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
发表于 2003-12-3 13:20:00
板斧:如果我没搞错,这位女士也是一位著名的太极拳教练,段位不低,出过VCD。
三板斧6235
发表于 2003-12-3 14:11: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老楼</u>在 <em>2003/12/03 01:20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板斧:如果我没搞错,这位女士也是一位著名的太极拳教练,段位不低,出过VCD。<br></div><br>是吗?恕我冒昧。不过出VCD的人现在比较多了,咱们在网上不是经常都在怀疑权威吗?哈哈……我说的是冯老《三二式炮捶》VCD上那两位女士,不知老楼对这套动作能否接受?尤其是起式中的张牙舞爪……冯老的动作还能看出来松、空,那两位就太夸张了。
chengou
发表于 2003-12-3 15:05:00
[这个贴子最后由chengou在 2003/12/08 10:51am 第 2 次编辑]<br><br>冯24是将陈的小圈放大加多后的结果,适合出学<br>将其拳放小,和陈的上肢要求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区别<br>练习这套架子可以得自娱之乐,领会意气的初步要领,为正式学习打下一个最最初步的基础。
qwz0173
发表于 2003-12-7 00:30:00
<div class="maxcode-quote">冯老师将原本是两个动作之间折叠承启之小缠似强调夸张成大动大圈,这似乎有悖于大拳化小化无的功夫进阶秩序。</div><p>圈子大一点,有利于初学者琢磨意气运行,<p>刚开始的时候画画圈,体会一下顺逆缠丝,还是蛮好的,<p>不能急,慢慢来<p>自学,要想学的好一点,好像比较难,没有师父帮你盘架子,总是不行<p>等到学的比较好了,体会一下"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感觉,可能会有新的发现<p><p>
太和
发表于 2003-12-7 04:07:00
我个人认为冯老的混元太极可能更适合年纪较大或体力较弱的太极拳爱好者,他老人家自己也说过是他参考过一些老拳师的意见。<p>不知道哪位朋友看过或练过冯老以前出的陈式太极精练48式? 很想听听大家对他这套拳的看法。
凌虚
发表于 2003-12-7 21:10:00
女子好像是冯老的女儿吧!
凌虚
发表于 2003-12-7 21:27:00
精练48式揉合了陈式太极1、2路的精华,刚柔相济,气势磅礴,乃是难得的套路,某6年前有幸购得影碟,6年揣摩仍余味无穷。
chengou
发表于 2003-12-8 09:09:00
[这个贴子最后由chengou在 2003/12/08 10:32am 第 1 次编辑]<br><br>48的风格和24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冯老对拳的体会的再现,<br>不过我提醒大家一句,冯老对太极上肢的理解比较对,对步法的理解似乎和陈家原传<br>》50%相背,尤其是提腿的动作,所以要辨证的看待,<br>以上是我个人理解,不同之处可能是冯老的创造,如果有冒犯冯老之处望多见谅。<br>
老楼
发表于 2003-12-8 10:41: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chengou</u>在 <em>2003/12/03 11:05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冯24是将陈的小圈放大加多后的结果,适合出学<br>将其拳放小,和陈的要求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区别<br>练习这套架子可以得自娱之乐,领会意气的初步要领,为正式学习打下一个最最初步的基础。<br></div><p>个人以为:<p>小圈放大:有主次颠倒之嫌<br>加多:有去简从繁之病<p>绝对不适合初学者。<p>冒犯陈沟老师,见谅。<br>
chengou
发表于 2003-12-8 10:49:00
冯老的开始的一段话大概是这么说的:<p>有许多人练几年的有,练几十年的也有,可是始终没有感觉到气在体内运行,<br>所以我就把圈加多,放大,使大家更容易得气,更好的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br>也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