什么是功能呢?
用前辈的话说那是打人如电击,看你一眼你都受不了。
就象薛颠要求的那样,站桩要站到手往胸肩高的木条上轻轻一搭,不用力身体都能够飘浮起来。

当然啦,站桩除了出功能也长功力。
所以这几年练站桩的拳友很多,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趋之若鹫。
但是站桩要真正站出功夫来,却有个工夫积累的工程,由量变而质变的过程。
所以要在心法和时间上下功夫。
前人薛颠要求学者每天最少要站2个小时,今者王安平先生要求每天要站6---8个小时,
老农小时候练功则是每天最少动功一个小时,静功2个小时。
毕竟我们都是血肉之躯嘛,你要让他化成半仙体,阴阳转化也要有个条件啊?
那么有没有转换的更快一点的法门呢?
有的,那就是我将在《第四讲 阴阳特性略说》中提到的 "圣人凡夫就此差别,成仙成佛全在这里"的东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那个帖子。
 
那么这个站桩跟心放松有没有关系呢?
关系大着呢?

许多人跟我说,他站桩站不下来,站不了10分钟就无论如何都站不下去了,问我怎么办?
我跟他们说你们平时要多做些好事,多帮忙帮忙别人,要尊重师长,要善待家人朋友,
就站得下来了。
 
他们刚开始很不理解,一肚子的疑问,但由于我是老农,出于尊重,
最后还是照着去做了,一段时间后,果然站桩就越站越有体会了,越站时间越长了。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你的心放松下来了啊!
德为功之母,你经常做好事,心情经常保持一种愉悦的放松态,你就容易出功夫,你就越长越漂亮,生活就越来越美好,这是真实不虚,只是大家平时没有去认真想这个理儿。这里面还包含着很深刻的修行之理,涉及佛家的"阿赖耶识"等学说,以后有机会时再谈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3-19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说~

纪晓岚有句名言:神仙必有,然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非今之说法禅僧。
老农亦有句名言:修行是道德实践的功夫,不是读书做学问的功夫。

所以我一直提倡练功要以生活为道场。
老农这么辛苦的说了证明多东西,希望大家不要只把它记在本子上,还要把它记在心上。

前面提到了心要守舍,要常放松,要多做好事,神气要相互依存。
接下来再简单的讲一下心还有什么样放松法。

怎么放松呢?你得放下。
翠玲珑小师妹在那里偷偷的给我发短信了"老哥、老哥,错了、错了,放下你在第一讲就讲过了"。
哦!我讲过啦,讲过了你怎么还放不下来,给我个犯错误的机会都不肯,呵呵~

心要怎么放松呢?你得淡泊处世,呵呵~不是放下了吧。

佛家讲"有求皆苦无求乃乐",道家讲"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都是这个道理。
所以要"淡泊",要"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然后就"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这四句是唐代内丹大家吕纯阳的诗。吕纯阳曾说:世人都传言我能够御剑飞行,飞剑杀人,我固然有剑,但却不是这种剑,
那是什么剑呢?"吾有剑,一断贪嗔,二断爱欲,三断烦恼"。
 
心这个东西是很难控制的、放松的,所以有"心猿意马"之说。如果要强行收敛的话,恐怕三,五年也是徒劳。
他需要你循序渐进地进行诱导磨练,慢慢地降伏。
降心也是心放松的一种方法,一种途径。"降心"的前提条件是"养气忘言守",因不执着于自身,外物,所以才得以降伏其心,才有养气可言。
心降后渐渐安定,祥和,慢慢可进入一种虚静空灵,无为的气功状态,但这个无为静定状态又不是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的状态,而是无为而无不为,这其中有真气的生发变化,有自身灵性的增长,智慧的升华,所以说"降心为不为"。
 
只有身放松了,心也放松了、安定了,气机才不散乱,真气才会回归自敛,生发变化,调养脏腑。久而久之,自然气通关节透,精满谷神存。
练拳纳入了正轨,自然能够大恒(大恒者,道也),自然出功夫。所以说只有身心放松才是真放松。

发表于 2007-3-23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老兄你也不明白放松的意义吧 真正明白放松意义的人的人 不会这样谈放松的
发表于 2007-3-24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叉一点就说到真事了.一般人不懂.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老农先生以上讲课内容,特转帖老农先生发在陈家沟太极拳网上的另一篇帖子《内丹指要(入门篇)上篇》,相信有气功基础的朋友很容易从中受益,原文如下:

《内丹指要》(入门篇)
原作:福建老农

前言:
道家的修持不是空中楼阁,不是镜花水月,
都是有步骤可循,有结果可刻期求证的东西。
就象我们读书时从小学而初高中而大学那样,可以一步步来一步步取得相应的结果。

本文所讲的也都是功态下的实情实景,并不是比喻。
道不欺人。大家只要一心深入便知道我所言不虚。

《内丹指要》分《入门篇》《续命篇》《还丹篇》《讲玄篇》《体用篇》,
是我恩师和我师兄弟的一点心得,涵盖丹家数千年心髓,南宗26代道脉。
成书在2003年。
那年福建老农窝居西安,当时正直SARS“非典”病毒横行,没有上班没有工作,静坐用功之余,往来于小东门八仙宫(吕洞宾得道处)和终南山之间,闲时便写点心得小文,不想一年下来竟然积累了数十万言。

于是就取了其中的一小小部分,再结合自己的旧作《移炉换鼎》等整理成了《内丹指要》、
《奇门(遁甲)运筹学》两本册子,以自娱自乐。
下面公开的是《入门篇》的上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忙,下部写的则是水火既济之法。

内丹指要(入门篇)上

原作:福建老农

内丹术是道家养生长寿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项修炼方法,
它的修持虽然极精深神秘,却又至简至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它顺时应天,入手以人体为鼎炉<注>,炼养精气神以还丹,
能够极快的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开发人体潜能的功效,
从而达到“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的修为境界。
故千万年来一直为修持者所推崇,而又从中演化出了许许多多的修炼派别和法门来。

然而这些丹道,名虽异,类虽繁,却皆殊途同归,
言而总之,不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练虚合道”十六个字罢了。
至于南宗派系的“移炉换鼎”“存神召将”;
隐仙宗的“易鼎分胎”“转制灵变”......等等等等,
不过体用不同,侧重不同罢了,最终也仍归于练虚合道之处。

修丹之事,其实至真至简,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杂。

丹家用功,法于自然,合于术数,抱朴含真,返本归元,
为而不持,生而不有,大成若缺,大盈若冲......
是自自然然,活活泼泼的。


修丹的第一步,只要松静自然,静心养神就可以了,其它什么都不用做。
闭目养神,全身放松,再放松,
自然而无不自然,
这样就能够逐渐改变以往的一些忧虑紧张、烦躁、亢奋等不良的精神状态,
神返身中,精与气合,三光陆沉,身心顺应宇宙自然的变化,那么五行四象
便自然团簇归一,大丹自然炼就。

所以这修丹的第一步,就是顺天应时,松静自然,静心养神。

神返身中,安静虚无,细心体会,认识身内信息,
如此这般,行站坐卧皆时时观照,
快则一日,慢则三、五个月,
突然一阳初动,天地授精,日月合壁,
体内慢慢复原出一股先天真元来,
这真元忽焉在左、忽焉在右,忽然无影无踪,又忽然塌实现前。
或色如柑橘,模糊一团,或只是一点温热灵动之气,
这点先天真元,便是精气合一,内丹的初始,又称之为小药,
这时就要周密防护,如鸡抱卵,全神温养,不能迷迷糊糊,昏昏沉沉,
但又不能随意将它留住,
要使神与气时时相应,彼动我动,彼静我静,彼止我止,彼生我生,
勿忘勿助,绵绵若存。

如此这般,持续用功,真元渐长,心静时自可见神光满室,
真元之气进入五脏内,象春风拂柳一样雾散,熏蒸到达四肢,入于肌理,
真气存而宿染尽除,日久天长,量变而成质变,自然能够改变人的衰老之形,
渐渐回复到先天状态。

需要再度强调的是,
修丹是自然而然的事,来不得半点勉强,
可以无心得,不可有心求;可以用心守,不可有心为。
丹药的成长也是自身的变化,就象种子放入土里自会生根发芽,
酒曲融入五谷,自然发酵成酒。
丹家用功,全在于道法自然,舍此求他,即入旁门。

世人好小术,不审道深浅,
拔苗助长意通周天,杀鸡取卵电开天目,
利令智晕焚香附灵,或佯狂或死坐,
执迷不悟当真理,不知潜合造化功,
可悲可叹啊!

内丹指要(入门篇)上部完

<注>:上品丹法,以神为炉,以性为药,以定为水,以慧为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