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122|回复: 5

[转帖]群策群力正本清源二十年(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6 0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阶段:权势干预,从2001年初到2006年夏

《人民日报》20001215日在纪念邓小平同志题词“太极拳好”22周年的专栏中,发表了署名蒙一丁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明确指出,太极拳的创造是历代先贤的集体智慧集其大成而成的,不是陈王廷一人创造的。文中还指出,明万历年间,山西王宗岳传河南蒋发,蒋发创建赵堡太极拳派,代有传人,是王宗岳传下的正宗门派。这一信息的发表,意味着上层人士否定“陈王廷创拳说”的预兆,对武术界官方树立的“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震动很大。为了挽救“陈王廷创拳说”的破灭命运,必须消灭明末创建的赵堡太极拳派。据悉2001年初,温县官方派人到赵堡太极拳总会谈判,传达上级指示,要求赵堡太极拳总会自动放弃明末创建,并由武当张三丰传下的拳史,承认由陈王廷传,便可获得武术界官方承认为全国六大派之一。言下之意已暗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结果,赵堡太极拳总会不从,宁愿受压制,也不能出卖明代拳史和先贤功绩。其后,又与赵堡太极拳总会属下的和式太极拳学会谈判,获得成交。该组织投靠了武术界官方的扶持,马上从被压制变成走红全国。规模虽小,也可封为“全国六大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则授予“名家”荣誉,示范全国。太极拳管理层在《中华武术》2001年第3期发表《全面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一文,引用温县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主编的《陈式太极拳志》中“由一而六”的源流发展。说陈式太极拳已由一家独有,发展为六大派,即陈、杨、武、吴、孙及和式太极拳。标志太极拳官方已经承认该组织为全国六大派之一。而社会已公认为全国六大派的赵堡太极拳,却贬为“散见于各地的赵堡架。”由此一褒一贬,逐步演变为支一派打一派的宗派活动。这一倾向,助长了弄虚作假的风气,不符合党所倡导的“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也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并且也腐蚀一些人的灵魂,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更有甚者,在20053月初,以河南省某市政府名义,将虚伪的“陈王廷创拳说”塞进中华太极拳创始人的内涵,向国家进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醉翁之意不在酒,申报之意不在太极拳,而在于获得联合国对“陈王廷创拳说”的认可。以此压服民意,左右国家源流课题之鉴定。《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大河报》于35日,记者报导了这一信息。河南沁阳市的张杰先生对此十分敏感,深知此事有武术界权力机关保驾护航,报上文化部,若不知源流内幕,很可能使伪源流“走私”得逞。这是一件欺骗国家、欺骗联合国的严重事件。

笔者支持张杰先生的正义之举,决定以我国《宪法》第41条的法律依据,向国家举报,以制止伪源流企图逃避成果鉴定,越权向国家及联合国造假的责任事故。老百姓有何能力制止这一弥天大谎呢?《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和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人民有此监督的权利,当然会履行监督的义务。随后,于20055月与张杰联名向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及国务院上书举报。结果,在200512月,文化部公布审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王廷创拳说”没有得逞,这就是真理战胜虚伪的曙光初现。张杰先生功不可没,但得罪了温县有关官方,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一事件,使国务院、国家体育总局看清了伪源流的虚伪本质,奠定了日后的转机。

发表于 2007-8-1 0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发表于 2007-8-1 14: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民国三十九年的秋天,陈氏十八世的拳师陈照丕担着货郎担到了北平,每天靠游街串巷卖针头线脑为生。有时跑了一天,还弄不到三顿饭钱。空怀一身绝技,难免忍饥挨饿。后来河南同乡会的清朝末年的翰林李庆林知道了这事。这李庆林常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在河南温县陈家沟而自豪,听说陈照丕在北平,便找到了他,极力鼓动他立擂,一来让社会上的人认识太极拳,二来通过献艺,打响了,开武馆授徒也可以解决生计问题。见陈照丕答应了,李庆林便在当时北平的《时报》上,登载了一条消息,除介绍陈照丕的生平外,特别点出陈照丕“暂时塌于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如有爱好,要交膀者,莫失良机……”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

就在登消息的第二天,北京一个拥有四百名徒弟的著名拳师找到了陈照丕,约他去宣武区擂台比武,临走时交代:“去了是君子,不去是小人!”陈照丕满口答应。

设擂的第一天,在通常的仪式以后,陈照丕先对看热闹的人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打了一趟太极拳,才打完,便见一个人嗖的一声跳上台来。陈照丕看看来人,竟然不是昨天约自己比武的拳师,不禁有些奇怪,心中想:“昨天说的好好的,今天咋不上台?”正奇怪间,就听对方操着山西口音说:“咋天约你比武的是俺师父,常言说:有事弟子服其劳。大概你过不了俺师兄弟这一关,甭想见俺师父的面。来吧,我不相信你这软不拉叽的拳能打人!”说罢,拳脚生风,朝陈照丕打来。

陈照丕心想:这一下子可啰嗦了。他几百个徒弟,和我搞车轮战,啥时才能到头?还是以德服他是上策。主意已定,便躲过了对方的招式。这时,如果陈照丕乘着对方破绽,一个肩靠,便能将对方打到台下,但他怕对方太难堪,没有乘势进攻。对方不知进退,又一个“又峰贯耳”,双拳朝陈照丕两边太阳穴打来。陈照丕架开对方双拳,本来可以出肘直攻对方心窝,但又怕伤对方,只是转腕缠住对方左右臂,向下使了个按劲,对方便咕咚一声跪倒在地。陈照丕忙上前扶起,那人二话不说,转身跳下台去。

台下看热闹的人中,行家大有人在,哪里会看不出陈照丕几次手下留情,他们不仅佩服陈照丕的精湛技艺,更佩服他高尚的武德,不禁为他鼓起掌来。

掌声未落,那拳师的第二个徒弟又跳上了台……

就这样,第二个,第三个……陈照丕一连打败了十七个,见天色不早,便收了擂。

第二天一早,陈照丕在一伙崇拜者的簇拥下,走向宣武区擂台。半路上,被那拳师领着几十名徒弟截住了去路。

陈照丕知道,他是为徒弟们“找场子”来了。什么叫“找场子”?这是武林中流行的行话,用平常的话来说,就是“报仇”,就是找回自己失去的“面子”。你想,头一天,那拳师的十七个徒弟被陈照丕打得一塌胡涂,当师父的如不出头为徒弟们找回面子,不要说他这些徒弟,只怕连他以后以北平也没脸见人。

陈照丕心想:“今天若不使出绝招,让他心服口服,只怕他每天缠个没完没了。看此人也是个血性汉子,何不化干戈为玉帛,做一个朋友!”想到这里,一拱手,满面笑容,径直向那拳师走去。一边走,一边脱下身上穿的蓝布长衫,提在手中,口中说:“这位仁兄,咱们到擂台上玩玩如何?”

那拳师怒喝道:“谁有闲心上那什么擂台,咱们就在这里见个上下高低!”说着,一拳打来。

陈照丕口中说了声“好”,让过对方拳式,一抖手中长衫,长衫竟紧束成了棍形,硬梆梆带着风声,向拳师腰中点来。

拳师大吃一惊,急忙中,伸手便抓“布棍”,谁知手才伸出,那“布棍”竟软塌塌垂了下去。他惊愕间,那长衫布如一条灵蛇,倏地在他胳膊上缠了几圈。他只觉得脚下一轻,竟凭空被陈照丕抖起一丈多高,头下脚上,直栽下来。陈照丕照他身上轻轻一推,他稳稳地落在地上。陈照丕笑着说:“这位仁兄好轻功!”拳师的徒弟们哪里知道其中的奥妙,也跟着喝起彩来。

拳师心中清楚,若不是刚才陈照丕那轻轻一推,消去了下栽的力道,自己非落个嘴啃泥不可,心中暗暗感激陈照丕在徒弟面前,为自己保留了面子。见徒弟们乱喝彩,不禁红了脸,瞪了徒弟们一眼,跟着跪在陈照丕面前,口中说:“陈师父,俺有眼不识泰山,今天俺算心服口服了。请您开恩收下俺这个徒弟!”

陈照丕拉起他,真心实意地说:“拜师不敢当。若仁兄看得起俺,咱们兄弟相称好了!”

那拳师高兴得不得了,连忙喝令众徒弟拜见陈师伯。那些徒弟刚才拍马屁拍到马蹄上,心中正弄不清大头小尾,听见师父吩咐,哪敢怠慢,立刻象下饺子一样,扑扑通通跪了一地。

那拳师又吩咐众徒弟:“走,保你们陈师伯打擂去。规规矩矩上台比武的,有陈师伯对付,若有人胆敢捣乱,看我的眼色行事!”

擂台立了十七天,和陈照丕交手的,竟达二百余人。多数三五回合,便败下台去。其中,也不乏名人、高手,但他们并不是赌输争赢,而是互相切磋,对陈照丕也十分佩服。所以十七天下来,竟没有一个人胜陈照丕。从此,陈家的太极拳在北平出了名。

---------各位,民国39年,就是1950年,在建国后的!

---------各位,民国39年,就是1950年,在建国后的!

发表于 2007-8-1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8-1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意而为之,还是无意而为之.丢人哪///////.

发表于 2007-8-22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一个贴子里连载着还比较有职业道德些,是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