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练习中;有很多意念上的问题。
这些意念上的问题;
在初学阶段可以不去考虑。
初学阶段要多注意动作的标准;
要循规蹈矩地练习拳式套路。
在太极拳的传承、学习上;
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规矩”!!!
老师在传授太极拳时;
不要总是谈现在的感受;
要多讲自己当年学习的过程;
多讲从开始学习时;
由不会到逐渐熟练;
再到逐渐懂劲的这个过程;
让学生也明白这样一个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的过程。
不要一上来就讲你自己练习了几十年的体会;
这些对初学者来说;
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要在传承的过程中;
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教习;
传授太极拳的技术和理论。
除了练拳中的虚实阴阳问题;
还有练拳之外的处世问题;
这就是不要自高自大;
要看到人家的长处。
只有这样看问题;
学习太极拳时;
你才能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
也就是懂了阴阳虚实。
练拳悟的是道理;
如果只是练拳脚功夫;
那么太极拳练习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那么,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时;
如何感受阴阳、虚实的变化呢?
我们首先感受到的肯定是“实”;
比如重心右移,右腿感觉重了;左腿虚了,轻了;
这时才能抬起来。
太极拳的虚实变化
是在松柔中表现出来的;
这种表现是你自己的体悟;
不是表现给别人看的;
这才是真正的松柔。
在练拳中:
自己要体会劲力虚实的转换到了哪里;
松到了哪里;
只有你能体会到了这一点;
也就能够掌握自己的虚实阴阳、虚实变化了;
也就能做到“立身中正”;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你也就自然就能虚实分清了。
这时,你的身体一边重了;
另一边自然就虚了、轻了。
这种转换;
一定要特别留心体验。
体会动静、虚实的转换;
这是太极拳练功要重点练习的。
太极拳开合的体认:
开合与呼吸相关;
开合是动作的幅度大小的问题;
它与呼吸相关。
呼吸与动作开合顺遂了;
就不会出现顶抗、僵硬的现象;
不顺遂了,就产生了顶抗、僵硬的状况。
练习太极拳时;
呼吸不顺畅,劲力就僵劲。
气以直养而无害。
所谓“直养”,就是要顺畅、自然。
如果动作虚实都没有做好;
呼吸也就会紊乱;
劲力也就会僵硬。
太极拳刚柔的变化;
也是阴阳变化的一个方面。
刚柔的变化;
在太极拳运动中主要体现在落点上。
需要“柔行气,刚落点”;
就是讲的刚柔的变化。
要做好太极拳的刚柔变化;
主要还是要松下来。
松不下来,做出的刚劲也是假的。
所谓“刚落点”;
就是在劲力的落点上出现了刚劲;
马上就松下来。
这种刚劲是带有弹性的劲力。
我们的拳架:如封似闭就是“刚落点”。
也就是我和学生们解读的:落点螺旋!
要做好太极拳虚实、阴阳的转换;
首先要掌握太极拳的规矩标准;
要做到动作规范;
然后才能谈到劲力、
意识的虚实刚柔的变化。
太极拳要慢慢练养;
循序渐进,循规蹈矩;
从松柔入手,积柔成刚;
最后达到刚柔相济,阴阳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