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ou 发表于 2003-12-8 11:01:00

老楼谈的有道理。<br>太繁了是不是有些出血者就退却了,也有可能。<br>不过小圈放大确实是易入太极门的途径所在。<br>大概各人的理解不一,冯的同门师兄洪老就把拳的圈简化了些。

老楼 发表于 2003-12-8 11:09:00

陈沟老师,关于内气,根据我所了解是这样的:<p>一类是走经脉线路,习练静功在体内培育内气,后意念引导走经络,这种可能会走火入魔的;<p>一类是混元功法,不走线路,意到哪气到哪,不会走偏差的,太极拳大概属于混元功吧;<p>第一类功法据我了解最返朴从简的当属《真气运行法》,因没有高手指点实在不敢碰。<p>第二类混元功法似乎很简单,别人习练太极需要多久才能得气我不清楚,我从自学第一个动作开始就出现明确而强烈的气感,原因是以前习练过混元功。<p>所以,我的迷惑是,冯老师所说的气究竟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或者本来就是同一种东西。<p>如果是混元类的内气,我认为几十年得不到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只要习练庞鹤鸣老师的“捧起贯顶法”半个月就能得到的。

chengou 发表于 2003-12-8 11:18:00

首先老楼太客气了,称我chengou就行。<br>其次,我叙述冯老的话,没有歪曲的意思,确实说过有人几十年没有感到气在体内运行。<p>冯老的心意浑圆太极中,有一套快速得气的方法,大概你初次学这套功法就会得气。<br>太极拳架就是导引,气感的产生因各人敏感程度而定。<br>看来你经络很敏感,适合修习这类拳。

chengou 发表于 2003-12-8 11:20:00

[这个贴子最后由chengou在 2003/12/08 11:44am 第 1 次编辑]<br><br>练习单独的得气功法容易得气,但是在拳架不断运动中仍能有此感觉,是比较难的。<br>

老楼 发表于 2003-12-8 12:06: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chengou</u>在 <em>2003/12/08 07:20p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练习单独的得气功法容易得气,但是在拳架不断运动中仍能有此感觉,是比较难的。<br></div><p>是的,chengou(我听你话,不客气拉:))<p>杨露禅去掉腾跃低伏之动作,大概源于此理。<br>

chengou 发表于 2003-12-8 12:06:00

呵呵!老楼的悟性很高啊,若有个老师指点,会学有所成。

老楼 发表于 2003-12-10 10:55:00

chengou:<p>你认为现在太极界,假如让你任意挑一位老师做你的师傅,你会挑谁?<p>当然,他愿不愿意收你做徒儿是另外一个问题,不考虑。

凌虚 发表于 2003-12-10 11:19:00

老楼:冯式的混元太极劲和一般的“气感”应是有区别的。那是随身体的松沉而产生的绵软沉重而轻灵的劲,不能纯靠意念运行而产生的。我的体会是这样的。谈谈你的感受。<br>陈沟老师以为如何?

老楼 发表于 2003-12-10 11:27:00

是的,凌虚。太极是混元气,意念走经络的是别的什么真气。<p>下面是我在楼上说过的话<br>“一类是走经脉线路,习练静功在体内培育内气,后意念引导走经络,这种可能会走火入魔的;<br>一类是混元功法,不走线路,意到哪气到哪,不会走偏差的,太极拳大概属于混元功吧;<br>”

chengou 发表于 2003-12-10 12:01:00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下面引用由<u>老楼</u>在 <em>2003/12/10 10:55am</em> 发表的内容:</strong><br>chengou:<br>你认为现在太极界,假如让你任意挑一位老师做你的师傅,你会挑谁?<br>当然,他愿不愿意收你做徒儿是另外一个问题,不考虑。<br></div><br>其实太极拳的名师很多,我要选的老师是离我家近的,可以时常请益的老师。<br>应根据自己周边的情况,选择一个拳种,不必拘泥一种,人是主要的。拳种是次要的。<br>要拜师就要慎重了,要先跟他学一段,互相观察观察,再决定。<br>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冯志强的混元24式太极拳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