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 发表于 2013-2-7 11: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正身上懂劲了 理解是一样的
{:soso_e183:}
其实,能练到“折叠”,已经很很很不错了,可以说,只要不怕苦,每天打两遍套路,一年后的功力就可以说很厉害了。要练到“折叠”的前提,必须要做到一个关键的要领,一个字,知道是什么吗?懂劲的,一定能体会的到的,体会到了,就知道这个要领是什么字了:lol
王党党 发表于 2013-2-4 18: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的好,好帖子
{:soso_e183:}讲的具体、明理,好!
新希望 发表于 2013-2-1 11: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但还有些错误:1、内劲上:折叠是有了劲,才会折叠的,这个折叠和纸的对折有些相同。“如意要向上, ...
{:soso_e183:}讨论的好!
{:soso_e179:}
{:soso_e183:}
本帖最后由 杨锦富 于 2016-4-2 15:23 编辑
太极拳发力最根本的一个秘诀就是三尖相照:
就是人的鼻尖,发力的手与脚尖,三者朝向一个方向;三尖如一进退走;这样可以把自己的体重附加在拳上。
在形意拳里,讲究步步不离鸡形,什么叫鸡形?说简单了,就是前后脚成一条直线,这样力整;但是鸡形有两种变形,一种是之字蛇行步,一种是三角步。在这里,我们发力不妨在明白鸡形的前提下,重点研究一下之字蛇行步;举例说,我用右手在后,向我正面的敌人发力抽打;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在抽打的同时向敌人的左侧的15度,30度,或者45度角上斜进步,而在斜进步的同时,我们的身体要大幅度扭转;主要指腰胯的扭转,使之最少与斜进的前脚尖形成九十度;这样的一击,实际上已经很少有人能承受.敌手只能逃跑或者毁灭;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了,我们说的是后手的发力原理;可是换一个角度说技术的时候,你的前手在干什么呢?
在我们所讲的这个发力的时候,在后手发力之前,其实我们前手已经先打了出去;这个前手的作用很多,可以用来打击对手的前锋手,破坏对手的间架;但是他暗中真正的作用,其实是一把尺子,是量敌我距离的尺子,只要你前手沾到对手了;哪怕沾到一点点边,那么基本上这个后手的发力就可以实实在在的打在对手身上;不信你就试试去.只要大家肯实践,就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就可以解答!相信这些解答都是一些大师人物不愿意说的所谓秘密.
太极拳行拳时,无论动作是伸展、还是收缩都要注意通过旋转使自己的内劲(或意念)下沉至脚底,呼吸会自然成吸的状况,动作越深沉缓慢,气息越长。“呼”的状况是无须去想的,每到动作转换时一放松会很自然的感觉的。
看看太极拳脚发劲的几种情况
脚上的一动,含着调节的功能;既能使你的发力结构更为合理,也能避免膝关节和腰部的损伤。
让我们来看看属于发劲和脚关系的各种情况。
这些情况都属于典型的、最简单的;
而那些复杂的发力也只是这些简单情况的组合。
1进步落前脚掌,蹬后脚发劲;
进步和开步或衬或套的时候,因为是前脚的脚跟擦地而出;
到了地方前脚掌落地;就是后脚发劲的时候。
当然,前脚掌落地的时候自家得万事俱备立刻使招,一耽误人家可就使了。
2跟步落后脚发劲;
前脚位置合适,后脚前跟半步,因为后脚的跟步是前脚掌擦地而动;
脚跟前移半步左右合适了,脚跟猝然着地之时,就是发劲之机。
白蛇吐信就是典型的拳架;
http://www.taiji.net.cn/data/attachment/forum/201601/29/152143lnqqk3notutn7z3q.jpg
如果距离对方稍远,还可以前脚进步,仍旧是后脚跟步落地的时候后脚发劲。
3后脚原地落脚跟发劲
二人相持,步子本来开着,前脚位置合适,如果是发劲向前;
可将后脚跟原地微微提起再猝然落地;这落地之时,就是向前发劲之时;
劲力就传到前手,作用到对方身上。
4进步落前脚扣前脚发劲
劲往自家侧后的,使捋使挒,无论是衬是套还是前脚不动;
前脚一扣(或者前脚掌为轴而脚跟蹬出成扣)拧腰转胯的时候,是前脚发劲之机;
发力方向是向前下方而且有钻子的意思,此时是后手控制对方腕臂或肩背完成拧身捋引。
如果原来步子不够大,还可以撤步,仍旧是扣前脚发劲。
后脚的脚尖得外摆。
5退步落后脚发劲
步子本来不够大,但是前脚位置合适,在向前发力或者受到对方大力推挤的时候;
迅速撤后脚,脚前掌擦地后撤到合适位置,脚跟落地蹬地发劲。
6调脚发劲
两脚位置合适,脚无须挪动,只须扣摆调一下发劲,关键是后脚那一扣。
这种情况多半是拧转发力。
可以看看闪通背的预备势!
看看太极拳的“式”与“势”的区别 1、拳式与拳势的区别拳式是太极拳冠以名称的招式,是看得见的肢体动作;如“野马分鬃”、“白鹤亮翅”等等。拳式是前辈武术家技击实践的结晶,不同的拳式都有其独特的攻防含义。拳势是太极拳的内在动力,是看不见的体内劲力的运化。太极拳的拳势只有两个:“蓄势”和“发势”;蓄势是劲力的积蓄;发势是劲力的发放。拳势的蓄和发源自人体能量的收与放。传统武学将人体能量称为“内气”;人体能量在体内能够象“气”一样流动和聚散;蓄势时体内能量流从四肢向丹田汇聚,称之为“合”;发势时能量流由丹田向四肢扩张,称之为“开”;所以太极拳的两势也可叫做“开势”和“合势”。在阴阳学说中,阴阳是一对具有能量属性的矛盾,能量较强者为阳,能量较弱者为阴;如火为阳、水为阴,夏为阳、冬为阴,日为阳(太阳)、月为阴(太阴)。在太极拳中,蓄势为合属阴,发势为开属阳,因此太极拳的两势也称为“阴势”和“阳势”。太极拳的套路便是由多个阴阳拳势衔接循环而组成的。2、拳式与拳势的辩证关系拳势是完成拳式的内在动力;拳式是由拳势催发出的外形;如果把拳式比作看得见的浪,拳势就是暗中推波助澜的涌流。没有拳势支撑的拳式,就会缺少太极拳阴阳开合的内涵,流于“空架”或“太极操”;没有拳式规范的拳势,就会失去武术的攻防意义,只能称之为“气功”;正所谓:“有式无势是空架,有势无式不成拳。”在多数情况下,一个拳式对应一对蓄发拳势;如太极拳中的拳式“金刚捣坠”。包含有“掤、捋、挤、按”四个分拳式,32个分解动作;当一个拳式由多个分拳式组成时,每个分拳式就各对应一对蓄发拳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