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gczl 发表于 2015-7-21 13:09:02

守 中 (二)

   守中也是一个神归的意识,守神就是守住神情,专注的意思,试想一个思想不能集中的人.无论技打,还是养生,都能达到效果吗?那种空透,松透的理论是不是真的,我不敢专断。但太极拳讲究的是体松神敛的效果是没有错的。     太极拳动作里面也有大开的时候,比如白鹤亮翅,退步跨虎。但诸位应该注意到,此时脚就起到了守中的作用了。手分脚起,决不虚招。这里就体现了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了。还有侧身靠,手就一定守住面门,和前胸以防对方冽手。     左不过右,右不过左,上不过肩,下不过腹,是对散和对捆的理解。散了就是出了门户,给对手有机可乘.捆了,自身的力就给束敷住了。这方面各位可以体会。     手不守中,脚补充,脚不守中,手补充.这就是我们老祖宗创造拳架的信条。今天我们练拳就是要遵循这些信条,遵守这些规矩来纠正自己的动作.大家可以试一试有那个动作不符合这个原理的,不符合就说明我们动作有差距。     太极拳的科学性是经过时间磨练的,由实践检验的。每一个动作都可单练的,也可多式合练的。单式练劲,复式练转换,转换尤其要有守中意识,转接不好往往是“失中“的主要方面。     失中往往失势,势一失,全盘皆输。所以我们从练拳架开始就要注重势的培养,势就像一个人的气质,有端庄娟秀的,有沉稳扎实的,有轻灵机巧的。无论哪种势都要中正安舒,八面支撑。包括斜中求直的式,势,总要一个正。     守中还须注意肩、肘。肩要松,不能扛,两肩尽量平。     肘要坠,不要夹,更不能抬。     守中的腰胯在于松沉,在于根正,唯有根正才能架势不倒。     人身上的一串珍珠脊椎,是我们守中的关键,用好这串珍珠至关重要,守好这串珠,用好这串珠.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养生,键身的必须。     不偏不斜谓之中,斜中求直也为中,拳架中要:头正身正腰胯正,神正意正心路正.这样我们:修持才能达到一定高度,练悟进入一个深度,身心保持相当裕度。愿以此与君共度,共享。 郑州陈氏太极拳馆 政六街馆www.tjczl.com 转(文章仅供参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守 中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