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太极 发表于 2003-11-27 11:54: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meirumen</u>在 <em>2003/11/27 05:39a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请问真太极先生:<br>自我感觉,近几个月,身体匀体如液体,但全身关节还开的远不到位,请问此阶段,应把练拳的重点放在那?,需注意什么问题?<br>谢谢!<br></div><br>恭喜你了,这是一个不错的境界,你现在只要练拳时刻刻留意在腰间,不要注意关节处,很快就会化开的,以为你有了基础。<br>

觅道 发表于 2003-11-28 02:20:00

请问真太极先生:杨式太极是否要&quot;裆走下弧&quot;?

tjboy 发表于 2003-11-28 08:32:00

杨氏太极拳的重心变化,尽管不象陈氏太极拳一样表现得裆走下弧,也不能扛过去的。重心变化时,以沉为主,要沉过去。好象载重船一样的沉过去。

真太极 发表于 2003-11-28 10:38: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觅道</u>在 <em>2003/11/28 02:20a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请问真太极先生:杨式太极是否要&quot;裆走下弧&quot;?<br></div><br>我没有练过陈式拳,不太懂裆下走弧的含义,不过tjboy先生说运动若载重之船的比喻很好!<br>

忽雷架 发表于 2003-11-28 14:34:00

一口气看完,叹!<br>真太极先生真是高人!功夫高,人品更高,佩服!<br>先生将的拳理跟我们的忽雷架相通之处很多,以后还要请多多指教.

觅道 发表于 2003-11-28 17:16:00

谢谢tjboy先生和真太极先生的指教!觅道体会的&quot;裆走下弧&quot;跟先生们说的差不多.

meirumen 发表于 2003-11-29 05:38:00

下面引用由meirumen在 2003/11/27 05:39am 发表的内容: <br>请问真太极先生: <br>自我感觉,近几个月,身体匀体如液体,但全身关节还开的远不到位,请问此阶段,应把练拳的重点放在那?,需注意什么问题? <br>谢谢! <br> <br> 恭喜你了,这是一个不错的境界,你现在只要练拳时刻刻留意在腰间,不要注意关节处,很快就会化开的,以为你有了基础。 <br>-------------------------------<p> 真太极老师:<br>不好意思,不放心,在多问一句:为达到“身体匀体如液体”的状态,练拳时用劲向外“撑”我感觉很有帮助,您说“现在只要练拳时刻刻留意在腰间,不要注意关节处,很快就会化开的”;“化”开关节的操作是否需要“用劲撑”;还是保持“身体匀体如液体”的状态,“不用劲撑”,“只时刻刻留意在腰间”慢慢的“化”?<p>恕愚,谢谢!<p><br>

真太极 发表于 2003-11-29 11:20:00

不能用劲撑,一切做作都会使身体僵化的。

觅道 发表于 2003-12-1 02:54:00

请问真太极先生:我有时拎起腰时会卜由自主地提气或提腹,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真太极 发表于 2003-12-1 12:18: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artemisia</u>在 <em>2003/11/29 08:33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真太极:<br>先生能不能详细说说如何“刻刻留意在腰间”?“以腰为轴”有横轴纵轴的区别么?<br></div><br>练拳先只有纵轴之腰,不能多动。<br>
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查看完整版本: 给大家一个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