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桥
发表于 2005-12-20 18:14:00
<P><FONT size=2><FONT color=#c60a00>木秀于林</FONT>,风必摧之;形高于众,人必毁之。</FONT></P><br /><P><FONT size=2>原以为网络言论是比较客观真实的,不知背后却包含的巨大的名利权势之争。</FONT><FONT size=2>为名利权势不惜恶意诋毁他人,抬高自己,现实社会如些,虚拟网络社会也是如此。或许虚拟网络社会应其隐蔽性,而有过之无不及。</FONT></P><br /><P><FONT size=2>希望有良知的朋友,在网上不要恶意中伤他人。客观地说一些问题,讲一些事实。不要让“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内斗”成为至理明言。</FONT></P><br /><P><FONT size=2>练太极拳几年说一点体会吧:</FONT></P><br /><P><FONT size=2>一、健康是首位的。有许多练杨式的练新中出现膝盖痛问题,我们认为是练法不当所至。并不是架子越低越好的</FONT><FONT size=2>。要注意身体,太极拳有益健康,但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不要起早贪黑的练拳练功,科学地安排时间,劳逸结合。不对的练法,可能练得越多,对功夫对身体损伤也越多。太极拳对有些病治疗是有益处,但它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FONT></P><br /><P><FONT size=2>二、多种途径练拳。太极拳能成为内家拳,内功拳,是有其独到之处。但它并不排除从其它的拳术武术中去体会。就象练跪步一样,训练时并不是单纯练跑,有许多非跑类的训练。当太极拳出现一个平台时,感觉不到太极的真功夫。不妨换种练法,练练形意、八卦、少林等等的拳术,到时再练太极可能出现一种新境界。但注意太极拳不是练到一种自我感觉很好,陶陶然不知所以。太极拳有一些阶段的,每个阶段自身的感觉是不同的。</FONT></P><br /><P><FONT size=2>三、找一个好老师。好老师就可以做为一明灯指引你,让你少走弯路,更有许多不可言传的东西。现代的叫法是“老师”,传统的叫法是“师父”。但我叫我的老师是师父的,这倒不是为“入室弟子”之类。因为我觉得我的师父给了我很能多。刚入门一点不懂,犹如婴儿,师父给我喂劲,伸筋拔骨,纠正拳架。每一个动作让我摸他的骨架、肌肉、劲路、经络。一点一滴,都是汗水浇灌。太极拳它没有武林密笈,没有很玄的东西,但它却有许多练法,老师不告诉你,你自个摸很难摸索得到,除非你绝顶聪明。</FONT></P><br /><P><FONT size=2>四、善于分析拳术。现代社会信息很多,太极拳的信息也很多,学什么?练什么?如何学?如可练?不是人云亦云。一种功夫可能说法很多,形意九要,太极十要等,可能说的是同一个。也可能是同一说法,各有所指。学太极拳,先得分清是感觉,还是练法。我们认为“松沉”是一种感觉,别人感到你的松沉,但它不是练法。如何练松沉?相比较而言,练法更重要。用现代语言讲练法是一种“可操作性”。通过这种练法可过到什么功夫。分析人家的拳论,照片,视频。也可分析为何现在又流行一些武林规矩。分析一下现代太极的何去何从。</FONT></P><br /><P><FONT size=2>五、珍惜太极缘份。在茫茫人海中,真正潜心练太极拳的人少之又少,珍惜这种缘份。一些网络写手写成太极文章,好坏估且不论,一份好心当珍惜。看不懂可不顶,但不要恶语中伤。文章中的内容对你没用,对他人可是受享无穷。</FONT></P><br /><P><FONT size=2>话至些,也没什么要说的了。</FONT></P>
hufeia
发表于 2005-12-20 19:01:00
21楼说得有理,支持!Merry Christmas!
金陵
发表于 2005-12-21 10:11:00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21楼的朋友说得的确在理,在下也很支持。</FONT></P><br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不过阁下既然想追求真理,就要有勇气接受各种挑战,承受各种评论,尤其是在网络上。你能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就要允许别人也有不同的意见,看法。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浆糊作风,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保守。老前辈应该尊重,不管他的功夫是高是低,是深是浅。但是武林里除了武艺之外,还有一个无形的“武德”存在。评论武艺可能是少数人的事,但是评论一个人的“武德”,这就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个武林传统现在被很多人忘得一干二净,本人对此现象极为反感。所以看了这个贴子,忍不住也要附和几句。叶家的事,我也是一知半解,主要来源还是他们的网站。不过通过这个网站的一些信息,我也可以对其拳,其人有一定的了解了。我的评论依据,大抵来源于此,实事求是地说话而已。可能各人对“武德”的看法不一,但是作为我个人来说,十分不赞同君在前面所谓的“学生”这个混淆的视听,偷换的概念。不过看你后面的贴,好像又对“师父”这个称呼推崇倍致,并详解之,那么说明君对此还是有很深的认识的。既然君亦知教拳之不易,为师为徒之道之重要,那么大家前面的一些说法又何错之有呢?君又何苦反驳呢?从学数家并非叶先生的专利,叶先生的武术造诣,武林中也早有定论。但是如何做到做好一个徒弟或者说学生的本分,我以为这甚至比武艺更重要,大家评论的也是这个方面。君所谓“形高于众,人必毁之”,好像是要堵大家的嘴巴。敢问杨师澄浦先生形高否?毁之者众否?</FONT></P><br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算了,大家都是在讨论,发表一些自己的意见而已,如此坏了武林意气,我看也没这个必要。就此打住,此贴不再参与,言若不当,君海涵之!</FONT></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1 10:12:03编辑过]</font></div>
gongfuxiaozi
发表于 2005-12-22 20:38:00
<P> 看了21楼的文章,觉得一是为了做秀.二是为了形高吧,你所引用的:<FONT size=2><FONT color=#c60a00>木秀于林</FONT>,风必摧之;形高于众,人必毁之!风为什么摧之,人为什么毁之???</FONT></P>
玉树
发表于 2006-1-27 21:39:00
<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10 width="100%" bgColor=#dbdbdb border=0><br /><br /><TR><br /><TD><a href="http://bbs.taichibbs.com/adget.php?id=33" target="_blank">http://bbs.taichibbs.com/adget.php?id=33</a> 新年新气象,过年了!大家快来穿新衣啦!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拳越练越好,朋友越来越多!!!! 详见http://bbs.taichibbs.com/viewthread.php?tid=291&extra=page%3D1</TD></TR></TABLE><!--info3 code--><BR>浙江的二水居士应该知道的1
山岳江河
发表于 2006-1-28 00:21:00
叶大密培养出的金仁霖及再传弟子蔡松芳是公认的高手,所以不要轻易否定人家。蔡松芳被台港澳及国外人士评价为代表了改革开放后大陆武术界推手的最高水平,霍震环多次请蔡去港澳传艺,霍见的名家多了,蔡获得的礼遇没有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