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linfeng 发表于 2004-11-23 17:14:00

一点拙见

<P>1、据说杨露禅学拳的时候是听到“哼哈”等声音,一看,原来是陈长兴在教徒弟!!也有歌诀“哼哈二字妙无穷”。陈氏太极拳中至今是有哼哈的运用的(陈正雷的录像中有),未知杨氏中是否有?或者是否还存在?</P><br /><P>2、顾留心认为推手是太极拳的精要。现在教太极拳的有多少还教推手?</P><br /><P>3、无论太极拳是否未陈氏所创,但其流传之功不可磨灭。而陈氏拳架仍然保留有太极拳原始的东西。陈氏2路的技击性比较明细,如此的拳架不是武术?</P><br /><P>4、许多拳式的名称,各路有很多相同或者相似,而不同或者不似的,由陈氏的名称来解释其用途颇有说服力。比如抱头推山(陈)、抱虎归山(杨)。</P><br /><P>5、如果能有时间,练习一下拳架总比互相争论一些难以说明的问题要好。</P><br /><P>一点拙见。</P>

老王 发表于 2004-11-23 19:04:00

“陈氏拳架仍然保留有太极拳原始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少提为妙。

小场面 发表于 2004-11-23 19:39:00

&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仔细拜读过殷勤老师的文章即可知道杨式小架需配合呼吸哼哈发劲。

蛰心 发表于 2004-11-24 10:19:00

<P>1、开声吐气发劲,呵呵,做苦力的都知道,是拳中最基本的道理,何必拿来作衡量高低的砝码??</P><P>2、教太极拳而不教推手的,不是他自己是外行,就是他根本没存心教。</P><P>3、原始的太极拳啥样?谁知道?我只知道和陈式肯定不同。</P><P>4、各家拳式的名称是否名实相符?我功夫差,对各式的用法不能尽悟,不敢胡言。但就抱虎归山而言,以前也有人提出过,以为不如改成“豹虎归山”(杨式长拳中即是用的此名),但家师传授此式时,确有一手搂抱(不是搂抱身体,不可误会)的用法。</P><P>5、练拳比争论有益——呵呵,绝对赞成!!</P>

三板斧6235 发表于 2004-11-25 09:0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瞎猫</I>在2004-11-24 19:44:01的发言:</B><br /><br /><br /><P>&nbsp; &nbsp;&nbsp; &nbsp;不知道大家都是傻子,还是你是脑袋缺弦,原始的太极拳是啥样你不知道,那你怎么能够知道和陈式肯定不同。 <br /><br /><br /><P>不是先入为主就是智商低下! <br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14.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14.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14.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14.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14.gif" /></P><br /></DIV><br /><br />赞成,一针见血!

蛰心 发表于 2004-11-25 10:58:00

<P>呵呵,我不知甲之容颜,但知其与乙必不同,何以故?我知甲为六旬长者,乙为二八少女,如此而已。</P><P>看这网上对太极拳的历史争论甚紧,看来迟早还得写一文,把各家争论的焦点及相关的证据收集一处,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可信与可疑。也把本人存疑之处一一列出,请于诸高明。</P>

三板斧6235 发表于 2004-11-25 12:29:00

“我不知甲之容颜,但知其与乙必不同,何以故?我知甲为六旬长者,乙为二八少女,”这个比喻并不贴切!拳是代代传承的和逐渐演变的,并非什么“六旬长者”和“二八少女”这样的毫无联系的个体。

小场面 发表于 2004-11-25 19:0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蛰心</I>在2004-11-25 10:58:51的发言:</B><br /><br /><P>呵呵,我不知甲之容颜,但知其与乙必不同,何以故?我知甲为六旬长者,乙为二八少女,如此而已。</P><br /><P>看这网上对太极拳的历史争论甚紧,看来迟早还得写一文,把各家争论的焦点及相关的证据收集一处,对比一下,看看各自的可信与可疑。也把本人存疑之处一一列出,请于诸高明。</P></DIV><br /><br />&nbsp; &nbsp;&nbsp;&nbsp;恭候蛰心老师的帖子。

无极先生 发表于 2004-11-29 22:5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蛰心</I>在2004-11-24 10:19:15的发言:</B><br /><br /><P>1、开声吐气发劲,呵呵,做苦力的都知道,是拳中最基本的道理,何必拿来作衡量高低的砝码??</P><br /><P>2、教太极拳而不教推手的,不是他自己是外行,就是他根本没存心教。</P><br /></DIV><br /><P>支持!</P>

病猫 发表于 2004-11-30 08:17:00

原始的东西就是好的吗?不见得吧!太极之于拳术,陈氏或许不是始做俑者,但可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里程碑。<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30 8:18:08编辑过]</font></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点拙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