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2: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俊哥:
眼里有尘天下窄,胸中无事一床宽。
一个人若心胸狭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即使给他全世界的一切,他仍然觉得这个世界太小,有诸多不满;
一个人若心胸宽广,对任何事物都不执着,那即使他生活简陋,屋里只有一张床,他依然觉得天地很宽,心怀感恩!
@杨锦富 师父您过奖!就是边做早饭边脑子里想到了一些需要说明的事,也是我这些年,尤其是李功科:
@杨锦富 谢谢师父,是您教的好,我也只是体会到一丁点。
王君杰。:
我赞 你们师徒的对话,很好。但是,不可说的太极拳,交流是必要的,亦不可停止在交流,更多的谈一谈放松感受,围绕拳论展开我的思考,然后落实拳论以及老谱,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究竟太极的状态是么?我们找到没有,练拳是否在这个状态中,等等。交流要有目标的交流,诸如太极拳的园,圆里有圆,圆里寓点线面,是用语言去说,还是用功夫去说,是不一样。所以,交流的是身传口授,但功不到阶,你与他交流圆点线面是无益的,仅会把哪个问题说明白了,其实是所谓的明白,脑子明白,不如体上明白,体悟放松的明了才是真明白。
我愿具体问题展开交流,有所依,相互促进吗!-二位师长,这是我的体悟,理解,供二位老师评点,指正。
我:
这是两个高手的交流;但是没有看到过他们的拳架。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09: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忠泽: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秦明珍: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刘奇: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程卫: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顾旭: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池州天健汪涛: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李相侠: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我:
三伏盘练太极拳;
互相帮助太极情。
陈鸿潘:

郑建明:

环宇星: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周雨: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大家早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4: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练太极拳时.上下、左右、前后的总体对称关系应做到相照、相吸、相系。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4: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第一金刚捣碓”;
左腿向左前斜角迈出时,在右实腿的支撑下;
左右手臂则松沉地向右后斜角上拥展开;
做到上下的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相照;
左右的手与手、肘与肘、肩与肩、胯与胯、膝与膝、足与足相吸相系;
前后的双手与左脚上下相合.达到精神团聚不散;
开展之中不失蓄势,即开中有合,合中有开。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4: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生命是精神与肉体的统一;
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特有的精神意识活动。
人生命运动必然符合人体自然对称这一固有的规律。
所以练太极拳应该是:
用意不用力;
外取神态,内表心灵;
给练者一种美的享受。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5: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前后对称关系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前去之中,必有后撑。
如“搂膝拗步”左肘微扭作反背后;
手束住腕向上.外方内圆.用缠丝劲;
手落于后脊背上,这是后撑。
左肩下沉,大椎领起全身;
眼看对手中丹田右肩沉下。
左肘撑开,外方内圆,落在胸前。
中指以鼻尖相对.用缠丝劲自肩缠到手;
中指头感觉到方为到位。
右手在胸四五寸远.柔住劲,不可稍留硬气。
这是上肢运动的要求。
而下肢以腰劲向下;
尾闾微收起,小腹自然合住劲。
胸腹宽宏广大.向前合往,气贯丹田;
上下全神,实有久用其动。
到这境地,自然知其神情即至其境;
亦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也。
左膝撑开.用缠丝劲白内踝外往里缠;
缠到大腿根,合住劲。
右膝外撑,里合缠丝劲;
缠法与左腿同。
中定坐住;
感觉是坐在板凳上一样的;
双足脚心吻地。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5: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2.退中有进.前后兼顾。
如倒卷肱,从肘底看拳退行;
自前向后至白鹤亮翅止。
必待左脚在后方止;
此是倒卷与下势分界处。
右足脚跟先落;
左足前掌着地。
退步中两手欲前先后有相合、对称之意;
眼平视对手;
瞻前顾后;
做到撤中有守.守中有攻。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5: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3,左手往前发劲,右肘要后挣;
右手往前发劲.左肘要后挣。
如掩手肱拳的发劲;
用缠丝劲外往里缠缠到拳,合住劲前击。
左足先落地开一步,右足倒转;
从后往西再开一步.不动:
左足再向西开一大步,不动。
左足落地,开一步;
右足随身倒转,往西再一步,不移动。
右足在后松沉到地;
松垮足后跟力由腿逆行而上;
逆行上至膀,由膀前至右拳;
右拳落点逆缠而上;
以助拳力。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5: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左右对称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逢左必右,逢右必左。
如太极拳中的“单鞭”;
行拳中心是主,脊骨是左右身之关键;
腰是上下体之关键。
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
使上下对拉之势.一气贯通并行不悖。
以左手领左足.以右手领右足;
上面手如何运,起则并起,
落则同落,上下相随,自然合拍。
同时,身法须端正;
大椎、右手腕领劲;
左手下沉,松垮下沉合劲;
两肩不可一高一低。
2.左发右沉,右发左沉。
如“如封似闭”的落势;
双手同时向右下顺缠按时;
右臂必须对称下沉。
3,凡是右手臂发下沉的采捋劲时;
则重心必须偏左。
左手臂发下沉的采捋劲时;
则重心必须偏右。
如“如封似闭”的向左下采捋劲;
重心开始在左.而后向左采捋时,重心变。
 楼主| 发表于 2017-7-18 15: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上下的对称关系:
太极拳的上下对称主要体现在上虚下实;
轻沉兼备的动作之中。
即逢上必下;
升中有沉;
沉中有升。
虚领顶颈;
气沉丹田。
就是练好太极拳的上虚下实的总要求。
按照人身总体虚实比例去分:
腰以上占四分,腰以下占六分。
在练动作过程中;
对每势动作;
要在上下虚实比例上,
刻刻留意下功夫,会大有裨益。
凡是上升的部位,必然有下沉的部位;
绝不会有升无沉,有沉无升。
如能循规蹈矩地做到有升有沉;
上下虚实对称,就能达到上体的松活圆转;
下体的固若磐石。
如“太极起势”:
上场行拳;
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开立10到15度;
脚后跟与肩并齐;
心中一物无所着,一念无所思。
行拳上场后,手足虽未运劲;
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
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忘念;
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练拳。
太极起势.当两手缓缓上升时;
身体各部的胸、背、肋、腹等要慢慢地放松下沉.浊气下降;
切忌两手上升时两肩上纵,横气填胸的上实下虚。
如金刚捣碓的右拳、右腿上提时;
左手、左腿随身体放松下沉;
达到上下相合。
如“金鸡独立”也是上下对称动作。
何谓金鸡独立?一腿翘起,象形也。
即右手上托、右腿的屈膝上提与左手下按;
左腿的屈膝松胯下沉;
上下对称,是逢上必下、逢下必上,升中有沉、
这就是沉中有升,上虚下实、轻沉兼备的具体表现元素。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