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t 发表于 2005-6-25 23:43:00

    马虹说,这是老架。

入门三日 发表于 2005-6-26 19:49:00

<P><FONT size=3>1、我讲的不是“眼到手到”的问题,而是“眼神发力”的问题。眼神讲究“左顾右盼”,在未发力时“眼神”应该是放松的(放松不代表无神,神是内在的自然流露,不是有意为之),这样从实战角度来讲,可以兼顾最大的视野。照片上的拳手,在我看来,是在“瞪眼”,通俗地说也就是“眼神始终在紧张状态”,灵活性上会有问题;</FONT></P><P><FONT size=3>2、身法问题,吴式有“斜中寓直”的说法,就是说即使斜,脊椎还是应该是直的。这两个式子各位可以从“头顶悬”的角度看一下,身法是否中正。陈鑫所言并未否定应该“立身中正”,从狼先生的发言来看,也是不否定应该“立身中正”的吧;</FONT></P><P><FONT size=3>3、至于右腿,照片的第一个式子步型是“侧马步”、第二个式子是“仆步”,结合这两个步型的要求来看,右膝盖过于下垂而失去棚劲,故言其丢劲了;</FONT></P><P><FONT size=3>4、这位“人人皆知的新架传人”我确实此前一无所知,算我孤陋寡闻吧。从拳式上来看,老架以练劲为主,故动作较大,比如两手之间的距离没有新架那么强调接近实战。照片中第一式,是“六封四闭”第三动,拳意是左手控制对方左腕,右肘控制对方左肘,练拳时自己两手距离以对方一小臂长为度,而片中两手离得甚远,我故以为是重劲路练法的老架。</FONT></P><P><FONT size=3>5、既然公开征询拳友意见,我不妨再提一点,一己之见,万望海涵!这位拳手科头太过,上盘劲路恐有不顺之嫌。</FONT></P>

北方狼 发表于 2005-6-27 08:52:00

<P>呵呵!好!回入门三日:</P><P>眼神?眼神发力?到是第一次听说?你可以在论坛上搜一搜,有这拳友的几张照片,绝对的大眼睛靓男!那你非让人家眯起眼睛打醉太极不成?!</P><P>身法?上个帖子我是不想占论坛的空间太大,只摘了陈鑫先生的一小段话,那就再摘一段:“至于身法,原无一定,无定有定,在人自用,横竖颠倒,立坐卧挺,前俯后抑,奇正相生,回旋倚侧,攒跃皆中,千变万化,难绘其形。”再论的话,你自己去读《图说》吧!</P><P>右腿和新架的问题?这二张照片是连续拍的,是动态的,你非要以运动的东西论短长?</P><P>再者,太极拳任何一个式子都是千变万化,这个招式可以是接肘,也可以是接对方的双手还可以是.................;你说人家双手开得大,我看是因他的双手不是定式,是正在“开”,第二张图是“开”后“合”在颈部!</P><P>呵呵!多交流啊!</P><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

狼吻 发表于 2005-6-28 09:23:00

<P>呵呵~</P><P>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P>

入门三日 发表于 2005-6-28 13:30:00

<FONT size=2>&nbsp;&nbsp;狼先生:针对有照片可以有目共睹的拳手拳艺的讨论,我希望是止于理,否则对于这位拳友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位拳友的拳艺远非完善,你对他的维护(你跟他是朋友?)如果不合于理而沦为狡辩的话,我们明眼的拳友不免据理力争,这样会让其他拳友认为这位拳友的拳艺一无是处的。其实,正如我第一张回帖所言:肩部还是松得不错的。还是回到问题本身吧:<p></p></FONT><P><FONT size=2>1、“眼神发力”你没听说过?!既然已经讨论到这个份上了,我就免费大赠送吧,呵呵,笑谈!在发劲的一瞬间,神气透眼而出,“目光如电”就是“眼神发力”。高手的“眼神发力”会让对手精神委顿,眼神也能伤人。其实,普通人在用大力的一瞬也会“圆睁双目”“眼神发力”的,但如果平时老是瞪着一双眼睛,就不是那么回子事了。<p></p></FONT></P><P><FONT size=2>2、作为搏斗术的拳法,身法变化应敌而变,变化无穷原是不错的。比如,陈拳早先的套路有“七寸靠”就是一个大俯身贴地的动作,陈鑫所谓“身法无定”是就此而言的。陈拳的基本拳式还是有“中正”的要求的。狼先生所言<EM>“</EM><EM>何况照片中人的身法很是中正</EM><EM>!</EM><EM>”</EM><EM> </EM>说明老兄对身法中正还是很看重的吧。<p></p></FONT></P><P><FONT size=2>3、难道运动中就可以动作不合规矩,就可以有丢劲的瞬间吗?说不过去吧。绝大多数人的拳照都是运动中截取的,我在本论坛的上贴的一张拳照也是动中抓拍的,欢迎狼先生按照拳论要求去“咬”一番啊,呵呵!<p></p></FONT></P><FONT size=2>4、你对“开合”是这样理解的,我就无话可说了,呵呵。难道接对方手后,在捋或采的过程中,对方的手臂会变长,而自己两手之间的距离可以越离越远吗?我在学拳之初师父就严诫:捋或采的过程双手距离一小臂长,这个距离是不能变的。在后来的练拳过程中我体会到,捋、采过程中双手距离越拉越长是个习拳者易犯的错误。</FONT>

北方狼 发表于 2005-6-30 09:36:00

<P>哈哈!出门三日,今日刚回来!</P><P>先声明,狼喜好结交朋友,向来都把太极论坛上的拳友都当做朋友,到现在不认识狼的人在狼处索书、光盘者不下三、五十人。至于三日说的“维护”和“?”,只能说切勿以~~心度狼之~~!</P><P>眼神发力!长见识,毕竟你是入门了,狼还是个门外汉!眼神能伤人!呵呵!看来狼得多练眼了,下次与人推手,争取把手背在身后,用眼神伤人!照片上的兄弟强烈建议你把你那双漂亮的大眼睛做个缝小手术,免得伤人!</P><P>我是从小练陈拳,读陈式拳论,它家的东西不懂,陈王庭、陈长兴、陈鑫拳论好像不没有“中正”一词!?再摘段吧长兴公的十大要论:“身法维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已!.....而要非拘拘焉!”</P><P>运动中的东西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抓拍个“跌岔”,在右腿未完全铺平时,你能说右腿前跪过度,不符合拳理?</P><P>关于开和合,单就这个式子而言,它可以是三日你说的双手接手和肘,捋或采,也可以用双手接对方的双手,向两侧引,然后用胸、头等进攻,个人感觉拳不能练死!</P><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

入门三日 发表于 2005-6-30 15:14:00

<P><FONT size=3>狼兄:不愧北方男儿!好交友,讲义气!!我虽居江南温柔之乡,然我家乡系展昭、白泰官故里,愚兄弱冠游学齐鲁,沾染许些英雄余脉,故亦颇具侠气,与兄等或可借此网络成为武友愚信无疑!!!</FONT></P><P><FONT size=3>对照片中拳友的拳艺抽丝剥笋辩析已细,再辩恐有不恭之嫌矣,哈哈哈!!!</FONT></P><P><FONT size=3>至于“眼神伤人”,愚不仅听说亦曾亲见。吾之外祖父杨肇基幼辞故土赴北平,寄学于为宦的族叔处,曾从学国术于“栾老师”(我外公笔记所记,已不知为北平何位高人),42年后至沪经商,从学心意六合于卢嵩高老师(外公习武笔记甚详,为那个时代武术活动宝贵的真实记录)。我幼时假期常盘桓于外公膝下,一日与外公步行至其居所南京东路146弄对面的沙市市场,外公适见一蟊贼欲窃一妇女荷包,遂一声低喝,外公其时目若寒星、眼光似电,蟊贼登时周身哆嗦、面如土色,呆立当地片刻,蹒跚遁去。外公返家耀此事于外婆时,言已伤其贼胆矣!呵呵!!!</FONT></P><P><FONT size=3>不仅眼光可以伤人,吼声还可杀人!吾少年居地左近系南京军区干休所,所居之主人皆为身经百战的55年授衔的少将以上将军。一位许和尚部下老伯曾亲口跟我们摆到:某役许和尚抡大刀片杀敌逾20人,浑身杀为血人,刀片亦换数把!厮杀中,一刀砍入敌肩胛之间,正拔刀间,另有一敌挺枪欲刺许和尚,许和尚圆睁怪目,一声断吼,竟将此敌吓死当场!!!</FONT></P><P><FONT size=3>今日之太极离昔日搏杀术日远,“与时俱进”,渐为文人把玩的文明拳矣!呵呵,一晒!!!</FONT></P><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5.gif" />

北方狼 发表于 2005-6-30 16:47:00

<P>哈哈!失敬!狼虽浅薄,但也深慕展昭、白泰官等豪杰!也知道白泰官因~~~手刃其子的逸事(可找80年代的武魂)..........</P><P>逸事就是逸事!最出名的应该是张飞喝死夏侯,演义就是演义.....</P><P>自古斜不压正,蟊贼干的是阴损之事,本来是心怀忐忑,有正义之人喝之,结果自然如此。</P><P>练太极之人,千锤百炼,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一声喝的作用如何?!</P><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

入门三日 发表于 2005-7-1 22:20:00

<P><FONT size=3>好说,好说!!</FONT></P><P><FONT size=3>江湖豪杰大多为正斜之间的人物。关于白泰官的传说,我们家乡有不少。正反面的都有。你说的那个故事不是“手刃其子的逸事”,是“掌击误伤亲子”。</FONT></P><P><FONT size=3>张飞的是逸事,许和尚的可不是。是亲历者的亲言。这还是不同的。</FONT></P>

北方狼 发表于 2005-7-1 22:40:00

<P>呵呵!手刃其子,手毒胜刀!来自忌~~~~</P><P>革命前辈狼是深深景仰!!!</P><P>然战士们为表达对他们心目中的英雄的崇敬之情,传颂一些夸大之词也属情理之中!</P>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贴张照片敬请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