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44
发表于 2006-2-9 14:04:00
沉肩一点都不需要肌肉的参与吗?完全靠松来做到吗?全身所有的肌肉和韧带都不需要锻
<P>我一直练杨式24式. 还很浅薄. </P><br /><P>请教各位老师: 沉肩是否需要后背肩夹骨那一部分的肌肉收缩呢?因为以前我练健身和舞蹈的时候也需要沉肩的,但我知道那必须要收缩肩背部的肌肉,练多了之后,由于肩背肌肉比较紧,平时自然放松状态下肩膀也是下沉的,而当我练习不够时,肌肉会松软无力,肩背会不知不觉耸起来,背也显得有些驼.</P><br /><P>不知太极的沉肩是否需要肌肉的参与? </P><br /><P>沉肩完全是自己的感觉还是视觉上可看到的?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练了多年的舞蹈,由于长年练习下沉肩,他的肩部位置比较常人是很下斜的,当他打太极拳的时候,并不懂得太极关于松沉的理论,可是他的肩已经很下沉了,这算不算沉?另外一个人可能从小耸肩塌背惯了,从骨骼肌肉上来讲已经是耸起来的状态,而他懂得太极的松沉,可是再怎么松沉也改变不了已经形成的耸肩状态,那么这两个人哪一个状态是好的呢?</P><br /><P>是否需要平时多练习肩背部的肌肉,从而使你在自然放松、没有任何肌肉的参与下肩部也是下沉的?</P><br /><P>全身其他部位是否另外需要肌肉的训练?比如说,大腿肌肉不足时,几乎无法完成一套拳,尤其是下势;腹机力量不足时,蹬腿动作做不了,等等……</P><br /><P>还有韧带的问题,曾听到一种说法,大意是说打太极拳不需要练习肌肉,也不需要拉韧带,完全靠松沉就可以做好动作…… 对此我还不能理解……</P><br /><P>诸多问题,烦请各位老师指教,多谢!</P>
pangss
发表于 2006-2-9 23:02:00
<DIV class=quote></DIV><br /><P>沉肩是松肩的结果,而一心想着沉反而难以松下。外力作用下的沉肩与松肩虽外形相似,内里却不一样。太极的沉肩是放掉一切牵挂,靠引力把肩膀拉沉的。如果你会松了,很容易分辨谁是真松,即使两个人的肩下垂的角度是一样的。<br><br /><P>太极的松并不神秘,看看小小孩儿,他们的一举一动无不松沉,即使坐在琴凳上不用教,背也是自然拔直的,弹琴的时候肩膀也不会耸立(而成年人或大一点的孩子,不自觉地就会耸肩、驼背)。而现在反复要练天天要练的就是这个我们本来先天就有的,而现在很难做到的无时无刻不松沉。<br><br /><P>练拳也是需要锻炼肌肉的,不过跟健美锻炼的肌肉不同。<br><br /><P>练拳首先练的是腿部,腿部力量不够打不出拳味。即使练过健美、而且特别注意腿部的锻炼,练拳时也会很累。因为太极使用的肌肉与健美强调的肌肉不一样,肌肉的形状也会因为长期的锻炼有所变化。健美运动员如果能松下来练拳的话,一样会累得腿发酸,一样很吃力,不比练健美轻松多少。<br><br /><P>为什么?身体松下来后100多斤的体重全放在两腿上,有时在一腿上(感觉不到重有两种情况1、不会松,2、腿上的肌肉筋骨松的透彻,重量卸到脚底了),这么练别说40分钟能练4分钟腿不抖都算不简单了。<br><br /><P>不主张压腿,压得太用力了会伤腰,韧带撕扯也不舒服。打拳比压腿更容易拉伸韧带,而且长久。练拳是练松的过程,不但肌肉在放松,关节、韧带也在放松。你可以比较一下练拳前后的变化。<br><br /><P>哈哈,又充老师了,不到之处还请众前辈指正。<br><br /><P><br></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9 23:05:33编辑过]</font></div>
mh44
发表于 2006-2-10 00:55:00
<P>哈哈,很高兴又看到PANGSS来关心我,谢谢!先粗略读了你的回帖,改时再细读,因为已经夜里1点多了,早晨还要早起练拳……我会体会你说的那些话……</P>
开心胸
发表于 2006-2-10 13:30:00
pangss说的好!
mh44
发表于 2006-2-10 16:41:00
谢谢PANGSS 和开心胸
<P>PANGSS,你说的肌肉的训练,我有些理解了,但自己还做不到松,打拳时我会慢慢去体会.</P><br /><P>韧带不需要另外抻拉,只靠打太极本身就能松韧带,这听起来有点神奇,不过我打算试试. 不过我担心,如果我没能靠太极来松韧带,而长时间不拉韧带,等我再想拉可就拉不出来了呀!</P>
pangss
发表于 2006-2-10 22:14:00
<DIV class=quote> </DIV><br /><P><br /><P>这个松看似容易,却是最难练的。练太极拳,不论到什么阶段都强调松,不同的阶段对松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刚开始是顾此失彼,想着肩松就忘了腰胯,想着腰胯就忘腿,练得久了神意笼罩的范围就广了,对松的体会也会更进一步。</P><br /><P>不一定只在练拳时才体会松,生活中就可以训练自己。行走坐卧,想起来的时候就调整一下,头、肩、胸、腹、腰、胯、膝、腿是不是放松了。另外,松的同时很容易懈怠,那是因为头不顶。想想提线木偶,舍掉脖子上的肌肉。</P><br /><P>你可以练完拳了踢踢腿,检验腿部的韧性如何。如果你还是想压腿,那就等练完拳了压,比练拳前要好得多。</P>
mh44
发表于 2006-2-11 23:37:00
哦,这个建议很好!pangsss,
<P>我一定试试,打完拳在拉韧带,也可感受一下韧带是否在打拳后松了。</P><br /><P>松 这个境界真是很好,我只是刚刚找到了那么一点点感觉,很让人着迷,我知道要到达一定的境界是需要时间慢慢得到的,这个过程很美,我很享受这个过程……</P>
mh44
发表于 2006-2-11 23:46:00
哦,pangss,还有,
<P>你说的这句话我还不太能理解:“松的同时很容易懈怠,那是因为头不顶。想想提线木偶,舍掉脖子上的肌肉。”</P><br /><P>松的时候头是要向上顶吗?</P><br /><P>“舍掉脖子上的肌肉”,那么颈椎还需要往上拔吗?</P>
pangss
发表于 2006-2-12 02:05:00
<P>虚灵顶劲。头微微上顶。功力不到的时候是注意头容正直,功力到了就是凛然之气自然上顶。</P><br /><P>我现在就是那功力不到的阶段。</P><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7.gif" />
mh44
发表于 2006-2-12 09:17:00
恩……我有些体会了……
就是需要多练,像你说的,日常生活中也找那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