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chen12
发表于 2009-8-17 08:27:00
<p>所谓的万籁生打败了杨澄浦,是在杨澄浦的徒弟相继去世后,是万籁生自己说的。无非是脑袋瓜子上长草------露个青头而已。试想;万籁生那么厉害,他老师为何要与不敌他徒弟的杨澄浦结为兄弟。这就很说明问题。张义尚的【养生窥测】写得很明白。那个胡凤山偷袭杨澄浦,【杭州国术大赛第一名,孙禄堂的徒弟】。不是被杨澄浦震伤五脏,嘴角流血吗。</p><br /><p>李香远的功夫到底如何,我建议你们看看,梁伟明写的;“武派太极传承现状”。他是如何描述李香远的。</p>
songchen12
发表于 2009-8-18 08:07:00
<p><font face="Verdana">且看【养生窥测】怎么说;</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关于澄甫先生之功夫:有杭州全国国术比赛第一名之某君(按,应为:胡凤山),留杭州国术馆任教职,进澄甫先生任该馆教务长,专教太极拳,某君不信太极拳有技击作用,屡欲与先生较,先生皆谢绝之;一日早起,某君忍无可忍,乘先生浴面之际,即骤出手袭击,先生顺势一绷,将其粘起离地,随手一放,跌入办公桌下,内脏震伤,吐血数口。<br/></font></p><br /><p> </p><br /><p>看看江苏国术馆的资料,你就应该很清楚李香远的功夫如何了。郝为真的儿子郝月如仅是一般教习。与田兆林的级别差着不是一点半点。李香远比郝月如功夫如何。郝为真不能对儿子有私吧。也就是说,郝月如的功夫应比李香远强。再者,梁伟明引用李雅轩的评价的口气,无非是借李雅轩的名头,来说明李香远也是功夫不错的。就是;确实是一把好手。但不是高手。</p><br /><p>胡凤山拜孙禄堂为师,结果还不知太极拳的厉害。这也说明孙禄堂对太极拳了解甚少。无怪乎杨澄浦的徒弟----武汇川几次要揍孙禄堂,多亏陈微明拉开。孙禄堂不敢还手。这在陈微明的“海上记事”写得清清楚楚。这本记事在李天骥手里。</p><br /><p><font face="Verdana"></font> </p><br />
songchen12
发表于 2009-8-18 08:14:00
<p><font face="Verdana">李师雅轩,<br/> <br/> 李师见彼来意不善,因直告之曰:“你是来较量功夫的,明说就是,何必吞吞吐吐!”陈曰善,遂交手,被师连败三阵,口服心服,要求向师学习。师曰:“你的身体,已经练成僵硬麻木不灵了,我的功夫,你是无法学的,倒不是我不教。彼遂将其子拜入师门。师身体魁梧,气魄雄伟,练拳架式,特别开展大方,另具一种飘逸之姿态。生平较技,不计其数,从未败北</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按:李雅轩艺成之后正式比手从未输过,好像何福生来京领九段时也说过类似的话)。<br/></font></p><br /><p>何福生的话,应比你来的真实吧。</p><br /><p><font face="Verdana"></font> </p><br />
洪洞移民
发表于 2009-8-18 15:42:00
<b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66; COLOR: black">海上记事</b>不知道能不能重见天日。
songchen12
发表于 2009-8-18 18:49:00
<p>海上记事是陈微明的日记。最初是在唐豪手里,不知为什么,这东西怎么会落在李天骥手里。</p><br /><p>唐豪最恨武汇川。是因为唐豪蓄意挑起太极拳源流-----是陈家沟创太极拳。为此,武汇川要揍唐豪。唐豪无奈,请出王子平当说客,请了一局,并当面向武汇川认错。按说,真要是武汇川功夫不如孙振川,唐豪不会不说的。奇怪的是;唐豪没说。倒是武汇川的徒弟说自己的老师不好。</p><br /><p>二,唐豪是所谓的武术史家。又是第一届南京国术馆的编审处长。唐豪蓄意挑起太极拳的源流看,唐豪是多么地仇视杨式太极拳。特别是孙氏太极拳创始人,把杨氏太极拳传人打倒在地,是多么高兴的事。然而唐豪却没把“海上记事”真实情况公布于世。也就是孙门传人所说的;孙禄堂击败杨澄浦兄弟俩。为什么。</p><br /><p>而实际原因是;陈微明把三位老师留下来,是向杨澄浦,杨少侯求情,让武汇川在公开场合,要给孙禄堂留面子。别让孙下不来台。</p><br /><p>肖品三与谁比武,这在武林杂志上有记载。他是让一代太极名家李雅轩-----一个胯打伤及内脏而......。</p><br /><p>至于谁评价孙禄堂,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孙禄堂为什么在中央国术馆只干了两个礼拜。在江苏国术馆,一开始,杨澄浦为什么任江苏国术馆名誉顾问。【现在任名誉顾问都是德高望重,。宋美龄就任当时的中央国术馆名誉顾问】。</p>
songchen12
发表于 2009-8-18 19:01:00
<p><font face="Verdana">评孙门传人所转文献之真假-------七.八.九文献七 李星阶 1933年11月“拳术初阶序文”<br/>李星阶传略中无此记载。<br/>文献八 董子英评价孙禄堂先生——摘自《技击述闻》姜侠魂著<br/>孙禄堂先生道德极清、武功极高,其德之清,如天也,无所不容,其艺之高,盖世也,无人可及。其德其艺非世人所能测所能知者,其知其行与古之圣贤大德足可比伦,至于技击末技合于道体,神乎其神,更遥遥不能望,无可比伦者也。今有得其拾一者,足可独步一时矣。余兄与先生交厚,尝叹曰千古奇人耳。<br/>文献九 陈泮岭先生评价孙禄堂先生<br/>“通常練拳,要練至暗勁,非下十年功夫勤練體悟,無法到達,要練至化境最上乘功夫,不只靠苦練,硬練,尚須靠內在的修為,亦即個人平時之修持,清心寡慾,與人無爭,凡事看得開,拋得下,如此才能達到靈神相通,神形俱妙,與道合真之境。據聞有此境界者,皆為內家拳輩,形意拳為李洛能,八卦掌為董海川,太極拳為楊露禪,至孫祿堂更臻登峰造極之化境,有不動形而隔空制人之能。”<br/>本文来源:中国太极论坛 <a href="http://www.taijiclub.net" target="_blank">http://www.taijiclub.net</a><br/>董子英与陈泮岭的评价,皆是谄媚之言。何为;“不動形而隔空制人之能。”没有例子。倒是“不動形而隔空制人之能。”的孙禄堂被人点了穴道。<br/>武功极高,高到什么程度。没说。【太极拳论】上有;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孙禄堂能到这一步吗。没有答案。能舍己从人吗,也没说。既然没有实际例子。他俩的评论就如无根之木,不能令人信服。也就是说;小朋友唱歌-------没谱。<br/>本文来源:中国太极论坛 <a href="http://www.taijiclub.net" target="_blank">http://www.taijiclub.net</a></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font> </p>
songchen12
发表于 2009-8-19 23:00:00
<p>唐豪是一位严肃的学者。他没闹清楚太极拳到底是创造的。就胡说八道。而在他之前,都承认是张三丰所创。其二,陈微明的日记怎么会到了唐豪手中。为何又落到了李天骥手中。唐豪真是一位严肃的学者,是决不会把别人给自己的日记送给他人的。既然送给他人。就有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或是李天骥受其父之托,想尽一切办法将此书搞到手。以免让世人知道孙禄堂是个骗子。现李天骥一死,这个“海上记事”应公布于世。因死人不但责任。但,至今也未见记事出现。这足以说明“海上记事”记载的的东西是对孙禄堂及李玉琳不利。</p><br /><p>万籁生1979年说的此事。此时,杨澄浦的高徒都已故世。他为何解放前不在有关报纸上说。79年前不说。若他敢在76年前说。我想一代太极名家----李雅轩先生定会去找他的。所以,没有旁证的自说是不成立的。</p><br /><p>李香远把李雅轩打出门外,李雅轩先生是在何时何地说的。请拿出东西来。张义尚先生说得好;李雅轩先生自艺成后,与人较技,从未输过。这在【养生窥测】中有记载。杨澄浦在上海与吴鉴泉较技,是笑谈。为何,当时是中央国术馆术聘杨澄浦为教务主任。不知为何没聘吴鉴泉。难道张之江是傻瓜。不知杨澄浦与吴鉴泉的功夫孰高孰低。</p><br /><p>既然是武汇川的弟子说自己的老师不行。那请说出在何时何地说的此事。人们都知道有个武汇川,而不知有个孙振川。至于郝月如。江苏国术馆的资料很说明问题了。明人不用细说。名誉顾问.一级教习,【徒弟是武当门长】与一般教习的郝月如的差别是有目共睹的。那时的人不是傻瓜。孙禄堂在江苏国术馆当教务主任,不是还得让杨澄浦先生任名誉顾问给他撑着吗。</p>
songchen12
发表于 2009-8-20 21:13:00
<p>武协授予陈天申什么称号,并不能说明陈天申是个好人。只能说明陈天申与孙禄堂是一样的人。文不成,武不就。只好编的东西糊弄后人。以成自己之名。杨澄浦在江苏国术馆任名誉顾问就很好地说明了一切。孙禄堂没有杨澄浦的护佑,他是在江苏国术馆也待不下去的。31年孙的突然离去,就是有人向孙下了挑战书。孙自知自己那两下子。三十六计走为上计。</p><br /><p>看看武林杂志。就该知道肖品三是怎么死的。</p><br /><p>武汇川的徒弟说自己的老师不好。原来不是他徒弟自己说的。而是别人说的。孙振川很厉害,但是不为人所知。新云亭也很厉害,也不为人所知。咋这么厉害的人却不见经传,这就奇怪了。53年天津传统运动会的总裁判长,为何不是孙振川.新云亭。而是李雅轩。杭州国术比赛第一名怎么不是孙振川.新云亭。孙禄堂的徒弟;杭州比赛第一名的胡凤山偷袭不成,落得个吐血内伤。</p><br /><p>至于太极拳是不是陈家的,这个自有公论。陈发科的功夫不低杨澄浦的徒孙------济南的杨氏拳家刘仲桥先生。这是事实。陈发科53年来济时住在刘仲桥先生家里。</p><br /><p>健身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好事,有病却病,无病强身。那么这里有个问题,无病强身后的结果是什么。那就是身体更加强壮。至于其他..........</p><br /><p>至于杨家人会不会打。不是孙门传人说说别人就信的。旧时练武之人,几代人开宗立派而不倒。这常人都懂的事。孙禄堂被其门人吹得神乎其神,结果怎样。其后人.门人是一代不如一代。找个练孙氏太极拳的,那真是国宝大熊猫一般。稀罕。</p><br /><p> </p>
songchen12
发表于 2009-8-22 08:12:00
孙禄堂去江苏国术馆当教务长,为什么要杨澄浦先生任名誉顾问。徒弟是武当门长,老师后任一级教习。这里面的奥妙是人都明白。不明白的肯定不是正常人。
拖鞋太极
发表于 2009-8-22 15:10:00
两位都是大师啦,何必再挣这个谁高谁地。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