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太极 发表于 2011-1-10 19: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多发帖,拳友们也好有个议论的题目
謝謝鼓勵
當量力而為!
:handshake
以腰带手,手上的劲道会加大,但并非时时刻刻都要先用腰带动手,例如下捋时,手腰是一致转动,不是谁先谁后的问题。化解对手对腕部的擒拿时,只需梢节一个旋转,即可化解,这时候腰部也可不动的。但多数情况下,还是以腰带手。
梢節領勁 VS 以腰帶手
两者都是对的,又都是不完整的
其实张志俊大师所说的梢节领劲儿,并不是独创,而是具体描述了内家拳的内劲应用。劲儿发于腰,而形于手(梢节)
陈氏新架突显了技击,讲究接手。故有此说。
楼上所述太过表面,估计连整劲儿都没出来。
内劲的爆发释放,是个能量的释放过程。
力量+速度+呼吸+动作的顺畅度=内力爆发经
如何发劲?
1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和,能使“心气下降,气沉丹田”。
2要明白太极拳发劲是以腰为轴,节节贯穿之理。
人体全身有根节、中节、梢节“三节”之分。即臂为梢节,身为中节,腿为根节。“三节”之中又各有“三节”。臂之“三节”,即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身之“三节”,即头为梢节,腰为中节,腹为根节;腿之三节,即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
练拳者要练好全身“九节”劲,首先要节节贯穿。协调连贯。力发于脚根,蹬于腿,主于裆腰,行于脊背,以及传于肩,通于背,达于手,这样劲力才能顺达。习拳者还要练好裆腰的引带作用。
拳谚说得好:“周身九节劲,节节不离腰”发劲时,一定要做到根节起、中节催、梢节发,使展放的劲力充分达到肢体的远端。通过这样久而久之的练习,就能达到:节节贯通,周身一家,一动俱动,蓄发得势,收放自如。
申小建 发表于 2011-1-12 2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腰带手,手上的劲道会加大,但并非时时刻刻都要先用腰带动手,例如下捋时,手腰是一致转动,不是谁先谁后 ...
下捋卻正是
梢節"領"勁加上"兩頭捲曲"
申小建 发表于 2011-1-13 09: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内劲的爆发释放,是个能量的释放过程。
力量+速度+呼吸+动作的顺畅度=内力爆发经
如何发劲?
內勁的爆發要把"呼吸"拿掉
加上呼吸就不是內家拳了
還得"先實丹田氣"
節節鬆開卻也是節節貫穿之本
先實丹田氣才能做到上下陰陽上六下四
不然又不是內家拳了
内劲,指经过太极拳术练习而获得的一种能够随意转换方向、变化大小的力,因其运转隐于内而不显于外,所以称为“内劲”。
内劲锻炼,贵在以意念引导动作,以呼吸配合力的蓄发。从而提高驾驭肌肉张弛的机能和以气催力的能力。
丹田劲是一种借助丹田气配合蓄发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