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极123
发表于 2005-6-8 08:44:00
<P>不错,“tige友,半瓶醋友”好功夫!佩服似的随声附和,说一说演练85套路的快慢与方圆的关系。</P><P>感谢建业友的指导,<b><FONT color=#000066>kuson_chen</FONT></b> 友说的太笼统。</P>
kuson_chen
发表于 2005-6-8 10:45:00
练太极大架的快慢要因人而异,每人的呼吸和功夫都不同,不能千篇一律。太极到处都是圆,把人练得像一个水上的球,那么别人打你就好像打一个球一样找不到受力点。因此,几乎每招都有圜,如搂膝拗步就有大小圆各一个半。至于意和形,我师傅是这样教我的。套路里的每招要把意和劲路打出来,到实用时就不要按招式里用,只要把招式的意打出来就可以了。如单鞭,很多人都以为主要在前手的鞭(按掌),后手的钩手不知怎么用。其实,后手可以向上、左、右鞭也是一招。我前面说的知道怎么练而功夫不深,那只要慢慢练就行了。不知怎么练,那么练多久都没用。我觉得,意和形分不开的话,那只是练舞。欺负一些功夫不深的人不一定是用真功夫,而可能是用蛮力。还有一些人知道怎么练,功夫未到,那就给欺负了。如,松很多人知道。那松和软有区别吗?很多人是软而不是松,松是没有力吗?居然有人说,太松不好。有些人知道松和软的区别,但就是做不到,那是功夫未到。<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8 10:48:29编辑过]</font></div>
陈太极123
发表于 2005-6-9 09:29:00
<P>我认为:分清方和圆,每势每着中的快慢才能分清,太极 的第二步功夫才能练出来;街头能打出第二步功夫的 人不多;我赞成“套路里的每招要把意和劲路打出来,到实用时就不要(硬)按招式里用,只要把招式的意打出来就可以了。”建业友的松沉论写的不错。</P>
陈太极123
发表于 2005-6-11 11:24:00
建业友的松沉论写的不错,讲了一路子“松”,我感觉关键的松未说,我见庞明写的气功书中说:练拳的书中,鲜有谈及松腰、松胯的,请问神鹰老师:练太极拳需要松腰胯吗?尾闾如何?
王建业
发表于 2005-6-11 16:05:00
陈太极123友,说得不错,松不是目的,松是一个过程,后面的呢?我文<沉则轻>还在琢磨.
陈太极123
发表于 2005-6-12 09:10:00
期盼着建业友的好文章,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练太极拳了,起初练拳是想和气功联在一起,一是健身,二是开发人体的潜能;因此,蹲过松胯、转动尾闾的马步桩,总感觉受罪劲大(当然健身好),有时坚持不了;后来改做慢练太极拳(气功说是动桩)越慢越好,总感觉是将站桩受的罪化解为零头,漫漫的受罪;罪受够了,功也成了。你同意吗?
kexing
发表于 2005-6-12 09:17:00
<P>真的是:abc? 123? 哈哈!</P>
王建业
发表于 2005-6-12 10:12:00
<P>谈胯,人的一个大关节,九曲珠的中节,人的重心也在这里,腰胯一般都连着说,不好分开,胯不开,太极拳肯定是练不好的,简而言之胯有传递,散开的作用,如何检验胯,一人用劲推我单边胯,能松,棚,捋,化,能将对手之大劲传递到支撑腿去,自己中定不动步,这叫对手用得出劲来,也可叫对手之劲用不出来,找不到作用点,胯就地化之,而不动步.也可两手推我两边胯,想怎么推就怎么推,对手用大劲不行,用变化劲也不行,继而用胯将对手抖弹开,胯还可拿人,事先要给人讲明白,不要抓紧推,那样手很容易受伤,这样一来太极胯渐成.练功要心平气和,要喜悦.一点不成熟的见解.</P>
kexing
发表于 2005-6-12 10:33:00
知道“不成熟”还来“误导他人”啊?哈哈!开玩笑的。
王建业
发表于 2005-6-12 12:31:00
练太极胯的功法名称:水火相济,动荡乾坤,艄翁撑船,鱼沉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