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937|回复: 1

武术”的弊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9-22 1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术”的弊端


   从五十年代开始,一些省、市、自治区专业武术队演练的号称“竞技武术”的所谓“长拳”,虽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出现过李连杰、赵长军、原文庆等等“武术巨星”,在国内外比赛中夺过无数金牌,但是在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其弊端日益显露,一步步走入绝境。

   1.养小不养老,不能坚持。
   那些练“竞技武术”的专业运动员,从七、八岁开始,练上十几二十年,到25?/FONT>30岁就退役了。退役后那些高难动作也做不了啦,好些人还带着伤痛。这与传统优秀拳术“学拳几年,一辈子锻炼,终生受益”形成显明差别。

   2.难以普及,不能促进全民健身。
   “竞技武术”的那些“高”、“难”、“新”、“美”动作,对广大业余爱好武术锻炼的人们来说,成年人(特别是身高1.75米以上的人)学不了,练不了。儿童少年也只能玩初级套路。这样“竞技武术”在广大群众中不能流行普及,在全民健身运动中也就不能发挥作用。这样的“武术”与我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3.花拳绣腿,不能自卫技击。
   “竞技武术”追求“观赏”价值,注重架势、造势,充满“高难”、“新美”、“惊险”动作,搞成舞蹈、体操、杂技的大杂烩,使人们知道了什么是花拳绣腿。在擂台上从未见到那些“武术”王子、巨星、冠军们的身影。中华武术的本质是健身基础上的自卫技击。“竞技武术”不能自卫技击,还属于“武术”吗?

   4.动作程式化,不能竞赛。
  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全运会武术竞赛中,由于狠煞了裁判歪风,面对套路中那些规定的程式化的动作,小青年们专业练了十几年,已难分高下无法裁判了。于是只好硬性增加了一两个规定动作,致使整个套路比赛成了一两个动作的比赛。这样的“武术”竞赛还有什么意思?

   5.缺少观众,不能适应市场经济。
  由官办武术专业队参赛的锦标赛,可谓武林最高赛事。作为“竞技武术”的现代“长拳”以表演观赏著名,但是在国内外赛场观众日渐稀少已成为一景观。缺少观众,没有票房收入,与市场经济形成极大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没有人愿干花大钱有投入没产出的事了。

   6.脱离民间传统武术,不能起示范提高作用。
  所有体育项目都可分为民间业余爱好者和专门职业队两类。业余爱好者是专业队的基础,专业队是为业余爱好者运动水平的发展提高起示范带头作用。但是官办“竞技武术”专业队练的那些现代“长拳”非武术的花拳绣腿动作,严重背离健身与技击相结合的中华武术传统,严重脱离演练民间传统拳术的广大武术爱好者。

   特别是它所代表、倡导的武舞化、武操化方向,对传统武术拳种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例如李洛能形意拳,那些经官方新编的规定竞赛套路,虽然动作没大变化,但在姿势、劲力、协调、节奏、用意、呼吸、神态诸方面已减少传统形意拳的味道了。

   鉴于以上情况,我国武术运动必须进行全面改革,走出一条中华武术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产业化的道路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