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不说最上一乘直接还虚的文始派了,仅说说渐法三还九转中的炼精化气。 大道生太虚,太虚生一气,一气生三才,三才生万物,心动则气动,气动则精产,顺成人,逆成仙,只在其中倒颠倒。 我们修道人做的说白了就是反还归元,把精在反还回气的状态,把气在反还回神的状态等等。 炼精化气,说白了就是采气,就是把精反还回气的状态,采气需分其清浊用火口诀。 有从清虚中来者,用吸舐撮闭之功,采药归炉,方可行周天火符,以清道路,在加文火温养等向上功夫,此是炼丹阳神长生之法。 有从梦寐中来者,气清而神昏。用半文半武之火,以采之,此是单纯炼精化气之法,化气滋养或周天都可,一般内家拳中化劲部分不外传之秘多是此。
有从欲中来者,此神气昏浊,纯是后天,纯用武火采炼,单纯化气不漏即可,不可归炉炼丹向上,否则定出弊病。
总概清浊之妙用。
总而言之,心力目光提起,用真意吹嘘,为武。
有觉而无念,为文。不然,浊精煆炼不化,必然在内作怪,人生疾病,静功难行矣。
其实最高明的是直接还虚或入道见性,从心性为主,命功为辅上直接了手,彻底杜绝身心等一切诸漏而超生。
注:如果以先后天来说,清虚为先天,其余为后天,如果以时间来说,清虚为活子,正子,奇遇不算。 [page] ![]()
孙思邈 附: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 太白山处士孙思邈撰 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 夫身为神气,为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谢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具,长生不死。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若神气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俱,身存年永,常住道元,自然成圣。气通神境,神通性慧,命注身存,合于真性。日月斋龄,道成究竟。依铭炼气,欲学此术,先须绝粒,安心气海,存神丹田,摄心净虑。气海若俱,自然饱矣。专心修者,百日小成,三年大成。初入五时,后通七候,神灵变化,出没自存,峭壁千里,去住无碍,气若不散,即气海充盈,神静丹田,身心永固,自然?颜驻色,变体成仙,隐显自由,通灵百变,名曰度世,号曰真人,天地齐年,日月同寿。此法不服气,不咽津,不辛苦,要吃但吃,须休即休,自在自由,无碍五时七候,入胎定观耳。 五时 第一时,心动多静少,思缘万境,取舍无常,念虑度量,犹如野马,常人心也。 第二时,心静少动多,摄动入心,而心散逸,难可制伏,摄之动策,进道之始。 第三时,心动静相半,心静似摄,未能常静,静散相半,用心勤策,渐见调熟。 第四时,心静多动少,摄心渐熟,动即摄之,专注一境,失而遽得。 第五时,心一向纯静,有事触亦不动,由摄心熟,坚固准定矣。 从此已后,处显而入七候,任运自得,非关作矣。 七候 第一候,宿疾并销,身轻心畅,停心在内,神静气安,四大适然,六情沉寂,心安玄竟,抱一守中,喜悦日新,名为得道。 第二候,超过常限,色返童颜,形悦心安,通灵彻视。移居别郡,拣地而安,邻里之人,勿令旧识。 第三候,延年千载,名曰蚻人。游诸名山,飞行自在,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蹑眕霞,彩云捧足。 第四候,炼身成气,气绕身光,名曰真人。存亡自在,光明自照,昼夜常明,游诸洞宫,诸仙侍立。 第五候,炼气为神,名曰神人。变通自在,作用无穷,力动乾坤,移山竭海。 第六候,炼神合色,名曰至人。神既通灵,色形不定,对机施化,应物现形。 第七候,高超物外,迥出常伦,大道玉皇,共居灵境,贤圣集会,弘演至真。 造化通灵,物无不达。修行至此,方到道源,万行休停,名曰究竟。 今时之人,学道日浅,曾无一候,何得通灵?但守愚情,保持秽质,四时迁运,形委色衰,体谢归空,称为得道,谬矣!此胎息定观,乃是留神驻形,真元祖师相传至此。最初真人传此术,术在口诀,凡书在文,有德志人方遇此法,细详留意,必获无疑,贤智之人,逢斯圣文矣。
|