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机丛
发表于 2003-6-28 12:24:00
<br> 陈公之后,有风度。再下实无意冒犯。<br> 见谅<br> 书的事情,不提了。<br> 为了太机发扬光大:相对一笑明恩怨。
陈公之后
发表于 2003-6-29 06:16:00
太机丛,多谢你的包含。本人在此提及陈公,只想多多了解一下他老人家和太极的历史。各位在此广开言路并无不妥。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尊重是一回事,事实是另外一回事。倒是本人之前的言论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海涵!<p>如有机会,本人定当与各位见面一叙,为将太极发扬光大,尽在下的绵薄之力。
太机丛
发表于 2003-6-29 14:49:00
<br> 陈公之后:<br> 客气。是你的大度,才使我包容。<br> 发扬光大。太极事业。任重道远。<br> 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独活
发表于 2003-6-30 11:04:00
真是高风亮节!
太机丛
发表于 2003-6-30 17:11:00
学武之人应有的品德。
陈公之后
发表于 2003-7-1 01:23:00
[这个贴子最后由陈公之后在 2003/07/01 01:30am 第 3 次编辑]<br><br>是的,武德才是最重要的。而胸襟广阔才能集百家之长,历代名家无不如此。<p>不知可否解答一下在下对合编一书的问题?在下在此先谢过了。<p>合编一书中的太极是否是老架式?为何一共只有105式?不知图中所描的架势标准如何?在对练中的两人,是石公和陈公吧,不知哪个是哪个(白衣人和灰衣人)<p>本人在学习的时候,此书只是作为参考,因为很多东西在书中是不写的。本人认为,要练好太极,书和师傅手把手教都是不可缺的。<p>如果在下的理解力没有问题的话,解放后,田派一脉多有被贬,以至于只能在民间授艺,不能广泛流传。而且练习之人,大都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多数是无此耐心和毅力。所以我等更因其心协力,将太极发扬光大。陈公的许多太极著作在文革中付之一炬,甚是可惜。<p>可否请问太极从师从何人?是否和田师祖有渊源? 想必一定年长过在下(在下今年三十出头).<p>另:不知神鹰先生是否收到在下的那封EAMIL(中文的,长长的),盼复。<br>
太极神鹰
发表于 2003-7-1 10:34:00
陈公之后:<br> 你可能上网不久,对我还不了解,你可以查看 <a href="http://yinqin.tai-ji.cn" target="_blank">http://yinqin.tai-ji.cn</a><br> “合编”一书中的白衣人是陈公,灰衣人是石徽堂。<br> 书中陈述的是较简单的,老样式中架,经过描绘,动作难免走样,有的左、<br>右弓步都画反了,这没有关系的。书吗,参考而已。<br> 我的师父是田师祖的嫡传关门弟子,名叫王成杰,雅号辣手小王。对田家<br>极端忠诚。<br> 你的伊妹儿短的我已收、复。长的没有收到。<br>
太极神鹰
发表于 2003-7-1 17:52:00
陈公之后:<br> 还有你问到:“为什么只有105式”?其实已经很多了,是为了出书,<br>已经把揽雀尾一个名称分解成6个名称了。<br> 我师父给我的拳谱,只有90个名称。
太机丛
发表于 2003-7-1 18:49:00
书中的八段锦仅几个动作。<br> 还不全。<br> 如练一套八段锦要一个小时以上。<br> 包含有许太极拳 <br> 中长劲的动作。<br> 会整套得人不多,想太机神殷会的。<br> 能否上几张照片,一饱眼福。<br> 谢谢!
太极神鹰
发表于 2003-7-1 19:42:00
抱歉!我数码相机还没买好,只能等我数码相机买好再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