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楼主: 杨锦富

南京中山陵紫霞湖陈式太极拳辅导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18: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拳怕打油,就是基本功的差距,已成习惯。
一拳病拳拳病,基础的问题;
从根子上纠需要很长时间,
甚至难以纠,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所以希望练好拳架的人们;
不要尽早地离开老师;
老师会不断地从不同的条件下给于指导,
是极其可贵的!。
拳架会了不等于学会了拳;
后面的精磨细雕是一辈子的事,永无止境;
所以他能改变人的性格,也是“磨性子”。
拳越磨越精,人精神世界也会得到升华。
这就是思想拳,智慧拳的实质。
富于想象力的太极拳意境会造成差别;
其中最主要的内涵是随个体不同而差异的;
求同存异不仅是需要,而且是必然。
练拳也是如此。
点拨是精准的纠正;
往往是一层窗户纸。
拳架的正确不如说是基本功的达位。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18: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桩功的练法虽然枯燥苦行,但有效。真正练功值得试行。
说到站桩,也许是苦行憎式的修行了。
看习练者的取向和条件而定。
适当的站桩会有效地增进拳的提高。
桩步分定步桩和活步桩;
把拳架拆开来单练或组合,就可成桩步。
定步桩,就是摆好架子不动,坚持下去;
活步桩就是用步伐带动架子,式子反复练。
桩的要求就是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进化。
通过身的变化达到体的到位。
熟能生巧便在其中。
各式各拳都有自己的练法,和侧重点;
或独特的要求练法;
功法不同,练法不同;
可能有不愿公开的东西;
所以形成了秘籍的神秘敬畏。
一些人把太极拳说成神秘莫测的东西;
使不少想练人士出现畏难情绪;
实际不难,难在哪里?
难在坚持,持之以恒是关键。
下定决心,没有学不会的。
能不能精深那要看造化了。
对老师的选择:
不宜朝朝暮暮;
只要学生真正肯学,并且做到尊师重教;
必要的人文情怀。还是会得到真传的。
心诚则灵!
不仅是神灵之间的关系,也是师徒之道。
愿良好的师徒关系促进社会人与人关系。
传统给我们带来美好,美好是我们的传统。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18: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太极拳的信仰
太极拳的神秘使一些人走进了这个殿堂。对传统文化的体悟把一些人吸引到练太极拳的道路上来了。
练了其他拳种又想体验太极拳的也大有人在。
这就是令今天太极园地百花齐放。
信仰的支持是理念;
理念是价值取向的体现。
太极拳在中华文化的这块土壤里根深叶茂的最大原因,是文化的认同。
循着这种认同就不难分出“异”来了;
这就体现了求同存异的方向了。
任何学科、艺术,技能、功夫从他的出现到后来都会以各种方向发展;
形成各自的流派,风格以及细化,分科的需要。
趋同的,不同的,分化的;
甚至是颠覆性的;
促成了一切事物的发展,转化。
这种发展有时是极其痛苦的;
是脱胎换骨式的磨难。
但这就铸成了历史,创造了历史。
我们的太极拳也在传承中不断融合;
分化,重组,改良,改革。
有方向性的,也有细节方面的;
有理论上的突破,有实践上的创新。
我们有没有感到制肘,感到不适;
甚至反感,感到今不如昔,感到传统丢掉了。
但随着时代的转变;
观念的更新无可奈何的变了。
这就是现代价值取向改变了理念;
理念改变了信仰。
古人肯定看不惯今人;
今人看不惯后人;
但彼此不能代替。
时代按照他的需要和要求不断发展着。
即使回过头来捡起来;
业已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不可完全重复了。


信仰——信仰老师,信仰先师,信仰历史。
信仰武术的境界,武术的层次。
这种信仰是我们武术渊源不断的承继的源泉。
信仰天人合一;
坚持修身养性;
把武术推向了妙境,仙地;
身心净化,无与伦比。
相信太极拳的终极功夫;
能一羽不能加,一尘不能落;
在松定中打败一切对手,这是理想;
为之努力的方向。
真正做到?
世界自由搏击舞台上肯定有中国人的挤挤身影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18: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寿命是人体短板决定的;这个短板也许是基因;
也许是薄弱点;
也许是偶然原因。
锻炼或修炼是人在有限的时光里活的健康;
活的有质量;
而不在病病歪歪中度过。
仅此而已。
今人寿命高于过去是医学的发展和意识的提高。
人的寿命还会提高也要得益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相信松、静中求功夫;
还是熟练中求达位。
从劲中找差距;
还是松中,悟中得功法;
都是理念的产物,信仰的结果。
至少得法的人不多;
无法复制,一直在玄学里打转。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18: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现在的太极拳
现在网上的资讯无所不包;使各种精髓理论大白于天下。
各方面视频把千里之外;
万里之遥的路程拉近了;
大家成了触手可及的朋友。
不见面胜似见面。
于是你谈、我谈,大家谈。
不分拳种,不分男女;
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圈内圈外,畅所欲言;
这是武术界过去想也不敢想的盛举。
感谢科学的发展;
感谢网络平台;
把我们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了。
今胜于昔,未来超过今天是不容置疑的。
作为太极园地的一位老兵;
想把自己的一些浅浮的对太极拳的理解和大家分享。
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太极拳首先是一个拳种;
和其他拳种一样是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实践的创造;
是不断完善和传承的拳种。
他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局限;
所以不是神物,不具有玄能。
更不可能具有超自然的能力。
它的创造是以搏击为目标的技打;
具有是强身健体的武术宗旨。
以动作为演示的套路武术。
是以动作为标准的动功;
不是所谓的静功。

对于太极拳的理解有各种各样;
我理解是——天、地、人。
太极就是天、地;
就是中国文化称道的阴、阳。
拳在这里表达的是人。
人在天地中借助各种事物,形态;
变化演变出来的式、势。
经过历史沉淀成为今天的拳架。
由于各种需要在进程中加进了不少元素。
于是成就了今天的各式太极拳;
太极功、太极操,太极舞,等等。
随着发展还会延伸出更多的课目;
分化出更多理念;
形成太极文化为中心的科学体系;
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以阴阳为体系的中国哲学;
阐述了中国古老的概念;
和现代理念结合,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修正;
起码不能在玄学里面不自拔。
能量守恒是经典物理学上面不应违背的;
太极拳也符合这个规律;
没有超能量的东西可以冲破;
就好比拽着自己头发离开地球一样。
所以神化太极功夫是可笑的。


之所以有内劲的叙述
也是力量、力距,力点的极大发挥而已;
别指望人跟一辆汽车去拼;
刀枪不入是愚蠢的表现。
是迷信的产物,现代科学无法证明他的存在。
格斗是力量,技艺;
和勇气的表现和所谓的松没有必定的联系;
只能说发挥的好坏有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18: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里所说的松是去拙力,去顶劲的理念。
首先要肯定,力是本钱,是基础;
手无敷鸡之力,连鸡都制服不了;
何况活生生的人。
真正的功夫是千捶百炼而成的!
一,不是不用力;
二,不是不需要练就能成功的。
现在有些把松说得太玄乎了;
不免误导新手,误导太极拳。
太极拳练习和其他拳一样要练包括力量在内的各种基本功。
不是影视上所表现的敌人不堪一击那样简单。
那种误导会贻害无穷!!!
太极拳在现代人眼里看出了多种形态;最多的是把它看成老头老太的游戏;
认为没有什么用,活动活动而已。
所以公园的早晨,一片夕阳红;
老头老太锻炼忙,鲜见年轻人的身影。
另一种情形是有些人把太极拳神化,玄化;
具有神奇的功能,能治病,能修炼;
能入仙境,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功境,等等。
还有把太极拳功能无限扩大;
变成法力无边,战无不胜的神拳。
更把以弱胜强,四两拨千斤作为必然来看待。
殊不知练成这样功夫,非一日之寒;
是苦中得来的;
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不是看两张碟片,
讨几个练法就能解决的。
师父领进门,修炼在自身,应该没有错。
太极拳的功夫能不能?
达到一尘不能加,一羽不能落的至臻功境;
这应该是太极拳的理想化状态;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目标和理想;
就像我们人类有很多东西都由理想逐渐变为现实一样;
科技的发展会促进其中的实现。
太极拳充满了以意、以气为主的中国式语言;
导入筋络,导入穴位,导入奇经八脉。
这种概念使太极拳有了新的内容。
有了气功式的太极;
有了表达境界的太极拳;
这种太极拳内容是不以技打为目的太极拳练法。
更多讲究思想,修养。
有很多静的理念。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19: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到了现代,冷兵器观念已逐渐淡漠;希望成为娱乐,轻松的项目;
成为享受的的运动;
已然成为很多人的追捧。
于是有了既锻炼又养生的太极操;
太极舞,太极伞,扇等等。
以舞美为主的形式;
越来越受广大妇女同志的欢迎。
配以各种鲜艳的服装俨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团体太极拳操,在悠扬的音乐陪衬下;
显示了相当强的气势。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万人太极操就是如此!
使中国的武术队伍骤然庞大了许多;
世界为之惊叹。
这不仅是团队精神;
同时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世界为之侧目。
太极拳作为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其悠闲,舒展,休闲的形式出现;
切合了时代,锲合了实际;
并且能够传世,应该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所以用大武术的概念去理解他也是必然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19: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太极拳传承的理解:是民间传承和院校体系培养还会比较长期存在。
国家竞赛套路和各种流派并存。
这由中国文化特征决定的。
太极拳走向娱乐化的趋势和舞美化势头,
并且有玄化的表现。
如果作为一种拳是极为可惜的。
拳的太极要求应该是:
1,作为拳,首先是搏击,这是精髓;
动摇了这个精髓就不应该成为拳;
强身健体是另一种功能;
其他功能是衍生品。
2,太极拳的核心是阴阳;
在拳上表达的就是虚实!
其他的表达是对太极阴阳理论的补充,和发挥;
离开了阴阳虚实,不应该是太极拳!
3,太极拳是讲劲的拳,处处有劲,劲在处处;
所以练出劲是太极拳的根本,尤其内劲;
这应该是太极拳真正的根本传统。
至于其他功境应该大力提倡发挥;
但劲一定要讲,不讲劲有可能是误导;
误会了太极拳。
4,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有各种体验和感受;
不是千篇一律的;
用心,专心,师法自然是最主要的。
把幻觉当直觉,既骗自己又骗别人。
希望初练的同道,要相信自己,不要迷信他人;
随着功夫的增长有些体会;
感受会如期而至;
但不是任何听到,看到的感受都会集于一身。
千万不要抖机灵。
这有碍功夫成长的。
5,太极拳是动功和静功有一定区别;
应用一些静功原理是有益的;
但一定建筑在动的基础上。
6,太极拳是以肢体合成整体动作为主的运动方式;
千万不要当纯思想拳,理论拳来练;
这样是没有效果的。
运动规律和思想成就不可互相代替。
思想要变为实际才有效;
实际往往是磨练出来的。
奥运冠军不是想出来的;
是汗水浇灌出来的。
7,太极拳流派纷呈;
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要求;
尊重和借鉴很重要。
融合,是很多老师功夫的结晶。
现在很多老师都有自己体会出来的东西,是很宝贵的。
8,太极拳不仅是拳架这么简单;
外形是必要的,可学的。
深层次里,有劲的运用、区别,习惯动作的不同。
有劲路的变化感悟等等;
所以有一人一太极的讲法。
9,太极拳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拳种;
集各家之所长!
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理念差别也大;
其中,拳路、劲路千差万别;
同师门出来都变化不断。
所以不管教者,学者都要以开放的心态;
求同存异的态度对己对人。
10,对“松、静”的认识是太极拳功夫提高的过程认识。
对内劲的体验也是劲路逐渐熟练的过程。
对丹田之气的积累更是深沉的需要。
他们相互相存。
希望“顺随求之,自然得之”。
11, 太极拳在新时代的发展应该和各种国内的国外的拳种借鉴起来;
结合起来,融合起来才能有更强的生命力。
关于主动进攻,还是防守反击;
应该要互相借鉴,不能一成不变。
得机得势,也是我们老祖宗一贯的教导。
12,传统和现代的结合需要我们不断打破观念的束搏;
注入新的内容。
相信中国的武术以及太极拳
一定会在世界搏击舞台上发挥它应有作用的。
13,不迷信自己,不迷信他人;
不被人迷信也是我们的太极理念。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13: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顾旭家地震,咋样啦?
我:
每周一势第七势揉膝拗步。
顾旭:
@杨锦富 谢谢师傅关心,没事震感很强烈。隆隆从地下走过。
顾旭:
师父
顾旭:
目前还没有听说有楼倒塌
顾旭:
我们正好是震中心宁江区
顾旭:
@杨锦富 师父这个脚是不是有一点点外八字
顾旭:
还是照的角度感觉
顾旭:
沉肩坠肘圆裆都很好啊!
杨义勋:
纠正了“白蛇吐信”的“合”和“懒扎衣”中手的“棚”,@杨锦富 师父辛苦了您!
周雨:
师父、师兄师姐你们辛苦了,谢谢大家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7-7-24 09: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揉膝拗步的关键是偏沉则随;走到极点松实退的胯。再上下分,左右旋;中定落胯。劲沉入脚底。
杨义勋:
师父早上好!各位拳友早上好!
刘奇: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郑方文: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程卫: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环宇星: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顾旭:
师父早上好!各位拳友早上好!
李相侠:
师父早上好!各位拳友早上好!
周雨: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大家早上好
池州天健汪涛:
师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
陈忠泽: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丁金星:
师父早上好,师兄师姐早上好!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