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小品茶

[贴图]本人的一路拳照,请大家嘴下留请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3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点建议:

金刚捣碓的右肘与右膝再向中间合一点就好了;

懒扎衣的右手出了身体,从拳论上说,就是“破了体”,请注意一下;左手再向肚脐上提一点,就不会显现出“散”了;

单鞭的左手也过了一些,右脚向左扣点更好;

庇身锤的左肘再往右合一点,右肩再开一点,重心向右过了一点,就显得右膝太超过了脚;

大步型的两脚应尽力注意“两脚常扣”,“两脚平行”。

这么年轻,好好练,会练好的。

希望别生气哟?

    博约老师说得好,金刚捣碓右肘与右膝再向中间合一点,我认为还应頷胸,眼看拳,记住上齐眉下齐脐。

     懒扎衣:手过而且腰无力(身不正)

     初收:手过低,左脚不正(与金刚捣碓有相同病)

     单鞭:与懒扎衣有同病,

     、、、、、、、

     综合为立身不中正,两脚不常扣,没有含胸拔背,收脚不合。

     品茶兄别生气,我说你的同时更多的高人看了,再对我的指点也是我的进步!

     

发表于 2005-5-24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拳的味道不错!总的感觉:劲太散!
发表于 2005-5-24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新来的,也是新手,说的不好您别嫌呀.

其他的问题,几位老师都说了,我强调一点,就是单鞭的钩手,手背一定要和小臂持平,这样才显出"八面支撑"的劲力.

对否,请各位老师指正!

发表于 2005-5-24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啊 你练的拳大体还可以 但必须找你老师去整架 多练练啊 而且我觉得裆应该再松松啊 有点浮了 气要下沉 这样对你推手功夫会有帮助啊
发表于 2005-6-4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含胸拔背!你那手腕掉的象是折了似的

不美观吗

发表于 2005-6-24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勇气可嘉,请再访明师,必可大成.
发表于 2005-12-7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练拳一年。但我感觉你没有合劲。也就是内含太少。
发表于 2005-12-30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陈偶也来顶一下-------小品茶打的不错啊-------别只看外表咯-----内在可是鼓动着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30 20:46:42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3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品茶在2005-3-8 13:09:00的发言:
谢谢大家的指点,我会继续努力的,散人教导的极是,我只要脚内扣,感觉就不一样了,另外我想问个问题,就是命门如何放开,和拔背的情况,如果注意这两点打拳的话,总感觉身体会紧,很辛苦,不知这样是否正确,请指教了


是哈,命门的开放实在是个重要的环节, 但及不以为人所掌握。 散人所说及是, 但在行拳是还是要刻刻留意的。 为何太极要慢练, 就是为了让你能体味其中每个细小的感觉。


命门的开放一定是向后的, 这一点你务必在练习时揣摩。如何开放好象用语言很难表达,都是老师手把手让你摸着他的腰,你才能体会出些道道。 这里我给你打个比方, 也许能帮助你理解。


你如果小时候玩过泥巴, 就能理解的清楚些。小时侯没玩具,总是用泥巴自己做, 什么房子,炉子等等。 要求你把泥巴和的是不席不稠,稀了不成形,绸了捏不动。 这种泥巴要不停地和呀,揉呀,一直等到到了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是你把泥巴搓成个圆柱体, 往地上一放, 泥巴能立着,不倒, 但此时泥巴会随着重力的下沉向四周下塌,不是那种坍塌,是向四周膨胀着下塌。


这个下塌的劲儿, 就是你要在练拳是体会的,气沉丹田时,腰要松,怎么松, 想想这个泥巴,要求你的腰松要象泥巴一样向四周下沉, 前面小腹好说,气沉自然有形, 后面就是命门,这种泥巴下塌, 自然你的命门会向后开放。 所以练拳行气之时, 刻刻体会那种自然下沉的一种松, 你就会有些体会的说。

发表于 2006-3-24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加油,现在还看不出气势,也许再过五六年就更有味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