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 发表于 2005-5-23 19:54:00

<P>提点建议:</P><P>金刚捣碓的右肘与右膝再向中间合一点就好了;</P><P>懒扎衣的右手出了身体,从拳论上说,就是“破了体”,请注意一下;左手再向肚脐上提一点,就不会显现出“散”了;</P><P>单鞭的左手也过了一些,右脚向左扣点更好;</P><P>庇身锤的左肘再往右合一点,右肩再开一点,重心向右过了一点,就显得右膝太超过了脚;</P><P>大步型的两脚应尽力注意“两脚常扣”,“两脚平行”。</P><P>这么年轻,好好练,会练好的。</P><P>希望别生气哟?</P><P>&nbsp; &nbsp; 博约老师说得好,金刚捣碓右肘与右膝再向中间合一点,我认为还应頷胸,眼看拳,记住上齐眉下齐脐。</P><P>&nbsp; &nbsp;&nbsp;&nbsp;懒扎衣:手过而且腰无力(身不正)</P><P>&nbsp; &nbsp;&nbsp;&nbsp;初收:手过低,左脚不正(与金刚捣碓有相同病)</P><P>&nbsp; &nbsp;&nbsp;&nbsp;单鞭:与懒扎衣有同病,</P><P>&nbsp; &nbsp;&nbsp;&nbsp;、、、、、、、</P><P>&nbsp; &nbsp;&nbsp;&nbsp;综合为立身不中正,两脚不常扣,没有含胸拔背,收脚不合。</P><P>&nbsp; &nbsp;&nbsp;&nbsp;品茶兄别生气,我说你的同时更多的高人看了,再对我的指点也是我的进步!</P><P>&nbsp; &nbsp;&nbsp;&nbsp;</P>

入门三日 发表于 2005-5-24 11:01:00

<FONT size=3>拳的味道不错!总的感觉:劲太散!</FONT>

望海楼居士 发表于 2005-5-24 16:45:00

<P>呵呵,新来的,也是新手,说的不好您别嫌呀.</P><P>其他的问题,几位老师都说了,我强调一点,就是单鞭的钩手,手背一定要和小臂持平,这样才显出"八面支撑"的劲力.</P><P>对否,请各位老师指正!</P>

585919 发表于 2005-5-24 23:14:00

朋友啊 你练的拳大体还可以 但必须找你老师去整架 多练练啊 而且我觉得裆应该再松松啊 有点浮了 气要下沉 这样对你推手功夫会有帮助啊

草木 发表于 2005-6-4 20:20:00

<P>含胸拔背!你那手腕掉的象是折了似的</P><P>不美观吗</P>

妙光 发表于 2005-6-24 11:54:00

勇气可嘉,请再访明师,必可大成.

老架 发表于 2005-12-7 21:19:00

我虽然练拳一年。但我感觉你没有合劲。也就是内含太少。

seanchen 发表于 2005-12-30 20:46:00

<P>老陈偶也来顶一下-------小品茶打的不错啊-------别只看外表咯-----内在可是鼓动着呢</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30 20:46:42编辑过]</font></div>

vantaiji 发表于 2006-1-3 14:4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小品茶</I>在2005-3-8 13:09:00的发言:</B><BR>谢谢大家的指点,我会继续努力的,散人教导的极是,我只要脚内扣,感觉就不一样了,另外我想问个问题,就是命门如何放开,和拔背的情况,如果注意这两点打拳的话,总感觉身体会紧,很辛苦,不知这样是否正确,请指教了<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10.gif" /></DIV><br /><P><br /><P>是哈,命门的开放实在是个重要的环节, 但及不以为人所掌握。 散人所说及是, 但在行拳是还是要刻刻留意的。 为何太极要慢练, 就是为了让你能体味其中每个细小的感觉。 </P><br /><P>命门的开放一定是向后的, 这一点你务必在练习时揣摩。如何开放好象用语言很难表达,都是老师手把手让你摸着他的腰,你才能体会出些道道。 这里我给你打个比方, 也许能帮助你理解。</P><br /><P>你如果小时候玩过泥巴, 就能理解的清楚些。小时侯没玩具,总是用泥巴自己做, 什么房子,炉子等等。 要求你把泥巴和的是不席不稠,稀了不成形,绸了捏不动。 这种泥巴要不停地和呀,揉呀,一直等到到了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是你把泥巴搓成个圆柱体, 往地上一放, 泥巴能立着,不倒, 但此时泥巴会随着重力的下沉向四周下塌,不是那种坍塌,是向四周膨胀着下塌。</P><br /><P>这个下塌的劲儿, 就是你要在练拳是体会的,气沉丹田时,腰要松,怎么松, 想想这个泥巴,要求你的腰松要象泥巴一样向四周下沉, 前面小腹好说,气沉自然有形, 后面就是命门,这种泥巴下塌, 自然你的命门会向后开放。 所以练拳行气之时, 刻刻体会那种自然下沉的一种松, 你就会有些体会的说。</P>

吕哥学太极 发表于 2006-3-24 20:32:00

再加油,现在还看不出气势,也许再过五六年就更有味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贴图]本人的一路拳照,请大家嘴下留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