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的"折叠"(摺编理)
折叠两字最早在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心解》中出现:“往复须有折叠(迭),进退须有转换。”武禹襄未对此作解。郝月如:“太极拳有折叠之术,有转换之法。折叠者,是对称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意要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此即谓之折叠。”郝月如先师对折叠作手法解呢,还是作内劲解?还是兼而有之呢?笔者以为,郝月如先师主要作内劲解。杨澄甫注解:“与人对敌,或来或推,往回折叠,即曲肘弯肱之式,折背敌其身手,此系近身使用法,远离无用,进退不要拘泥一式,须有转换随机变化也。”在这里,杨澄甫先师对折叠显然作手法解。我们对折叠应该如何理解呢?一、从手法上理解取出“折叠”两个字问不练太极拳的人,他们的回答很直接很简单:把一张纸对折,把一床被叠好。打太极拳,手伸出去,又收回来,复又伸出去,又收回来,伸、收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只伸、只开、只大,没有缩、合、小,那是僵尸,是打不成太极拳的。手伸放到尽头,必然要收回来才能做下面的动作,这个收就是所谓的折叠。动作往某个方向,至尽头,必然要返回,这个返回就是所谓的折叠。从形式上来说,懂不懂知不知晓折叠之称谓是无所谓的,套路过程始终不断出现折叠。没有折叠之称谓倒是更省事。在推手练习时,用动作擒拿,就是所谓的折叠关节,称为小擒拿。劲指向对方,对方未循着劲力方向而出去,反而身体迎着劲力方向前扑失势,这是用劲折叠对方身体,称为大擒拿。如,当对方手按我胸或腹前推时,我之胸腹不退反进,紧贴彼之掌指作劲于彼之掌指。彼我两相向之力交汇于彼之柔弱的手腕处,彼若硬顶,手腕必伤,出于自我保护之本能,彼松腕自保,身体前扑失势。二、从内劲上理解在太极拳套路练习中,如搂膝拗步,一手搂膝一手前推,身体前行,但腰部的沉稳主宰与前行的身体形成前后对拉拔长,前中寓后,这叫折叠。如左野马分鬃,一手往左一手往右,身体左行,但腰部的沉稳主宰与总体左行的身体形成左右对拉拔长,左中寓右,这叫折叠。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同时,沉肩坠肘、气沉丹田,上中寓下,这叫折叠等等。套路练习时,对“是对称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意要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主要从内劲上去实践。从内劲上看,每一点每一时刻都有折叠,它比形式上的折叠出现的机会不知要多多少,点点刻刻都折叠。折叠实质上就是矛盾力。说成是矛盾力可能比较直白,容易理解,说成是折叠,今天的人们理解起来就比较费劲。在推手对抗练习时,只要不是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击,周旋对峙过程,用劲始终是前中寓后,后中寓前,向上之中寓下意,向下之中寓上意,每一用力都寓有相反的过程。这叫折叠。如何才能实现“彼不动已不动,彼微动已先动”?腾挪,折叠。折叠能让人随时快速改变方向,因为它全无定向,又全然定向,所以动总在人先。三、手法、内劲兼而有之在套路练习时,还是主要从劲别方面去实践折叠比较好,套路在编排的时候,折叠已在其中,形式上不要去管它。在推手练习时,从劲别和手法两方面去实践折叠比较好。简明扼要地说,折叠从形式上来说,每一动至尽头时都必然要转换,这个转换就是折叠,它是不断出现的,自然而然,不要人为去管。从内劲上来说,每一动都要有相反过程的用意和表示,这个用意和表示就是折叠,它是需要去注意的,它是贯穿点点势势的。就是这么简单。 讲的具体、明理,好! 太极凤凰 发表于 2013-1-30 19: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讲的具体、明理,好!
{:soso_e183:} 最后一句说的最明白,容易懂。 好,但还有些错误:1、内劲上:折叠是有了劲,才会折叠的,这个折叠和纸的对折有些相同。“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意要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此即谓之折叠”。这里的“意”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凭空想象的“意”,作用在身上,应该是摸得着的。合到一定纯度,就会产生折叠,这样“捻”字就练出来了,这样,推手的时候,就可以“沾”住他人的力来折叠了。2、手法上:有了“折叠”,劲就活了,才能行与手。“往复须有折叠(迭)”“与人对敌,或来或推,往回折叠”,这里说的折叠,是”往“里就有折叠、“回"或“复”里也有折叠。而不是“手伸放到尽头,必然要收回来才能做下面的动作,这个收就是所谓的折叠”这个折叠。否则,“折叠是贯穿点点势势的”和“手伸放到尽头,必然要收回来才能做下面的动作,这个收就是所谓的折叠”或“每一动至尽头时都必然要转换,这个转换就是折叠”,这样的说法不是相矛盾了吗?
为什么有这错误呢?是因为只从文字上或理论上去理解,而自己身上没懂劲,在自己身上没做到折叠。只有自己懂劲了,这个折叠才是真的懂了。 学习了!{:soso_e121:} {:soso_e183:}
写的好,好帖子 王党党 发表于 2013-2-4 18: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的好,好帖子
{:soso_e181:} 新希望 发表于 2013-2-1 11: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但还有些错误:1、内劲上:折叠是有了劲,才会折叠的,这个折叠和纸的对折有些相同。“如意要向上, ...
理解不同而已.{:soso_e181:}
306344395 发表于 2013-2-6 14: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理解不同而已.
真正身上懂劲了 理解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