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毅斋 内家拳见闻(七) 形意拳之意 老师说,要好好理解形意拳在意不在力的含义。形意拳是靠站桩练出来的功夫,打人时却是靠意识伤人,而不是靠力量。形就是五行拳的外形,十二形的外形,可是意是什么呢?很多人就是在这里犯难了。 古时的老前辈们,都是一些相当有文化,有生活经验,有境界的人。他们早把形意拳的神意内理,用很精辟的语言表达出来了。可是多少人,对这些语言,望文生义,离题万里,一耽误便是一辈子的事。 一层功夫,一层理。内家拳的修炼是,三分靠练,七分靠想。老前辈们留下的东西都象是一道道的迷题一样,同样的功法早就公布于世了,不同的人却会有不同的理解,而答案却只有一个。所以真正练明白的人不多,而停留在各个层次的却比比皆是。 老师为了考我,便举了几个例子,问我是怎么理解的。 老师说,什么叫作“起手如钢锉”? 我便发挥我的想象力,说:钢锉就是平时用的一种工具,起手如钢锉,指得是练形意拳之人,出手时,劲道要象锉钢锉一样威猛,越强劲越好。 老师说,非也,大多数人都是这样领悟的,所以才把形意拳给练粗旷了。可是,细腻的形意拳却不是这样理解的。你想象的是平时用来锉钉子的大锉子,可是我要你悟的却是另一种锉子。 我问,那是哪种? 老师说,你见过人家修钟表用的锉子吗,那种锉子得用的多细腻多小心呀,就是那种了。形意拳的锉劲只有这样来理解,打出来的劲才会细腻。否则,理解成大锉子了,打出来的劲道肯定粗旷,更谈不上打化劲了。 老师又问,什么叫作“落手如勾杆”? 我胸有成竹的说:落即回也,勾杆即指自己的手应象勾子一样,这样才能把对手勾挂住。 老师又摇摇头说:非也,大多数人也是这样理解的。可是真要这样,那打出来的形意拳就笨了。勾杆其实是指,拿来勾衣服用的杆子,北方人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具。你回手之时,想象手上用杆子勾衣服之意,自然就可把对方轻松的沾住了,可是对方却觉得你是用整个身体的重量去沾他的。事实上,你又的确是通过手上使勾杆之意,把全身之重力集中到手上的,对方如果是靠枝节力的话,肯定是化解不了的。 这便是形意拳之意,通过意来引领全身的劲道,从而达到克敌致胜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说,力在思想意识的引领下,就变成了劲道。 形意拳象其形,取其意。象的是动物之形,自然之形,生活之形;取其意,取的是动物之意,自然之意,生活之意。 当然前提,必须是通过功法,把形意拳特有的气质内劲练出来,才提的上用其意。而借意,也只是暂时的,它好比是一条拐杖,走不好路的时候才用的,会走路时自然就可把它扔掉。那时的形意拳功夫,已臻化劲,一出手就有。 如车毅斋前辈所言;一式如同出自一手,一手如同出自一意,一意如同出自虚无,这时便不存在什么形意,太极,八卦的区别。只要周身神意圆满无亏,自可上升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间见真意”的境界。
[page] 内家拳见闻(八)
太极灵、八卦巧、形意好;又有一种说法是太极奸,八卦滑,形意毒。寥寥六个字,就从正反两个方面形象的揭示了中国三大内家拳最深刻的特点。 太极灵,是因为它听劲灵,它知己知彼,它对敌人的虚实了如指掌,而对自己虚实变化的功夫又练的得心应手,你认为是实的地方扑上去之后,发现是虚的,对手早已跑了;你认为是虚的地方不去理它,以为不会对你构成威胁,谁知是实的,它对你打了个结实。你认为有的时候就没有,你认为没有的时候却偏偏有。这也是为什么说太极奸的原因,奸的是它的思想,就象下楼梯的时候,你以为已经下完了,谁知还有一格结果膝盖被猛顶一下;你以为还有一个,谁知真是没有了,结果瞬间踏空。所以太极功夫高的人就总是能让他的对手产生这样的错觉,总是让他的对手琢磨不透到底有没有楼梯要下了。因为灵所以才能随时摸准你的心理,因为奸所以才能随时安排好陷阱给你踩。 所以练太极拳的人要把自己身上的僵力去的越干净越好,这样自己的手脚躯干才越听指挥,越听调度。就象现代化的部队一样,机动能力越强战斗力就越强。否则如果移动迟缓,纵有辎重战车也是徒劳。 太极拳练的差的人,只会用自己的实劲和对手对顶来抵挡对手的进攻;稍高明一点会柔化对手,让对手老是使不出劲来,以为能打实了却又老是滑掉了;最高明的还是那种老是能让对手判断出错的人,和他对战只有处处被动挨打,几乎不敢出手,随时都有被打被骗的危险,英雄毫无用武之地。 听起来都象中国人的兵法呀!越会骗人越厉害,越虚越厉害。和懂太极思想的人为敌,就象掉入了天罗地网之中一样,老是看不清老是摸不实,只能被动挨打任由宰割。 从小就知道有太极拳这回事,在自己幼小的心灵里面很早就埋下了太极拳神秘莫测与众不同的印象。就知道太极拳很牛,简直就是神拳,是世外高人是老道练的拳,一旦练成可以以一当十当百当千,可是现实当中却全是见到公园里的老头老太在练。根本看不出神在哪里。后来也一直在一些武术杂志中看到关于某个旧社会太极拳老师傅的报道,又是多厉害,多神奇,而回到现实当中才发现太极拳再厉害也只是一种传说而已。 我就觉得奇怪,太极拳为什么要练的这么慢悠悠软绵绵的?我跳起来抽你一耳光踹你一脚你就玩了。后来才知道,慢才更可怕软才更难对付,蛇慢慢盯住你的时候你敢快动吗?你落到网里面的时候网很软你挣脱的了吗? 后来才知道其实太极拳真正厉害的是它的思想,太极的思想,阴阳的思想,真正的太极拳具有舍己从人、以弱胜强、变化莫测、从不古板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引人入胜如此迷人,都是由于它的自然而然的变化,它的顺其自然的流露和表达,大到兵法战策,中到琴棋书画,小到民间工艺品,无不从里到外都透露出高明的太极文化。 因为太极是一个大文化,大数,绝不是一个小数,它包罗万象,千变万化,却又能万变不离其中,最后又回归到太极阴阳这个核心和根本上来。 八卦掌更是奇特,更是难以琢磨,名字也奇特,练的功夫更奇特,为什么走着圈子也能打人?曾几何时我一直都在想,敌人在你正面难道也要绕一个大圈上去才能打他吗?双臂挥舞的如蝴蝶翅膀般柔软能伤到人吗?为什么不是用硬梆梆的拳头它不更实在吗? 后来才知道八卦掌以前叫转掌,通过转圈把自己练灵活了,走曲线都走的象直线一样自如了,身体的灵敏程度那定非常人可比。之所以后来改成八卦掌,是因为得了真传的八卦掌,是讲求在变化中巧妙的击打敌人的,一如六爻八卦,是在变数中演算出事物的发展结果。而八卦掌也是这样,它的功夫过程是“定、活、变”,只有达到“变”的层次的八卦掌才能真正去迎敌,并克敌制胜。叫八卦掌更加符合它巧妙善变的特性。 八卦掌通过特殊的训练功法,练出“虎坐鹰翻,龙形猴象”的神意和内劲,它总是在转换中变化中击打对手,它不会以硬碰硬,它是稍微一遇阻力就变,它只打对手虚弱之处,它决不会去打对手有准备战斗力最强的地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八卦掌要练的柔若无骨,毫无阻滞,全身各处没有过不去的地方,所谓“抽身倒步自合机”,“不化自化走自走”,“来去宇宙间无阻障”,越能象蝴蝶似的象风中的柳絮一样,就越能以无声无息之间伤害对手。更要象水流一样,它柔软可是什么硬物也阻挡不了它,它总能从你防范不了的地方绕过去。可见说“八卦滑”是很有道理的。
听起来八卦掌多象毛泽东领导红军打的运动战呀! 形意好,指得是劲道好。常人的使出来的劲都是直的,而练形意拳的人使出来的劲都是螺旋的。为什么钉子除了直钉还有螺丝钉?就是为了使钉子和物体接触的更牢更实。为什么枪管里面要刻来复线,就是为了子弹出膛的时候产生螺旋,这样射击的效果就越精准,越不易受外界的干扰。这是可以从力学来理解和分析形意拳的做功原理。 另外常人使力往往只是手臂的力量,而形意拳使力的时候却是整体的全身的力量,更多时候还是脚的腰的后背的另一只手臂的力量。形意拳练的好的人,身上各处非常协调一致,正是“身体如机轮”,身上大大小小的关节就象手表上的大小齿轮一样环环相扣,只要一上发条,便可带动第一个齿轮再带动第二个齿轮,直到带动时针分针秒针的转动,手表要走的越精确,内部的齿轮就要求配合的越精细。所以和形意拳练的好的人一搭手,就象被卷入到机器里面一样,毫无反抗之力,正是合乎了“硬打硬进无遮拦”,“形意霸道不讲理”的老话,其实形意拳硬打硬进也好,不讲理也好,一开始都是从道理中练过来的,功夫大了就显得不讲理了。 此拳为何起名“形意”,其实言下之意就是要求练拳者一定要谨记“象其形,取其意”的要领。因为形意拳的创始人是模仿动物的习性而获得灵感的,他发现很多动物本来就是天生的武术家,习武之人的翻腾跳跃闪展腾挪都必须向动物学习,因为这是它们与生俱来就带有的本领,人类只有向它们学习才能做的更自然更流畅更协调。 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是中国目前最具特点的内家拳。有人说它们这么好,能不能三合一呀?又准又巧妙威力还大,那岂不更加厉害!当然可以,其实本来它们就是一个东西,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比如,练形意拳的劲道很好很整,就不允许他打的更准吗?要求打的更准就要求其听劲更灵,要不就是瞎打,你的威力大的就象手枪一样也白费,这时就把太极拳听劲的长处体现出来了,形意拳的劲道打的又狠又准,说明他里面本来就有太极拳的东西。没有说形意拳一定就要打的实实在在,下下都是明劲刚劲,就不能玩点虚的你认为我打你的时候我就不打了,恰恰你认为没事的时候我偏偏打你,这已经就是太极拳;形意拳在遇到阻力的情况下,它就不能变化吗?不能转到对手薄弱的环节去打吗?当然可以!这已经就是八卦掌,其实也就是练到暗劲化劲的形意拳。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能明白,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练到高处其实就是一个东西。更关键的,不是打个单鞭就是太极拳,摆个单换掌就是八卦掌,来个劈拳就是形意拳,这些都是肉眼能看得见的表现形式,关键是里面的内涵和文化你能不能看得见。懂虚实就有太极拳,能变就是八卦掌,劲道整了就合乎形意拳的内外三合。哪怕我的表形形式是个长拳,可是我的思想、内劲、内涵是内家拳,那它还是内家拳。所以说武术本来就不分内外,也是说得明白的,因为用长拳的人有了太极八卦的思想,那它就是内家拳,已经没有分别了,只是他用的有多高明罢了。否则,来练的都是内家拳的样子,可是一点内涵和思想也没有,其实都还是慢练的外家拳。 [page] 内家拳见闻(九)
荣师的剑 曾经问过老师关于剑的事情,老师说,习剑之初无非是练字,崩点撩刺而已。待到基本动作都可规范之时,便开始琢磨剑意。剑意之后是剑情,剑魂。这样你才能把剑恨,剑爱,剑悲,剑喜都表达出来。 剑是手臂的延伸,你要达到你就是剑,剑就是你,首先你要知道剑其实是有生命的,有思想的,剑也是由气血所生,它也有毛发,也有知觉,这样你才能做到剑人合一。 剑为短兵之帅,是因为里面充满了文化,充满了内涵。古时的文人,腰间佩戴的都是长剑,如果佩戴的是刀的话,就会被人嘲笑。古时的军队里面,也只有将军才有资格用佩剑的,普通的小兵都是用刀的。因为用刀的要求没那么高,刀柄也好握,主要练的就是一招藏头盖脑,舞的圆了,虎虎生风,刀气逼人,就可上战场杀敌了。 可是,剑就不同了,单单一个握剑的动作,就已经有相当讲究,不会握的象在握棍,使起来也是死板生硬的,根本体会不到手指之间的虚实变化,拿捏程度。它要象使绣花针一样,细腻精准,寂静无声,所谓剑气逼人,是指神意逼人,并非剑刃破风之声逼人。高手的剑,应该是在对方茫然无知的情况下,就把对手解决了。 荣师的剑是没有套路的,赶着练赶着变,舞起来的时候,如龙似风,百转千回,柔的象蛇,轻的如飘带,如老僧念经,如仙鹤起舞,剑象长在身上一样,会说话,会思想,比人还更多愁善感,心思细腻。让人感觉看在眼里的,已经不仅仅是剑术那么简单的东西,体现的更多的是艺术,是文化,是境界。 荣师说,要好好去体会里面的剑文化,才能把剑练出境界,练出层次来。 我看了,便非常陶醉,于是想学。老师却说,这是在八卦剑的基础上生化出来的剑法,以守为主。你如果要练剑的话,先要练一套攻击型的剑法,等你练纯熟了,再练这样的剑法。这样你的剑法才能攻守兼备,表面和风细雨,漫不经心,一出手时便是势不可挡,雷霆万钧。 我又问老师,技击的剑法要怎样才能练出来。老师说,这必须等到你的剑法练熟之后,我用木剑领着你来练,逐渐才改用真剑来练。如果一开始用的就是真剑,你心里紧张,身手僵硬,那你就练不出来了。因为练剑和练拳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讲究听劲,讲究沾连粘随的,高手比剑,用神意罩住你了,你连动都不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