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h
发表于 2005-12-24 01:29:00
<P>看了帖子,很有意思.提些问题,凑个热闹.</P><br /><DIV class=quote><FONT size=2><B><br /><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sharpstone在2005-10-24 3:23:00的发言:</B></FONT></DIV><br /><DIV class=quote><FONT size=2><B>这样看,太极拳的击技过程分为3步:粘连,听力和顺势发力。由此实现“借力打力”或“先和后分”的效果。这正是太极拳击技中最精华的地方,也是太极拳的真谛所在。</DIV></B></FONT></DIV>To Sharpstone:请问:粘连和听力是何关系?进一步:没有听力能否粘连?有无逆势发力?是否一定要发力?为何要'打力'?
cgh
发表于 2005-12-24 02:20:00
<P>太极拳的技击过程大致可分为三步:接手、造势和作用。 </P><br /><P><br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接手:接手的形式也可分为四种,即:顺接、逆接、空接、神接。 <br /><P><br /><P>顺接中含有捧、引、化、粘、连、拈、随的成份来生成听的功能,达捋的目的。 <br /><P><br /><P>逆式接手是让过对方的优势直接其劣势,或捧、或挤、或按等。 <br /><P><br /><P>空接,是以太极拳这一特定的训练方式,将身体磨练到某种程度,节节贯穿,周身能够松活自然,鼓荡有法,吞吐自如。在实战应用中,引进落空,使敌如入深渊。 <br /><P><br /><P>神接,神能交物,物能通神,神亦自然。此种接法在这里暂且不谈。它属于另一种境界,以后再谈。 <br /><P><br /><P>总之,接手之妙,可听玄机。 <br /><P><br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造势:造势,是在接手的基础进行,因明其势,再因势而造势。兵法有云:水本无形,因地而置形,兵无常势,因势而造势。造势,这个势就是一个圈套。让对方入你的套,你便可随意挟持对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br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作用:作用,这里的作用也叫处理、改变,也可谓安排,也就是说当你得势之后,如何安排瓮中之物。 <br /><P><br /><P><br /><P>以上所说即使都能做到,也未必是太极拳技击之精华</P><br /><P>茶先生:顺接中是否用听来生成"捧,...,随"? 既已"捧,...,随",是否还需捋?</P><br /><P>逆接是不是顺接+捧,挤,按? 似乎已含造势和作用?</P><br /><P>空接有无身体接触? 和顺接的根本区别在哪里?</P><br /><P>神接有无身体接触? 是否包含前面的接手?</P><br /><P>总的问题:为什么要接手?</P><br /><P>"水本无形,因地而置形",这还是地的形,而不是水的形? 造势类似于用招,或是一种高级用招方式?</P><br /><P>抱歉,问题太多,暂此.</P>
“茶”
发表于 2005-12-24 11:22:00
<P><div class="maxcode-quote">顺接中是否用听来生成"捧,...,随"? 既已"捧,...,随",是否还需捋?</div></P><br /><P 0cm 0cm 0pt">当回答该问题时,首先我要说的是,太极拳的散手和推手的应用是两个概念,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在太极拳的捧、捋、挤、按四势中,它们都含有捋的成份。也就是说,做捧劲也并不一定完全是逆劲而捧。不粘、连、拈、随,难以用捧。</P><br /><P 0cm 0cm 0pt">在太极散手的顺接中,必须先有捧随的含义,才能够完成“听”,这个听是推手中的听。另,在这个动作之前还有个听——神听,才是散手中的听。</P><br />
“茶”
发表于 2005-12-24 11:24:00
<P><div class="maxcode-quote">逆接是不是顺接+捧,挤,按? 似乎已含造势和作用?</div></P><br /><P>说得有道理,但是看你怎么用了,此势多为避实就虚。</P>
“茶”
发表于 2005-12-24 11:25:00
<P><div class="maxcode-quote">空接有无身体接触? 和顺接的根本区别在哪里?</div></P><br /><P 0cm 0cm 0pt">空接和顺接的区别是:空接为引动、意动,顺接为随动和意动。空接勿需接触身体,便可完成。如“躲闪”一词,躲即躲过对方,闪即打也。</P>
“茶”
发表于 2005-12-24 11:26:00
<P><div class="maxcode-quote">神接有无身体接触? 是否包含前面的接手?</div></P><br /><P 0cm 0cm 0pt">神接即是心引、意引和神控。在两者对阵或两军对阵时,观其势已知不是对手,敌不敢枉进,或者是敌人的意识思维全被我控制住了,对方一动即入圈套。所以敌不敢随意出兵,会自然投降,不战而胜。此等境界,需要有一定的武学修为。</P>
“茶”
发表于 2005-12-24 11:28:00
<P><div class="maxcode-quote">总的问题:为什么要接手?</div></P><br /><P>关于为什么样要接手,这个问题很简单,无论何种接手方式,都有是为了称其斤两,知已知彼。</P>
“茶”
发表于 2005-12-24 11:29:00
<P><div class="maxcode-quote">"水本无形,因地而置形",这还是地的形,而不是水的形? 造势类似于用招,或是一种高级用招方式?</div></P><br /><P 0cm 0cm 0pt">是地形亦是水形,地有形则水有形。这句话说的也有些道理,造势好比是修路、宣传,用招是运用这些势态达到一种目的。</P>
cgh
发表于 2005-12-25 12:53:00
<P>谢谢答复!为进一步讨论,有些概念能否请茶先生解释一下。因为对某些概念,茶先生有自己的定义。譬如:“躲闪”,我一直认为是由近义词组成的词组,而茶先生认为:“躲即躲过对方,闪即打也”。又如:茶先生认为:“在太极拳的捧、捋、挤、按四势中,它们都含有捋的成份",我也是头一次听说。所以,为避免歧义,请将“捧,捋,挤,按,引,化,随”,以及神,心,意的区别解释一下。</P><br /><P>当然,从茶先生的回复中,有些概念逐渐明朗。例如,推手之‘听’,为接触后之‘听’,散手之‘听’,多一接触前之‘听’-‘神听’,似‘审时度势’。不知理解得对否?</P><br /><P>不过,何为‘听’?愿闻高见。</P><br /><P>另太极多不用此‘捧’,不知因打字不便?(我愿用此字〕</P>
“茶”
发表于 2005-12-26 17:57:00
<P 0cm 0cm 0pt"> 由于门派的不同,就形成了各人的见解不同,老百姓有句话,“杀猪杀耳朵,一人一路活<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同样都是肉对刀,工具相同,事物相同,却过程不同。“茶”在几本杂志中,看到争论“捧、捋、挤、按”这几个劲,辩的相互都骂了起来,不成体统。为此,我不想多余地再解释这些问题了,请兄原谅。但是有一点还是要明白的,他们所处的位置都是在推手阶段或者是变了形的推手阶段。</P><br /><P 0cm 0cm 0pt"> “茶”记得在年少时期,曾失足社会,算起来也有十余载。参与了不少冷兵相交,血肉斗争。后来,又在某特警部队任过教,而后浪子回头。对中国功夫的使用也算是略知一二,没有经历过的人也只是纸上谈兵、耍耍嘴皮功夫。我身边有关于太极拳书籍大概不少于五百余本。可这些书籍,哪些将太极拳的核心写出一点了?除了套路就是推手,门派再多仍然是推手。</P><br /><P 0cm 0cm 0pt"> 以前我买书是学书,后来买书是看书,再后来就是批书。再说句大话吧!我日常拿着那些书批改错误以求乐趣。至于你谈到的“听”,愿闻高见。我可以提醒你,书店里卖有一本《精选太极拳辞典》,你可以详查。</P><br /><P 0cm 0cm 0pt"> 望兄常光临草堂,“茶”随时恭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