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猫007 发表于 2005-5-25 20:23:00

<P>怪了,已经称为第赵堡第十一代传人,并不代表承认了赵堡太极拳?什么逻辑? </P>

houxin 发表于 2005-5-25 20:38:00

&nbsp; &nbsp; 侯老师是春字辈的怎么成了经字辈的,侯老师所传的赵堡拳跟和家没有任何关系

和式 发表于 2005-5-16 20:57:00

关于和式与赵堡太极的争议

<P>&nbsp; &nbsp;我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目前赵堡太极拳总会与和式太极拳研究会发生的争论,并形成口角与文章的辩论,正处于难分难决的非常时期,并引起所有太极门派关注,期待与因果。这次挑起事端的是一个陌生的沁阳县城普通的人,他一不是赵堡镇人,二不是赵堡总会人,更不知赵堡太极拳的历史,拿人钱财被人利用,写文章通过武当杂志社发表,攻击《和式太极拳谱》污辱和有禄,现今武当杂志社成为第二被告,一审已输,二审维持原判,斗争和矛盾愈来愈激烈。作为一名和式太极拳的传人来说,在此时此刻应该站出来,不能坐视不管,要实事求是的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澄清历史真相,从而起到承前启后的功能,同时彻底的消除某些人另立山头和乱起派名的做法。以下是文章正题,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提出,大家共同讨论。</P><br /><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b><FONT size=4>&nbsp;&nbsp;澄清历史事实&nbsp;&nbsp;评议两会争端</FONT></b></P><br /><P>&nbsp; &nbsp;&nbsp; &nbsp;首先要说明的是:赵堡是个地名,赵堡太极拳总会是在赵堡村委会主持下成立起来的群众性锻炼身体活动的村团组织。更是为了纪念各代名师在各个时期的传承光大。但是从第七代赵堡张彦弟子,陈清萍为止至今从未有一人能继承以上各位名师传下的拳架套路,就连三招两式都没人能比试出来。<br />&nbsp; &nbsp;&nbsp; &nbsp;其二,赵堡太极拳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也可以说是近代太极拳的发祥地,但是赵堡这个地名绝对不是流派名称,也不能代表任何一个流派。当时村委会起这个名称时就是想取代和式太极拳研究会,说和式太极拳研究会是赵堡太极拳的一个分支,同时会里某某人利用外地传拳的机会开动宣传机器,说我候尔良教的和式太极拳郑悟清套路是“水货”只有赵堡总会才是真的云云。这些行为和做法,就是为了消灭和式传人对外发展的空间,其目的就是为了取代和式太极拳在太极拳界的地位,让和式向赵堡总会靠拢。<br />&nbsp; &nbsp;&nbsp; &nbsp;而和式太极拳是和兆元宗师一脉相传下延发展而来的流派,和式太极拳研究会是和家后代继承发扬光大创办的社团,是经过河南省红头文件批发,温县体管局批准命名而成的组织。和式太极拳的起源乃和兆元在京期间保其姐丈礼部尚书李棠杰,勤学苦练又经明阴阳精易理姐丈的官场好友,言传身教下,按照阴阳之理,八卦方位,处处恰和,加之与武林界名士不断交流,又经六年的艰苦奋斗,在陈清萍老师的拳架基础上脱颖而出,从套路招式变化,到阴阳恰和,技击的精妙,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改进,故此在回家乡探亲时,经陈清萍老师观后说:你有过我而无不及,从今就叫和式太极拳罢。和氏从此得名,在延传下形成现今一支庞大的流派。而作为和氏第六代传人,和有禄来说,对赵堡太极拳历史的各个时期的名师经历与典故了解的不够全面,在撰书的基础上思路简单,且并没有与众人商讨;特别是当他看到本门外姓弟子纷纷出书,他身为和门之后,身为正统而无任何建树,出书的心情难免急迫,同时也为了广大太极爱好者能早日看到有和氏后人所出的有关和氏太极拳的书籍,便匆匆写书发行,因此书中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小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不管问题如何,我们首先是要肯定他的成绩。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要抓住一点不计其余的攻击和污辱。有意见,有看法可以善意的提出来,不要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夸大错误,同时对精华一字不提,这样难免会有想借故一下把和氏打倒,借机扩张自己的村团组织的嫌疑。但是他们没有看到从赵堡到国内各大城市以及国外的发展形势:和氏太极拳是由郑悟清、郑伯英、候春秀这三位名家而起,又经这三支众弟子的努力和再传弟子们的奋斗才发扬起来的,并迎来了太极拳六大门派之一的地位。因此在我个人认为:赵堡总会与和氏太极拳研究会,在流派名称上勿需争论,同时更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产生内部矛盾,所以我关于命名的看法是应定名为“赵堡和式太极拳”为最佳。原因如下,这样既继承了赵堡习武传统的名望又秉承了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还能团结一致,为今后的发展加强了凝聚力。这样既保留赵堡光辉的历史,又承传下的尊师重道的好风尚,何乐而不为呢?<br />&nbsp; &nbsp;&nbsp; &nbsp;我学拳于1955年秋,从师柴玉柱启蒙。1956年经柴玉柱推荐拜和庆台为师。1962年到陕西铜川市矿务局三里矿从事煤炭工作,63年回赵堡探亲时路过西安又拜郑悟清老师为师,边工作边传艺至1985年,1986年内退以后,转入职业性教学传艺至今,在铜川市区发扬和氏太极拳,学员多达千余人。93年到武汉市传艺,先后到过海军工程学院、冶金钢铁学院、干化、解放公园、中山公园、青少年宫、华中师范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汉口火车站、武汉大学。2000年到北京海军司令部执教半年,乌鲁木齐、伊犁、上海浦东、奉贤县等诸地发展学员达两千余人。铜川市党报刊出《活跃在我市的和式太极拳》,同时铜川矿务局三里洞煤矿为纪念建矿四十周年,矿工报登出《大师原是采煤工》,铜川日报同时登发《大师就是一矿工》,95年武汉工人报登发《太极大师候尔良》,同年武当杂志从第一期至九期刊登我的和式太极拳郑悟清套路及推手中的25股劲道的用法,并成为武当杂志第八期封面人物; 1998年第八期头版头条刊登我创编的《赵堡和式二十四式》。通过这几十年来在各地传艺,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各政府机关及社会团体所给我的荣誉有:武当山拳法研究会特邀顾问、赵堡和式太极拳副会长兼教练部主任、西安国术研培学校首席顾问、铜川市太极拳协会第一名誉主席、铜川市武协顾问、燿洲太极拳协会顾问。我身为一个赵堡人,和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同时按赵堡传承则是第十一代传人,对赵堡的太极拳与和氏太极拳的渊源和传承历史十分的了解,为此在“赵堡太极拳”与和式太极拳矛盾尚未激化的时候,面对那些搞分裂主义的人以及蓄意已久要另立山头的种种人,我在这时站出来,说出我所知道的事实。因为只有我们这一辈人,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主持公道,加以澄清,才能不给后人留下后患。<br />&nbsp; &nbsp;&nbsp; &nbsp;关于张杰向武当杂志社提供发表的文章《评和式太极拳谱》所引起的争议,我认为张杰一不是赵堡人,而不是总会人,根本就不了解“赵堡的太极”与“和式太极拳”的历史。同时据我所知张杰是被人收买利用的,就算他有资格发表文章,他的话也毫无根据,更没有理由对和式拳谱加以无端攻击和评论。这次挑起的风波是由张杰而起,事态转向武当杂志社成了第二被告也是张杰引起的。<br />&nbsp; &nbsp;&nbsp; &nbsp;近日看到武当杂志社第四期发表的关于在武当10月18日召开“赵堡太极拳的联谊会”的公告,对此公告,我认为是别有用心的人在背后操纵,策划制造分裂赵堡总会与和氏太极拳研究会,召开联谊会的目的是封官许愿收买人心,拉帮结派。不管他以什么形式,什么方法,什么借口,什么手段,这样的行为都是破坏安定团结的做法,这种做法只能蒙蔽不明公告真相的一部分人,稍明事理能看到事实真相的人都不会参加:赵堡总会会长吴增金在网上声明并加盖公章,表示不会参加,副会长王海洲、郑钧则避之不闻,和式研究会和保森在网上发表声明表示不参加,其他人也不可能参加,和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纪昌秀则是几十年来一贯的旗帜鲜明——香港和式太极拳武术研究国际总会也不会参加,我候尔良更不会参加。我身为赵堡人,尊师和庆台,还看清了这个公告的本质:攻击和式太极拳,攻击和家后人,希望借此引起矛盾进一步的激化。<br />&nbsp; &nbsp;&nbsp; &nbsp;最后呼吁所有有头脑尊师重道站在公正立场的人,不要参加这次以武当杂志社主办的赵堡太极拳联谊会。 </P><br /><br />

和式 发表于 2005-5-16 21:13:00

<DIV class=quote>以上作者为候尔良<br /><br /></DIV><IMG src="http://202.114.99.44/bbs/attachment/Fid_42/42_2807.jpg" border=0><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9 12:49:48编辑过]</font></div>

flyingpig 发表于 2005-5-16 22:23:00

<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侯尔良老师简历</P><br /><P 2.0? mso-char-indent-count: 28pt; TEXT-INDENT: 0pt; 0cm>我学拳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55</FONT>年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从师柴玉柱启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56</FONT>年由柴玉柱推荐拜和庆台为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62</FONT>年到陕西铜川市矿务局三里洞矿从事煤炭工作。<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63</FONT>年回赵堡探亲时路过西安又拜<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郑悟清">郑悟清</st1:PersonName>老师为师。从此边工作边传艺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6</FONT>年内退后转入职业性教学传艺至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7</FONT>年为<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怀念">怀念</st1:PersonName>老师,我在中华武术杂志社发表了名为《忆名师郑悟清》的文章。我在铜川市发扬光大和氏太极拳,有学员和弟子达千余人,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3</FONT>年五月参加永年国际太极拳第二届联谊会,在第二场推手表演赛中以最佳的成绩获得了荣誉。同年<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10" Day="1"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十月一日</st1:chsdate>到武汉海军工程大学任执教军官。同时应武汉单刀会特邀专场表演,并录像。<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95</FONT>年带徒参加永年国际太极拳第三届联谊会。2000年到北京海军司令部大院执教半年,有海军司令员张序三等领导参加。以后又到上海浦东、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发展学员达两千余人。铜川市党报刊出《活跃在我市的和氏太极拳》及铜川矿务局三里洞矿为纪念建矿四十周年,矿工报登出《大师原是采煤工》、铜川日报同时登出《大师就是一矿工》等对我做过报道。1995年武汉工人报登发《太极大师侯尔良》,同年武当杂志从第一期至九期刊登我的和氏太极拳郑悟清套路及太极推手,并将我作为第八期封面人物;1998年第八期头版头条又刊登我创编的《赵堡和氏太极拳二十四式》。(此处有省略)通过这几十年来在各地传艺,我受到的政府机关及社会团体所给的荣誉有:武当山拳法研究会特邀顾问、赵堡和氏太极拳研究会付会长兼教练部主任、西安国术研培学校首席顾问、铜川市太极拳协会第一名誉主席、铜川市武协顾问、耀洲太极拳协会顾问等。我是和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按赵堡太极拳传承表顺序则是第十一代传人。从1993年至今,以武汉大学为基地,对一批批的学生传受赵堡和氏太极拳。现今已成为武汉大学的选修课。</P>( 此文作者为侯尔良老师)<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10 11:53:40编辑过]</font></div>

mwt 发表于 2005-5-17 08:51:00

<P>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研究其理而非名</P>

jzgnn 发表于 2005-5-17 23:04:00

我刚刚和侯尔良老师联系,侯尔良老师应该比我们有说话权.

闪客夏日清风 发表于 2005-5-18 09:45:00

候老师写得太好了,但有些人不明白,所以要搬弄是非。我认为,赵堡太极拳和和式太极拳肯定不一样。但由于大多数人不知道,所以认为打的和式就是赵堡架。这是错误的

三尺罗衣 发表于 2005-5-18 19:19:00

<P>侯尔良先生能否讲讲当年随柴玉柱、郑悟清等学拳时他们当时是怎样称呼这个拳的?有赵堡太极拳、武当赵堡太极拳、承架、拳道等这些名称吗?</P>

横行天下 发表于 2005-5-19 14:54:00

模糊处理最好!历史有谁说得清。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和式与赵堡太极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